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开‬篇‬曲‬/节‬选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1)

图片来自网络——田*元

格言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讯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2)

图片来自网络——鲁*

只有雅的更俗,才能俗的更雅,只有俗的更雅,才能雅的更俗。——郭*钢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3)

图片来自网络——郭*钢

只有民间民俗的,才是最受欢迎的。——大萧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4)

2002年——大萧

穿衣戴帽各好一套,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东谚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5)

初心

弘扬民间民俗文化,以文会友自娱自乐。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6)

图片来自网络——深圳民俗文化村

东北县城——年俗

虎年春节离我们起来越近了,东北有一句俗语叫“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那么,东北那嘎哒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呢?从今天开始,大萧就以自己家为例为大家侃上一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北县城的过年习俗。东北县城过年习俗大至分为两个时间段——忙年和过年。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7)

图片来自网络——春节

一、年俗——忙年

忙年一般从一进腊月门就开始了,要一直忙到腊月二十八九。忙年的主要任务就是购年货(东北方言叫整年嚼咕)、做正月“好吃的”、刷墙、糊棚、搞卫生以及拆洗被褥和赶制过年穿的新衣服等。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8)

图片来自网络——晾

略……见大萧侃东北(52——60)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9)

图片来自网络——购年货

二、年俗——过年

我们家过年一般从年三十开始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为止,整个年就算过完了。在东北农村要漓漓啦啦到三月才算把这个年过完。东北俗语说的好:打正月、闹二月、漓漓啦啦到三月。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10)

图片来自网络——过年

(一)年三十(上)

年三十儿一大早起来后,我们半大小子负责打扫当院和院门口的卫生,用苕秫从当院一直扫到院门口,再从院门口扫到下一家门口中间部位,扫完后把灰土和隔曩装入土蓝子里倒到拉圾堆,把扫完的当院再撒上点水,不能撒多了,撒多了结冰,容易咔跟头,撤完水我们的活就算完成了,回屋吃早饭。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11)

图片来自网络——扫雪

在吃早饭前,要放一挂鞭炮和几个二提脚。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12)

图片来自网络——二提脚

三十儿的早饭比较简单,主食一般是馒头或者花卷、豆包等,过年了主食都是细粮了。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13)

图片来自网络——馒头

当时东北没有大米供应,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开始有大米。菜一般就一个大炖菜,就是用烀肉汤放上白菜、冻豆腐、粉条、海带、再放点五花肉片,吃起来那是贼香啊,年真的来到了,那心情甭提多高兴了。这道家常炖菜去掉海带,现在己演变成了东北著名炖菜——“炖四白”了。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14)

图片来自网络——炖四白

吃完早饭我们小孩就开始挽新衣服了,上衣、裤子都是新的了,一水没下呢,帽子、鞋、手捂子都是旧的了,但头天晚上也都洗刷干净后放到炕头或搭在火墙上烤干了的。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15)

图片来自网络——新衣

换完新衣服后,我们小孩各人拿各人的一小把拆开的小鞭放在挎兜里,再拿一根点着的小木棍各找各的小伙伴去串该(街)完去了。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16)

图片来自网络——放小鞭

三三两两的小伙伴聚齐后就前院后院到处串,边走边掏出一个小鞭,往点着的小木棍上一触,待小鞭的稔马上燃到根了抬手往天上或远处一扔,随后两眼望去,看着哧哧着着的炮丈,心里是又美又有点不安,不安是怕炮丈不响,好在那时的炮丈质量还是不错的,基本都炸响,但也有不响的,不响的捡起来放到石头上,再拿石块把它砸响,一点也不能让它浪费。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17)

图片来自网络——小鞭

那时生活不富裕,买的炮丈数量有限,不舍得成连放,都是把成连炮丈拆开一个一个的放,为的是多放几天,如果都放完了,出去玩看人家放就该眼馋了。

文化学者讲年俗(大萧侃东北62)(18)

图片来自网络——小鞭

(未完待续)

结束语

最后,还是以大萧入驻头条的初心“弘扬东北民间民俗传统文化,以文会友自娱自乐”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