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肖像摄影(故乡人物素描劳模李开兰)(1)

沿着宽阔平坦的枣洪公路向南,天高云淡,苍茫的色彩中,滚河瘦成一条飘带,痴情的河水,寂寞地流淌,从不为外力改变它的方向。曾经的白水,如今的滚河,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给牛羊以草地,给山溪以自由,给树林以湿润,喂养着牛羊,喂养着庄稼,也喂养着勤劳朴实的父老乡亲。

巍然屹立的门坎神山,乘势而上,一个伸手可以拥抱的距离,在与滚河的温柔对视里深情凝望,勾起我对多少往事的回忆。她,曾经因家庭成分不好,小学没有毕业便回家捡柴;她,曾经响应国家号召,下放到农村劳动锻炼十几年;她,曾经是被《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妇女报》、《湖北日报》等媒体广泛传播的先进典型,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名人”;她,不仅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名片,也是一个时代人们精神面貌的缩影。

穿过风景秀丽的鄂西北枣阳市吴店镇荷花街,拐进皇村一路,在一个临街的小商店前打听,才知道这家房子的主人已经搬家了。在一个熟悉的老乡引领下,我在中兴街一栋简陋的楼房里找到了她。刚刚捡破烂回家的她满脸皱纹,花白的头发上依稀可见纸屑、草末,衣服上的灰尘稍微动弹一下便抖落下来。一捆捆零乱的柴禾拥堆在斑斑驳驳零星脱落的墙体边,一只只废弃的易拉罐、矿泉水瓶零乱的堆放在屋子的墙角。

这个几近危房的地方,就是曾经的荆楚商界女状元,获得过“全国优秀供销员”、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襄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的79岁高龄的李开兰的家。

李开兰顾不上收拾捡破烂的蛇皮袋子,简单洗了洗手就张罗着给我烧开水。乘着她忙碌的间隙,我问她“你早就功成名就了,这么大岁数了怎么住在这里啊?”当我问起这个谜一样的话题时,李开兰流泪了,是委屈还是难受?辛与甜混杂、甘与苦交织,艰辛的路一幕幕浮现在她的眼前……

劳模肖像摄影(故乡人物素描劳模李开兰)(2)

古希腊曾经有一个神话故事:众神之父宙斯和女神玛娅在阿耳卡狄亚的一个山洞里生下了海尔梅斯。令人惊异的是,还没满三朝的海尔梅斯就想在父母和客人面前一显身手。他从摇篮里爬出来,身上没有分文,就去做牛贩子的生意,而且居然一次就从阿波罗那里贩来50头神牛。为了偿还债务,他用一只大乌龟壳做了一把弦琴送给了债主。奥林帕斯山的12位主神见海尔梅斯有如此经商的天赋,就任命他做了商业之神。

公元1977年盛夏,我的家乡、汉光武帝刘秀的故里——吴店,遭受到历史上罕见的“卡脖子”大旱,正值抽水抗旱的紧急关头,肖湾大队12台柴油机因缺少油咀被迫停机。在肖湾蹲点的公社党委书记余景铜当场拍板:“买一个油咀给一天工分!”就像神话中的海尔梅斯,热心快肠的李开兰搭车进城,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当天买回5个,使得人们对她刮目相看。打这以后,其貌不扬的李开兰成了当地的“海尔梅斯”。柴油、化肥不好买,找李开兰,红砖、石子不好销,找李开兰,甚至到有关单位要帐、借钱也找李开兰。

1979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地富分子摘帽和地富子女成分问题的决定”的文件,党中央认为,经历了二三十年的改造,绝大多数地富分子都改造好了,应该统统摘掉帽子。他们的身份一律认定为“人民公社社员”,“在入学、招工、入团、入党、和分配工作等方面,主要应看本人表现,不得歧视”。

掀开千斤巨石,洗去政治烙印,屈辱一扫而光,“地主子女”李开兰的能量立刻像火山爆发喷涌出来,迅速投身于八十年代初期的改革开放大潮之中。在乡下,李开兰是第一个动手吃螃蟹的敢于冒险的闯将。带头承包了生产队十几亩土地,自家种自家收,超额完成国家公粮任务。农闲时,李开兰在附近村庄挨家挨户收购鸡蛋、鸭蛋和鸡鸭鹅,逢集拿到街上卖,有时候还长途贩运到枣阳、随州。农忙时,便雇上十个八个村民帮忙。“改革呼唤出头鸟”,李开兰是生产队里的能人,有能耐,有气魄。为了救赎自己,李开兰豁出去拼了,她的胆识和行为,至今依然是古镇吴店历史上空的一抹亮色。

劳模肖像摄影(故乡人物素描劳模李开兰)(3)

日历翻到1983年3月,位于狮子山下、滚河北岸的枣阳市第二棉织厂产品积压如山,企业被迫停业,全厂上下心急如焚。这时,他们发现了本镇肖湾村10组那位43岁的“海尔梅斯”,便聘请她当厂里的推销员。李开兰二话没说,丢下12亩责任田,兴冲冲来到二棉。一个月奔波下来,她竟推销积压产品十几万元。厂里几十台布机重新轰鸣了,工人们的脸上绽出了笑容,枣阳二棉终于“死里逃生”,开始了新的腾飞。

快过春节了,河南省南阳市一家商店的1万多元欠款迟迟未到。电话打了无数次,仍然是“泥牛如海无消息”。李开兰决定亲自前去催款。一到那里她才知道,这家商店帐上已无分文,将要倒闭了,要帐的挤破了门。“我的妈呀,这1万多块钱,我哪辈子才能还得清哪!”会计室里,李开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起来,两眼哭得像胡桃,两天之内茶饭不思。终于感动了会计,答应她从明天开始,用每天的柜台营业额抵债。

第一天,会计把1000多元钱交给了李开兰,她急忙到商店扯了一尺多白布,钻到厕所里,在棉衣的内襟上缝了两个大口袋,把钱装了进去。8天过后,1万多元钱把袋子塞满了,棉衣鼓了起来。为了钱的安全,李开兰吃饭不到人多的地方,睡觉不脱衣服。临了,还有3000多元的欠款没有结清,李开兰担心出来久了厂里着急,决定以一捆布相抵。她扛着100多斤重的布刚走出几米远,就一头去栽倒在地上。此时,李开兰哭了起来:“天啊,当推销员怎么就这么难啊?”当李开兰带着一身虱子,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厂里时,看见她的人都惊呆了,厂长姚大艮见她瘦得变了形,身体却异常臃肿,就问她,“开兰哪,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李开兰一边解开棉衣往外掏钱,一边给姚厂长汇报了事情的经过。姚厂长听完后连声说:“开兰同志,你是咱厂的功臣呐!”

这年深秋,河南省叶县一家商店急需要布。电报一到,李开兰连夜送货。路上,她担心车上的货丢失,放着舒适的驾驶室不坐,偏要坐在货堆上。途中车快风急,寒气逼人,李开兰咬紧牙关坚守货物。次日凌晨3点,货运到了目的地,可天还没亮,她让司机去休息,自己留在车上看货。清晨,这家商店的负责人看到坐在车上守货的李开兰,已满头满脸挂上了白霜,感动的不行,他说:“你这样的推销员,我信得过!”后来,这家商店与枣阳二棉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关系。

劳模肖像摄影(故乡人物素描劳模李开兰)(4)

1986年盛夏,李开兰在随州市一家公司联系了一批色织布销售业务,货装好已是下午5点多钟了,为了按合同规定的时间交货,李开兰决定当晚将货送到随州,谁知心急偏遇意外事,车到唐镇时突然雷鸣电闪,大雨倾盆。时值午夜12点多,司机不愿意走了,李开兰焦虑万分,耐心地给司机做工作,为年轻的司机壮胆,鼓励他继续赶路。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当车到随州时,已是第二天早上6点多钟了,瓢泼大雨仍下个不停,李开兰找到那位经理,这位经理深受感动,当即付清了货款。

1991年2月初,春寒料峭,李开兰从老河口送货归来,刚进厂门,就被召进了厂长办公室。“开兰同志,厂里通过清仓查库,发现还有不少货底子,这些布头花色多,规格乱,数量少,只有零打碎敲地卖出去,才能……”未等姚厂长说完,李开兰主动请缨:“把这些货底子交给我吧!”打这以后,李开兰每天不是拉着板车到附近乡镇赶集,就是背上包裹进城推销。

有一天,她背着个大包在枣阳化肥厂宿舍区转,衣服汗湿透了,有位认识她的老职工拍着她的肩头说:“老妈妈,公家的事,何苦呢?”李开兰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我是一个党员,一天卖上千把块钱,就能给厂里周转一下。”那位老职工说:“明儿落一身病谁管你?”李开兰笑笑说:“不咋的,我这身体结实。” 1992年3月15日,52岁的李开兰正在成品仓库领货打包,冠心病突然发作,当场昏倒在地,保管员赶紧喊来厂里的医生,把她从死神手里抢救过来。当她发现厂里要送她去住院治疗时,摇摇头说:“我这是老毛病,不碍事。”第二天,李开兰拖着像灌了铅一样的双腿,又踏上西去的列车,到襄阳、十堰收货款去了。

劳模肖像摄影(故乡人物素描劳模李开兰)(5)

有位哲学家这样说过:“名利是强磁场,名利是人生的二维座标”。座标分两类,一是功利性的,一是精神性的。只有功利性坐标的人,生活富裕,但他的人生其实是很狭隘也很单调的。相反,精神性座标面向人生整体,一个人有了这样的座标,虽然只能实现人生有限的可能性,但其余一切丰富的可能性仍始终存在,成为他的人生的理想的背景和意义的来源。

在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还把它奉为 “神谕”,是最高智慧的象征,许多哲人也都告诫人们贵有自知之明,可见,正确的认识自己,找准自己在人生坐标上的位置,对人生是何等的重要。

李开兰知道做人的内涵,她明白人生的全部涵义应该是创造!她创造了财富,9年推销900万元,成为湖北省乡镇企业推销女状元,受到国家农业部的表彰;她又十分珍惜自己的创造所得,9年间,李开兰只拿基本工资,按厂里规定应拿的8万多元推销提成费、4万多元销售差价款全部贡献给了厂里,奉献与索取在她身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劳模肖像摄影(故乡人物素描劳模李开兰)(6)

1984年10月,李开兰参加“金秋襄阳展销会”。那天,李开兰在与川流而至的客商洽谈业务过程中,先后收到2个“信封”,共计人民币2000元。当时,李开兰惊呆了,经内行人指点,才知道是有人向她“投石问路”。

第二天,送“信封”的人先后找上门来了。先来的是浙江省温州市纺织机械制造厂业务员小江,他拿出了一张供货单,笑嘻嘻的说:“老李啊,昨天的信收到了吗?你看订点什么呀?” 李开兰指着两个写有“江某某”的信封说:“老江,你一张张点清楚。” 这个浙江业务员说:“李科长,你这是为啥?这没人知道啊?”李开兰说:“你这样搞,莫说你的货我不需要,就是需要,我也不敢订。”行贿不成,来人只好拿着他的1000元走了。

接着来的是广东人,这位小青年可不好打发。他声称要包销枣阳二棉的白细布,条件是要“回扣”,李开兰不答应,他却振振有词:“不行春风,难得秋雨!社会在变,你的物盾意识、价值观念怎么这样淡薄呀?”李开兰针锋相对:“我们做生意,讲真诚,守信用。靠进贡打砣子,只能是一锤子买卖,到头来,非栽跟头。”说罢,她将100张大团结放在桌子上。这个广东人收起钱,边走边说,“还真有猫子不吃鱼的啦,少见啦!”

在李开兰的业务圈内,从买棉纱到卖布,从请车到装卸,处处需要求人,随时都有“红灯”。按当时通行的业务交际规矩,“识谱”的见面递上一支“中华”,塞点“砣子”“意思意思”,做东请客吃顿饭,联络联络感情,在这方面用点钱,可谓顺理成章。可李开兰没有这样做,她没有用公款请过一次客,买过一条烟,送过一件礼物。

劳模肖像摄影(故乡人物素描劳模李开兰)(7)

有一次,她和副厂长在武汉联系业务,天气闷热,两个人口干舌躁。这位副厂长要去买两听“健力宝”,李开兰死活不答应,拉着副厂长在一个茶摊前坐下。副厂长埋怨道:“你这么抠门做啥?”她却说,“两杯茶水才两角钱,而一听饮料就两块多钱,一样是解渴,还是喝茶水划算。再说了,眼下厂里有困难,能省俩钱是俩钱。”这位副厂长听后,感动不已。

1991年3月,李开兰单枪匹马跑到河南南阳市,又是央求,又是恭维,唾沫费了一箩筐,好不容易弄到10吨棉纱,当她慌忙火急地赶回厂里时,厂里刚刚发完工资,帐上已经没有钱了。厂长急得抓耳挠腮。这时,财务科长推门而入,“厂长,今年的电费分文未给,供电所要拉闸了!”“啥子?拉闸,那百十台机器咋转圈?”李开兰坐不住了。

入夜,星空湛蓝湛蓝,月亮,像一轮银盘挂在天空。趁着月色,李开兰步行回到家里。枕旁,她向丈夫娓娓劝导……丈夫曹金元不解的说:“平时,庄上这家没钱看病,那家没钱买药,你30、50往外拿,我晓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依了你。可眼下,你竟要取存款替厂里交电费,家里房子还盖不盖?娃的婚事还办不办?” 这些,李开兰何偿没有考虑?她安慰丈夫:“老曹,我是党员,当年举过胳膊宣过誓的,要为党的事业贡献出一切!咱可是红口白牙表过态的。”老曹说:“党员都是像你这样不顾家吗?”李开兰又苦口婆心地说到:“老曹,你真是大姑娘要饭死脑筋!枣阳二棉是市里先进企业,困难是暂时的,要是拉了闸,断了棉纱,机器不转圈了,几百张嘴要吃饭哪!谁轻谁重,你掂量掂量……”知书达理的丈夫终于理解了妻子的心情,起身从箱底拿出来几年来制种、养猪积攒下来的3万块钱存款折。

第二天,厂党支部书记陈德发听说李开兰将3万元建房款送到供电所,替厂里交了电费,泪眼模糊了,心为之震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动员会结束后,厂里干部职工七拼八凑,很快就备齐了购买棉纱的资金。

劳模肖像摄影(故乡人物素描劳模李开兰)(8)

凡是到武汉的人,大都去过东湖、黄鹤楼、归元寺,李开兰虽然数十次身临江城,但她从没有光顾过这些地方。1990年秋,枣阳市外经委几位同志到广州出差,在武昌火车站与正在车站角落困睡的李开兰不期而遇,面对此情此景,外经委的同志们无言以对。

李开兰,这位滚河岸边长大的“海尔梅斯”,上襄阳,下武汉,跑河南,奔广东,既没有坐过出租小汽车,也没有睡过卧铺,那星级酒店也似乎与她无缘。 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出了名的李开兰,有几家企业愿出大价钱聘请她当推销员,都被她婉言謝绝了。她说:“我生是二棉的人,死是二棉的鬼,我哪里也不去。” 李开兰傻吗?回答是否定的。她知道,作为一名党员,应当怎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母亲塑造形象! “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不怕千辛万苦”,李开兰正是凭着“四千”精神,年年岁岁,朝朝暮暮,似蜂采蜜,似蚕织茧,把甘甜捧给家乡,把苦涩留给自己!

劳模肖像摄影(故乡人物素描劳模李开兰)(9)

2002年,枣阳市第二棉织厂扩大生产规模,吴店镇委、镇政府号召工人响应集资活动帮扶工厂渡过困难期,李开兰依然二话不说,找了10多位亲戚,东拼西借了20万元交给了工厂,也把一腔期望和信任抵押给了工厂。然而,由于市场疲软,工厂管理不善,资金链断,镇委、镇政府决定停产,工厂已无能力偿还集资款,便用布匹抵还集资款。还是为了诚信,李开兰又开始起早贪黑,走街串巷去卖布匹,还常常遭遇城管的轰来撵去。即便如此,她最终把布匹全部卖完,凑足20万元分文不少地还给了亲戚。李开兰用信用维护了良知。然而,工厂没了,也就意味着她的生活来源就此结束。农民出身的李开兰,原本就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进工厂后的十几年,又一心扑在销售上,疏于新技能的学习。当时,面对乡镇企业破产、改制的现实,无奈之下,每月只有150元的生活费,年逾60还数病在身的李开兰,为了不给政府增添麻烦,只得夜出昼入,尽量躲开熟人,开始起常人难以想象的以拾荒为业的艰苦生涯。

劳模肖像摄影(故乡人物素描劳模李开兰)(10)

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那一年,由于在吴店信用社工作的儿子车辆肇事,无力支付巨额赔偿费,李开兰只好将房子卖掉。那个时候,李开兰精神几乎崩溃,嗓子哭哑,眼泪哭干,体重由156斤瘦到98斤。但是,这个昔日“女劳模”始终没有向党和政府提出半点要求。2013年秋,李开兰好不容易找亲朋好友凑了点钱,准备在吴店镇胡湾村盖两间房,地基挖了,红砖买了,水泥定了,由于当地土管所、城建办要求先交土地出让金,青苗赔偿金,然后才能开工,只因李开兰没钱交纳,她望眼欲穿了多少年的自建房也化为乌有。

如今,曾经在枣阳,甚至在湖北省红极一时的“女劳模”李开兰,已经是79岁高龄,她身患冠心病、神经官能症,85岁的老伴曹金元身患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症,两个人每月的医药费就需要支付1000元,暂住信用社的房子面临收回,因为交不起收视费,他们已经有多年没有看过电视了。当然,最最让她揪心的是他们一家即将又一次要面临居无定所的痛苦煎熬。

汉字瑰宝甲骨文里的“家”字,上半部是搭起来的棚子的造型,下半部是一头“猪”的象形,寓意着古人认为住的地方有生活保障就是——家。

中华传统文化对“家”的精神和价值的诠释已经渗透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正如民谣中有“家是黑夜里的北斗,是沙漠里的绿洲”、“是可以慰藉人生冷暖的日月星辉”。由此可见,家,不仅是国家的细胞,也是社会繁荣的温度计和晴雨表。

劳模肖像摄影(故乡人物素描劳模李开兰)(11)

众所周知,每个时代都需要树立起符合当下时代特质的“标兵”式人物,这无可厚非。然而,我们不能因为需要新的符号的“标兵”,而忘记那些为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做出过贡献和牺牲的人们。善良淳朴的李开兰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劳动者,只因为她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工作,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走向市场边缘的镇办工厂,而被烙上了诸多政治符号的烙印。如今,年已古稀的劳模李开兰不需要耀眼的光环和荣誉,只需要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家,只需要一个可以在百年之后能够挺尸的地方,让他们有点尊严地挥别这个世界的居所。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尊重,更是在后人面前给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竖起的公信力和人性化的一面旗帜。

劳模肖像摄影(故乡人物素描劳模李开兰)(12)

作者:黄西良(回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