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一直哼唧什么原因(原因大多父母都忽略了)(1)

在养育孩子中,父母总会遇到很多百思不解的问题。

最近3岁半的女儿变了。动不动就哼哼唧唧,不会好好说话,提要求总带着哭腔;吃饭也不自己动手了,张嘴要喂。

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烦不胜烦。

早晨我出门工作,她死活不让我走,赖在我的身上,嘴里念叨:“在妈妈这里就变小了,我要妈妈陪着。”

奶奶拿出杀手锏,用零食诱惑也无济于事,她死死的抱着我的大腿,不让走。

不管如何转移注意力,她始终不答应我出门。看着墙上的时钟已经快走到八点,耗下去我又的工作迟到了,不得已,我只能强硬的把她抱给了奶奶,然后火急火燎的把门拉上了。

屋内只留下女儿的嚎啕大哭。

这种先既心疼又不知所措的感觉,每个当过妈的人都懂。

明明女儿已经三岁半,过了糟糕的两岁,为什么反而越养越小了呢?

这个答案,我的一位中科院的朋友告诉我:

3岁半到4岁会出现“行为倒退”,所谓“行为倒退”就是,原本学会的本领,突然弱了,甚至不会了。

细细想下朋友的话,的确是这样。

前几天带女儿去动物园,她一路吵着要抱着,在这之前,她是会很自豪的跟我说:“妈妈,我现在长大了,能自己走路,不要抱。”

不得不感慨,教育是条学无止境之路,如果不是有中科院的朋友,我可能会错误的认为,女儿这种“哼哼唧唧”是我过度宠溺的原因。

是的,在孩子抱给奶奶关上门那一刻,我一度责怪自己,是我太宠爱女儿才导致了她今天对我如此依赖。

实际上不是,女儿不过是在经过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变化——倒退期。

小孩子一直哼唧什么原因(原因大多父母都忽略了)(2)

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会进入倒退器。

弗洛伊德曾说:人的心理发展到某个阶段时,可能因为恐惧而倒退到早期阶段。倒退是不能应对现实的挑战,是对现实的逃避。

一般来说,孩子容易出现行为能力倒退可有以下原因。

爸爸妈妈没以前爱我了

随着孩子日渐长大,父母不会再像刚出生时那样照顾孩子,这种关注度的骤然变化,会让一部分孩子在心理上以为,爸爸妈妈没有以前爱我了。所以她会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譬如哭闹,搞破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如此来博得更多的爱。

为什么有的孩子生完病后容易粘人,其实原因也一样,因为生病期父母会更加关注孩子,爱护孩子,而病情痊愈后,父母的关注减少,孩子就会出现误解,认为爸妈没以前爱我了,所以,她会想出一切办法粘着父母。

我学不会

当孩子学习一项新技能时,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关注她的失败和挫折,孩子也会用粘人的方式,来向父母求助。

我要失宠了

家庭地位的改变也会造成孩子行为倒退。尤其是父母教育大的孩子“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之类的话,这会让孩子出生一种焦虑,认为自己失宠了。在他的观念里,他会认为弟弟是因为小才被爸爸爱,所以他会想办法让自己变小,尿裤、爱哭闹这些都是孩子常用的伎俩。


十分妈妈:一个有温度的亲子育儿公众平台,在这里,为你分享提升妈妈宝宝幸福指数的一切好文。

shifenmama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