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1)

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苏州与世界的交流源远流长,特别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就是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

当我们尝试从人文社会科学的多角度,将苏州这一个案放置于大历史的叙事中研究,我们的视野将无可回避地引出一系列有意思的问题:如何重新发现苏州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的“在场”? 如何用新的方法、观念“再现”建构在我们自己理解和认识基础上的愈来愈清晰的历史文化? 如何不依赖于西方的公共机构、认知、传统,真实地表述苏州之璀璨文化?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2)

苏州美术馆外景

2016年8月21日,首届苏州文献展开幕,展览由四个学术展览组成,包括了主体展“多重时间——苏州与另一种世界史”,此由40多名中外艺术家依据学术主题的创作作品构成;“1937年吴中文献展”研究展(第1期),由“1937年吴中文献展”实物及实物复制品、特刊,杂志、报纸、图片和文献研究构成;苏州历史图像史料展,由国内外纪录苏州文化历史事件、社会思想与生活方式、城市文脉与景观生态等方面变迁的版画、纪录片、电影和摄影等媒材构成;与园林邂逅——当代艺术展,在双塔、朴园中展出中外艺术家作品,将使当代艺术作品与园林邂逅,发明陌生的“在场”。

以下便是雅昌艺术网带来的展览导览:

前前后后——新桃源记 胡项城 装置 2016

首先我们在苏州美术馆正门的广场上看到一件大型装置——艺术家胡项城的作品《前前后后——新桃源记》。16米高的光线箭头,脚手架上闪亮的工地灯在转动,两百个人物异形反光体、桃花树显现在脚手架上,这又熟悉又迷茫的景象见证了全球大规模建设的时代。作品中间那个巨大的箭头,在胡项城看来代表着从宇宙深处射来的一束光。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3)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4)

艺术家胡项城告诉雅昌艺术网,在人类漫长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于理想生存世界的追求从无止境,从桃花源、 乌托邦甚至共产主义理想无不是我们要超越不完美的现实的原动力。

苏州对于中国人来讲因为有了园林、有了桃花坞,似乎看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生存空间的模式,园林浓缩了一切,因此无论时间、空间在这里既是现实又超越了现实。

然而,高速发展的时代来临,工业后工业时代的能量仍然在生成、渐进。胡项城说:“我们知道工业时代的发生源于煤炭石油的应用,那千百万年的植物的树叶根茎腐烂的堆积经地壳变动数亿年才形成。因此,可以追寻到现在燃烧的石化原料实际上是数亿年阳光的转换。如果我们继续追寻,当我们看到十亿光年星星时,映入我们眼帘的那束星光已在宇宙长河中飞奔了十亿年,我们今天看到的仅是十亿年的过去。”

胡项城解释道:“回归到当下,新的理想新的乌托邦在生成。虽然一切尚未确定,但人类就是在摇摇晃晃中一步步走来,这是人类漫长历史进程中巨大变故,却是宇宙长河中忽略不记的闪光一现。尽管我们那么微不足道,但自然界的本原力量因为有了人类乌托邦桃花源理想精神的追求而有了能动的改变,这不可思议的神秘之光也足够伟大。”

过去的十几年中,胡项城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乡村建设中,与政府、商人和农民们打交道,试图以自己的力量重建老房子、保护传统民居修造技艺、恢复以宗族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建立有机农场,而他这些年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目的,也大多与传统的消逝有关。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5)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6)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7)

丝路之城 NC小组 景观雕塑 2016

广场上的另一件作品是NC艺术小组的一件景观雕塑,NC小组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通过学术跨界对话将艺术的新锐探索转化为大众公共教育资源。我们看到的这件作品用一块巨大的生锈铁皮构成,弯曲成飞扬的丝带形状,作品当中镂空着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字,作品诠释着丝绸之路沟通世界各国文明的重要使命和意义。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8)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9)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10)

共生会否可能 许江 装置 2008

在美术馆门前的水池中,安放着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的装置作品《共生会否可能》,钢铁向日葵和莲蓬并置,构成了一道奇异的景观。向日葵一直是许江作品中代表性的元素,在众多批评家看来,代表了一种东方式的精神。而许江院长曾表示,“葵园既写地老天荒的苍凉,又写向死而生的坚强;既写文化歧根性的荒诞,又写百感交集的沉郁。同时在这心思纠结、万不得已的背后,却总有一种经历艰辛、道断衷肠的崇高之感如葵秆一般兀自耸立。我愈来愈将自己的肉身倾入葵盘,从那里经历一回回重新生长的艰辛与欣慰,经历日复一日的精神重荷和自我救赎的英雄气息。”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11)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12)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13)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14)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15)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16)

葵花是陆上植物,而莲蓬是水生植物,苏州这座江南古城既有温婉如水的性格,又有向日葵一般的执着生命力,两者共生,似乎是对城市性格的又一重隐喻。

《文字写生》 徐冰 石版画 231×96.5cm×4 2013

《马耶路斯-哈通》 托马斯·拜勒 壁纸 2016

进入美术馆之后,我们首先从右边的3号展厅开始观看,整个展厅中只有两件作品,徐冰的四幅石版画《文字写生》,画面的主题构成是中国传统的文人山水画,但画作的诗文、题跋却是用徐冰创作的“天书”写就。徐冰运用中国文人书画传统的“临”、“仿”概念进行了创造性的再诠释。

徐冰曾经坦言:“当代艺术的新鲜血液经常是来自于艺术之外。《英文方块字》的实用性和在艺术之外的可繁殖性,是我很喜欢的部分。”就在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转换中,人们对文化的旧有概念受到挑战,从而打开更多思维的空间,借以找回认知的原点。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17)

而《文字写生》背景墙则是德国艺术家托马斯·拜勒的壁纸作品《马耶路斯-哈通》,画面以立体和旋转的幻觉,传递出强烈的精神断裂感。据外方策展人罗格介绍,托马斯·拜勒出生于1937年,曾参加过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马耶路斯”和“哈通”本是两个人名,他们都是托马斯的朋友,然而这两位都已经去世。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18)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19)

德国当代艺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个国家经历了两次军事失败,在近七十年时间中经历四次国家的崩溃,所有的一切都让德国产生了破碎、断裂以及理所应当的精神创伤。在视觉艺术上,这种症状表露出他们自有的,各种各样矛盾的艺术实践,从基督教人文主义,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抽象和激进的前卫派,德国发展出了足以挑战任何叙事的现代艺术形态和旨趣,呈现出强烈的非理性特质。随后国家的统一都未使这种矛盾消弭,充满了神经质的审美和抱怨、暴力、冲突、刺激的情绪。

穿越人海的钻石 蒂娜·格威洛维克 混合媒介 2016

进入2号展厅,也就是苏州美术馆的主展厅之后,首先看见克罗地亚艺术家蒂娜·格威洛维克的作品《穿越人海的钻石》,这是一个关于解构、颠覆、永恒、重构与价值的作品。作品中的人头和肢体让人联想到亚历山大麦昆的骷髅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打破了时空观念,钻石碎裂变成了人的肢体,成为一种生成性的隐喻,预示着古典和优雅在人与人缔结起来的现代社会里面遭到了解构,但永恒的事物即使破碎还是以新的方式存在着。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20)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21)

东斯廷 裴咏梅 布面油画 500×420cm 2016

在2号展厅的墙面,悬挂着中央美院艺术家裴咏梅的巨幅画作《东斯廷》,作品色彩鲜艳,采用了镜像的画法。策展人张晴告诉雅昌艺术网:“‘东斯廷’是一重比喻,我们知道意大利有西斯廷教堂,它集中了很多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作品。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的文化资源对中国、对苏州产生过影响,苏州文化也反过来影响着西方,使得苏州有与世界文明结伴而行的可能。在画作中,梦幻的时间,想象的时间,多种文明的时间构成了交织。”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22)

艺术家裴咏梅告诉雅昌艺术网,这幅画是为苏州文献展的特别定制,画了长达八个月时间,直至开展前夕才画完。作品以肉体作为镜像观照灵魂,达到某种张力和微妙的平衡感,并且在这种平衡感中重新去审视自我。

土地与岁月 刘越 影像 2016

本次苏州双年展中极为殊胜的一件作品是刘越的影像《土地与时间》。作为出生于苏州的艺术家,刘越把镜头对准了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古镇的土地庙,那些始建于南宋的土地庙,随着苏州园区的发展而迅速消失,在斜塘古镇只保留了仅仅一座。土地庙本是原始、古朴的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先民的神性象征。当邻里遇到纠纷,会到土地庙里“摆台”,例如在这段故事中,一个姑娘和母亲发生了矛盾,便到土地庙里解决,一个中年农村妇女扮演着灵媒,或者说萨满的角色,在咿咿呀呀的吟唱中,她以神秘的神灵的语言对人们进行启示。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23)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24)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25)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26)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27)

刘越告诉记者,在苏州的一些古镇上,仍然保留着傩、巫文化,这些原住民是从遥远的北方迁徙而来,带来了中原的文化。然而古老的文明在推土机的噪音中渐渐消失,一去不复。因此,《土地与岁月》不仅是一曲土地文明的挽歌,也是对人和社会变迁历史的沉思。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28)

策展团队还别用新意地用丝绸拉起了一个人为的隔断,造成独立的放映空间,营造出如梦似幻的迷雾感,现场的条凳也是刘越从旧货市场上淘来的老家具,不禁让人们对古文明产生亦真亦幻的怀想。

深蓝 马堡中 装置 2016

从《土地与时间》的放映空间中走出来,看到另一件大型装置作品——《深蓝》。据策展人张晴介绍,艺术家马堡中为苏州文献展特别创作了这件作品,它体积大,蔚为壮观,形状像一个巨型海轮的螺旋桨,表面涂上了深蓝色的漆。在张晴看来,深蓝代表海洋文化,而巨型的螺旋桨是工业文明的象征,代表着当今中国面对海洋文化的信心和雄心。“苏州已经不仅仅是陆地上的苏州,它更是海洋文明当中的苏州。”张晴告诉雅昌艺术网。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29)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30)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31)

破碎的梦花园 岳敏君 布面油画

2号展厅的另一面墙上挂着艺术家岳敏君的两幅油画《破碎的梦花园》,岳敏君代表性的“大笑脸”出现在画作中,同时出现的还有狮子、蟑螂、眼睛、屋舍、钟馗和小鬼、园林中的太湖石与花园,这些意象以断裂无序的方式排布,消解了画面的叙事性,带有达利一般的超现实主义味道。岳敏君告诉雅昌艺术网,这个系列作品的缘起是自己的“白日梦”和“坐禅”,岳敏君认为,在打坐冥想的状态中,时间是混乱无序的,并没有逻辑可言。时间给人线性的假象感,虽有起点和结束,但又找不到秩序,图像也并不具有时间性。作品传递出一种观念,即人的行为当中充满了许多不仅荒诞的,还有理所当然的想象,最后共同缔结成了一种文化。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32)

破碎的梦花园7 2014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33)

作品局部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34)

作品局部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35)

作品局部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36)

破碎的梦花园2 2014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37)

作品局部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38)

作品局部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39)

作品局部

暴力的冥想 玛雅·黛伦 影像 1948

岳敏君作品的旁边是美国艺术家玛雅·黛伦的作品《暴力的冥想》,画面当中一个头戴缅甸头巾的亚洲男子赤裸上身,跳一种动作和泰拳舞相似,但又绝非泰拳舞的舞蹈。理解这件作品要说一说艺术家的背景。

玛雅·黛伦被誉为美国先锋电影之母,她于1917年,出生在前苏联乌克兰地区的一个犹太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精神病专家和思想家,她的母亲曾学过音乐。1922年,苏联爆发的一系列反犹屠杀使黛伦一家被迫逃亡至美国纽约的锡拉库扎。不久后,她父亲将家族的姓氏简化为“黛伦”。

作为犹太人,艺术家深受反犹势力的迫害。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纳粹式的法西斯美学曾一度尘嚣甚上,它集暴力和优雅于一体。而在苏州历史上,不乏暴力事件、例如吴越争霸,明代苏州百姓反抗权阉魏忠贤,以及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军攻陷苏州后震惊中外的杀降,但苏州本身又是极度优雅的一座城市。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40)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41)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42)

颜文樑、吴作人、何野作品

二楼的4号展厅后中展示了颜文樑、吴作人、何野作品三位老艺术家的作品。

20世纪初,借助西学东渐的东风,留洋学归来的学子不仅带回了西方现代绘画理念,也为中国画坛注入了新的力量,对传统绘画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继承、发扬与创新。颜文樑(1893—1988)、吴作人(1908—1997)无疑是苏州地区的杰出代表。

颜文樑对西方油画手法的传播、民族审美心理的整合进行了深入挖掘,致力于使油画语言逐渐符合东方意境的审美心态,展厅内展示了其作品《斯里兰卡停泊》、《印度洋夜航》。颜文樑作于1920年的《厨房》,由于画面的精致细微,成为第一代油画家确立造型观念的一幅重要作品。此外,由他创办的苏州美专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吴作人先生非常强调速写的价值,善于以线造型,对西方写生方法运用到中国画创作中进行了不懈探索。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43)

颜文樑 斯里兰卡停泊 油画 1928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44)

颜文樑 印度洋夜航 油画1952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45)

吴作人 大漠行 油画 1957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46)

吴作人 莫高窟敦煌壁画临摹之一 1943

贺野 虎丘残雪 中国水墨画 1989

如期出发 梁美萍 装置 2006—2016

在二楼另一件的五号展厅,我们看到香港艺术家梁美萍的作品《如期出发》,这是一组呕吐袋的X光照片,印着各国的文字和设计图案。梁美萍告诉雅昌艺术网,这件作品是她十年来在全世界收集各国的各种样式的呕吐袋,然后恳请医生为之拍X光照片。呕吐袋的功用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但文字和设计图案能够从一个小的侧面反映不同民族看待问题的视角。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47)

乡关何处 梁美萍 录像装置2006—2016

梁美萍的另一件作品《乡关何处》又是一件创作长达10年的作品。艺术家用悲天悯人的视角拍摄各国流浪汉的背影,他们衣衫褴褛、形容枯槁。虽然国籍不同,但流浪汉身上对生活的期盼、那种精神上的一致性是高度统一的,梁美萍告诉记者。

《留兰》 杨福东 录像装置 2003

杨福东的影像作品《留兰》位于美术馆负一层的6号展厅,这段影像以诗歌般的镜头语言,展现了一袭白衣的学子、含羞的撑船少女、岸边芦苇等古典情结的意象。杨福东告诉雅昌艺术网,这件作品就拍摄于太湖之上。

《留兰》这件作品展现了杨福东作品一贯的优美而伤感,以古典文人气质与现代场景对接,模糊了历史感与现实性,拓宽了影像叙事的方式,反映着新一代年轻知识分子在富裕的物质生活与日益匮乏的精神世界之间的妥协、困惑和无力感,同时也暗含了被现代化狂潮践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无奈。

垂直下坠 茜拉·高达 装置 2015

接着,我们看到印度艺术家茜拉·高达的作品《垂直下坠》,茜拉·高达告诉雅昌艺术网,这是一件被解构的帐篷,这件帐篷原本用于节日庆祝。与中国一样,红色在印度同样代表喜庆。帐篷边缘的部分被裁剪成三角形,高高悬挂,在印度,三角形也表示喜庆。而帐篷的中间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却垂在地面,显示出颓废与破败之感。

茜拉·高达自述,这件作品带有古老的东方哲学意味,和中国的阴阳学说有不谋而合的相似,例如老子所谓的“高下相倾”。而印度的神明,也有一半是男儿身,一半是女儿身。

累积 孙哲政 装置 2016

南京艺术家孙哲政的装置《累积》外表想一个巨大的球体雕塑,球体拼接了老版的苏州日报、时钟、瓦当、油纸伞等杂物,新与旧、土地文明与工业文明在此合成了一个古怪的集体,甚至其中的时钟还在滴答走动,令人生发起对时间和社会变迁的双重思考。

矶崎新大师手稿

离开美术馆后,我们来到一座私家园林——朴园。园址原为荒地,1932年为上海商人汪氏购得,建造宅园,占地1万平方米,造价10万银元。日伪时期,园被日军军官占住。抗战胜利后,又为国民党军队驻扎。现在,它有一个新的身份——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朴园四周围以花岗石墙,采用传统造园布局,以山水为主景,石包土假山,峰峦起伏,池架曲桥,聚分兼得。

朴园景观

我们在院中探访到日本现代建筑大师矶崎新的手稿,包括《拉科鲁尼亚人间科学馆》、《有时庵》等。

矶崎新大师手稿

矶崎新的建筑与手法主义密切相关,他摆脱了现代主义的“和谐、均衡、完整、统一”的经典构图原则的约束,在“多元、混杂、片段、夸张、变形、倒置”等逆反形式中寻求新的审美机理;他反对“功能决定形式”的僵死教条,而开辟了“从形式到形式”、“为风格而风格”的更自由、更大胆、旁征博引的构思新天地。他突破现代主义的静态的、永恒的物质实体的机械式形体美,而追求暧昧、模糊、变幻不定、猜测联想等效果气氛的精神享受和美学情感格局。

《有无》吕美立&王谦 装置 2016年

为了寻访下一件作品《有无》,我们来到位于苏州城东南角的定慧寺巷内的双塔。唐咸通二年,盛楚创建佛寺于此,初名般若院,五代吴越钱氏改为罗汉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至雍熙中,王文罕、王文华兄弟捐资重修殿宇,并增建砖塔两座,一座叫舍利塔,另一座叫功德塔,建筑形式一模一样。千余年来仅多次修理塔刹相轮,结构式样保持不变。塔的外壁虽为八角形,但内部方室仍沿袭北魏以来旧制。苏州人也称双塔为“姑嫂塔”。

苏州双塔

《有无》正是位于北宋罗汉院的废墟遗址上,作品是一套用苏州各地泥土混合烧制的陶盘、盘中盛放苏州各个水域的水,艺术家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表示,《老子·四十章》有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任何事物在变化过程中都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有与无相继替代与变动。有无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归根结底,有无的对立统一关系是道自身的表现。

正如作品本身,它现在似乎真实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陶盘受到阳光雨露的侵蚀,会慢慢地碎裂,风化,消失殆尽。就像脚下的北宋罗汉堂,它曾经真实存在过,而今只剩一片荒草。时间拥有神奇的魔力,它让事物在“有”和“无”之间转化,放在宏观的宇宙时间中来看,似乎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人生也是一件艺术品 刘野 户外景观装置 2016

刘野的户外灯光装置《人生也是一件艺术品》位于颜文樑纪念馆的户外,紧邻沧浪亭。刘野告诉雅昌艺术网,“人生也是一件艺术品”是中国现代艺术先驱颜文樑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在当时极具先锋性,自己以此做一件作品,是对前辈的致敬。

沧浪亭是始建于宋代的苏州古典园林,廊畔假山上,沧浪亭巍然千年。这里是当年苏州美专师生的生活区,园中的叠井,丛生的细竹,迥异的窗花,处处流溢着宋代遗韵,充盈着钟灵毓秀之气。紧挨着沧浪亭东侧,即这幢苏州人俗称的“罗马大楼”,一幢建于1932年的西洋风格的三层建筑,是当时颜文樑创立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旧址,也是颜文樑的游欧印象。建筑向北面水的一侧,在贯通东西的七级台阶之上,伫立着十四根典雅的伊奥尼亚样式的柱身所构成的廊道,神圣庄肃。

《人生也是一件艺术品》正是安置在“罗马大楼”前,站在河对岸观看,在夜色的衬托下,洋红色的灯光泛出独特的宁静气质。

苏州历史图像史料展

颜文樑纪念馆内,是本届苏州文献展当中的“苏州历史图像史料展”,以苏州老照片、西洋新闻报刊中的版画插图、历史地图等文献,展现历史中的苏州园林、名胜古迹、城市景观、百姓生活等。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关于苏州版画与老照片:

1843 年,收录于英国版画家阿隆姆出版的有关中国的铜版画集中,此幅作品描述了苏州虎丘的景色

1843 年,收录于英国版画家阿隆姆出版的有关中国的铜版画集中,此幅描述苏州地区农妇养桑蚕的情景

此幅作品描绘了苏州妇女缫丝的情景,苏州是丝绸的原乡,当地妇女缫丝的手艺也是最高的

此幅作品描绘了苏州染丝工坊。苏州产丝从养蚕、缫丝、染丝到织布,形成一系列的传统工艺

老照片:

“1937年吴中文献展”研究展

“1937年吴中文献展”研究展位于吴作人纪念馆,展示了1937年吴中文献展的珍贵史料和部分复原品。

吴作人纪念馆外景

吴作人纪念馆内景

1937年2月19日,在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馆长蒋吟秋的主持下,“吴中文献展” 在可园开幕。此次展览由著名学者、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参与筹备,以“倡导学术,阐扬文化”为展览宗旨,展出了吴县、吴江、昆山、常熟等地的文献物品,其中包括图籍,刻本、版片、稿本、批校本、抄本、方志、谱牒、舆图等;画像,包括先哲遗像、古迹名胜等;金石,包括古物、原石、拓本、文玩、服御等;书画,包括乡贤、流寓、名宦、方外、闺秀等;史料,包括革命(如先烈遗像遗物等)、政治(如档案、表簿等)、科第(如谱录、报单等)、书院(如墨卷、课艺等)。

总的来说,这些展品文献共包括5大类25小类,几乎涵盖了吴中地方文献的方方面面,极具地方特色。策展人张晴表示,这是苏州沦陷于侵华日军战火之前的最后一次文化大展览,展览集苏州各界知名人士和各乡里艺术文献典籍,聚苏州文化之大成,开苏州文献展览之先河,尽显苏州艺术文献之邦的风范。

作者:房卫

编辑:杨若旭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48)

放心收藏,全球见证,扫码立即送鉴

苏州美术馆代表作品分析(雅昌带你看展览)(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