农村特色农产品现状调研 把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大市场(1)

主播正在直播销售艾草产品。山西经济日报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孙超摄

如何让特色农产品通过更加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式走向更多人的餐桌?近日,记者在长治市潞城区乡村e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找到了答案。在长治市食品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潞城区乡村e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在2022年岁末有了模样,工人们正忙着进行内部装修。与此同时,一旁独立成栋,具备储存、分拣、收发、配送等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主体结构建设也已完成,开始与邮政集团、菜鸟物流等多家物流企业对接。沿着乡村e镇电商服务中心的回字形走廊,该区乡村e镇项目负责人刘雷刚为记者介绍:“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总占地大概3000平方米。一层是产品展示中心,主要展示大葱、旱地西红柿、中药材、高粱、设施蔬菜等农产品;二层是直播间和实操室;三层是办公区域。”完善的电商基础设施、鲜明的主导产业、聚集的市场主体、健全的电商服务体系,电商e镇为该区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提供了全新舞台。“乡村e镇其实很简单,就是‘产业+电商+配套’,具体到潞城,是以大葱为主导,以旱地西红柿、设施蔬菜、中药材、高粱等为辅助的产业……规划区北至熬脑村、西至南凹村、东至中村、南至山底村,面积4.8平方公里。”刘雷刚介绍。据了解,到2023年底,该项目将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包括1个县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智能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同时配备8个乡镇(街道)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51个村(社区)级电商服务点,电商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实现市场化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和工业品下乡流通服务体系融合发展。刘雷刚告诉记者:“项目建成以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8亿余元,可带动就业500多人,新增市场主体110多个,其中新增电商18个,新增利税160多万元。”此外,为标准化、规模化培育乡村e镇主导产业,该中心一方面计划引入电商研发机构,打造不低于10款本地“小而美”自主品牌以及1个区级公用区域品牌,并建设3个以上产业溯源基地;另一方面,将建立电商产业培训孵化中心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基地,引进专业网红讲师和电商培训机构,大力培育各类电子商务人才。“我们就是要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技术,把我们潞城的特色农产品推向更远的地方,带动潞城乡村e镇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区域公共品牌做精做优。”该区招商(商务)中心科员刘慧表示。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晋贝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