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也称楹贴,俗称对联,对子,联语等。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艺术形式和书法形式,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

楹联是由两个工整的对偶语句构成的独立篇章。其基本特征是字数相等,字调相对;词性相近,句法相似;语义相关,语势相当。楹联是一个文学品牌,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最具有中国特色,不能翻译,也不能改写,更不能移植。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千余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中堂是国画装裱中直幅的一种体式,以悬挂在堂屋正中壁上得名。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中堂的字数可多可少,少则一两字,榜书大字,气势雄强,给人震撼。多则数字以至上百字,洋洋洒洒,清新飘逸,使人愉悦。

12个字书法作品章法(书法幅式之一二)(1)

横幅大家比较好理解,也是书法的一种形式,不仅适合用于室内轩阁,一些大殿,庙宇,亭台,楼阁,商铺门头上悬挂的匾额之类的都属于横幅,用途十分广泛,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山海关上悬挂的《天下第一关》,故宫大殿里悬挂的《正大光明》,平时看古装戏里官老爷衙门里挂的《明镜高悬》,平常大街上的店铺匾额等等,用处十分广泛,还有字数较多的竖写分几行的一些形式,也是横幅的一种。

12个字书法作品章法(书法幅式之一二)(2)

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也称竖幅,条屏。中国书画形式的一种,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或四分之三宽度。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条幅的形式样式也比较丰富,也可根据内容字数的多少和墙壁的大小写成四条屏,六条屏,八条屏等等。

12个字书法作品章法(书法幅式之一二)(3)

扇面包括圆光和剪制成椭圆形的纸张上,形式比较多样化,过去都是在折扇和团扇上直接写书作画,现在发展到剪切成扇面形式的纸张上。扇面虽然尺幅不大,但由于其特殊的形制,再加上纸的质地非常厚实,是由多层薄宣粘合而成的,并且有折痕。有的材料,它们的落墨设色性都很难掌握,一般的书画家不敢随意渲染。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曾经把在扇面上作画比做美女在瓦砾上跳舞。所以书画家扇面的润格往往不以尺幅的大小计算,而是单独计价。价格远高于同尺寸的册页。扇面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延伸感,特别是山水画,往往咫尺千里、小中见大。画家在构图布局时必须成竹在胸。所以是一种独具一格的书画形式。

12个字书法作品章法(书法幅式之一二)(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