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两人互不喜欢的原因,还得先从苏轼苏辙参加考试说起,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苏洵对王安石的评论?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洵对王安石的评论(为何一见面就互不喜欢)

苏洵对王安石的评论

想了解两人互不喜欢的原因,还得先从苏轼苏辙参加考试说起。

苏轼考中,安石态度

几年一次的制科试,录取名额不过五个。考生们报名很踊跃,主考官开玩笑说,苏氏兄弟也参与这次考试,你们觉得有希望吗?听闻这话,考生们散去大半。

而在另一头,宋仁宗朱笔一挥:录苏轼为制科试三等,苏辙入四等。

苏家兄弟二人成为全国考生争相崇拜的对象,他们的文章也成为了全国考生学习的典范。

苏轼

如此风光的兄弟二人,他们的仕途应该是一帆风顺了吧?

事实并非如此。

26岁的苏轼虽然无限风光,但也并不是人人都为他叫好。

推崇经义之学的王安石,不喜欢苏轼带有策士气息的文风,他曾公开放出话来:如果我是考官,我就不录取他。

朝廷对苏辙的“商州军事推官”的任命书,由于王安石不肯写,此事便耽搁了下来,被无限延期。

苏轼被流放到边穷之地,

谁在装怪下绊子?

王安石

与此同时,苏轼以京师大理评事的身份出任凤翔签判,任期三年。凤翔距离京师有1200里地,地僻人稀。诏令一出,朝野上下哗然。

为什么要把苏轼放到边穷之地?凤翔那地方,时常有西夏兵来袭,究竟是谁在装怪下绊子呢?是那个看苏轼不顺眼,浑身长虱子的王安石吗?

综合各种情况,王安石疑点最多。

此刻的苏洵几乎气昏了,他各地奔走,大骂王安石。

苏轼苏辙出人头地不容易,从大处说,王安石是挡了他们实现士子理想的路,从小处说,是挡了苏家的官道和财路!照此说来,苏洵如何不气?

老苏写下《辩奸论》,

拍案痛骂王安石

苏洵

老苏骂王安石:黑面鬼,牛形怪,囚首垢面大奸臣!

可能是瘦了苏序诗风的影响,苏洵的《辩奸论》骂出了节奏感,流传甚广。“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苏洵熬夜抄写了声讨王安石的上百份檄文,第二天就骑马去了王安石府。

年过半百的苏洵向看门人扔下一卷《辩奸论》,调转马头便走,边跑边喊:王介甫藏大奸,老夫心中有数!

看门人拾了绢书,转身就报告给了王安石。而王安石看完《辩奸论》,更是气得“牛背高耸”……

通过这件事,苏洵和王安石算是结下了梁子,因此彼此看谁都不顺眼,更别提“喜欢”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资料查询自《苏东坡》、《辨奸论》,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