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核是液态还是固态的(为什么温度高达5500度的内地核是固态)(1)

地球的核心位于地球内部最深处,其范围从距离地表3000公里的地方开始一直到地球中心。地核的主要成分为两种金属——铁和镍,其中铁占了大部分。整个地核并非均一的相态,而是外面一部分呈现为液态,该部分为外地核;里面那部分则呈现为固态,该部分为内地核。

那么,为什么同样都是铁和镍组成的外地核和内地核,它们却有着不同的相态呢?

地核的温度非常高,外地核最低的温度也能达到3700摄氏度,越往地心方向温度越高。到了地心,温度已经升高到相当于太阳表面的温度,即5500度。在这种极端的温度下,我们所熟知的金属和合金都应该是液态。

地核是液态还是固态的(为什么温度高达5500度的内地核是固态)(2)

不过,金属的熔点还会受到压强的影响。在压强越高的环境中,金属的熔点也会越高。据估计,内地核的压强高达地表大气压的360万倍。在内地核的极端压强环境中,科学家认为,铁的晶体结构应该会呈现为最密堆积结构——六方密堆积结构。因此,铁镍合金的熔点会大幅度升高,将会高于5500度,所以内地核会呈现为固态。而外地核的压强相对较低,铁镍合金的熔点也相对较低,它们会在外地核的温度中会保持液态。

那么,科学家如何知道地核的结构呢?

地核是液态还是固态的(为什么温度高达5500度的内地核是固态)(3)

简单来说,从地下传来的地震波携带着大量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信息,由此可以推断出地核的结构。另外,根据发电机理论,正是由于地核的独特结构,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地球才能产生强大的磁场来抵御宇宙辐射,从而庇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