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宁本文首发公号:职场的学问与实践,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跟自己的领导相处?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跟自己的领导相处(该怎么做好自己)

如何跟自己的领导相处

文/一宁

本文首发公号:职场的学问与实践

一、

今天下午,一个朋友联系到我,说让帮他找找给销售团队培训的资料。我给他去了个电话,问他现在遇到的问题和公司情况,对应找了一些给他。

前几个月他离开单位去前期负责的客户公司工作了,正好也在他定居的城市。客户的公司生意规模不小,老板是兄弟俩,年营收超过50亿。但公司管理还是很粗放,几大姑八大姨在公司的也不少。

这2个老板找他过去,一方面是前期和他对接工作中比较顺畅,又是本地人知根知底;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他在大公司工作的经验在公司从泥腿子到正规军的转型中发挥作用。

这个朋友的情况也是比较复杂。说他是天生社交牛逼症也不为过,他的这项技能和天赋让他得以迅速适应社会和公司的各项规则,摸清楚领导的需求和晋升的规则,短短几年晋升为该区域的负责人。

前些年我之前去他那里出差晚上出去吃宵夜就说过,“走的快也要走得稳,吃红利也要交学费打基础”。今天电话里他主动提出这句话,我说改变的最好时间就是现在,我俩都笑了。

二、

经常有读者朋友问我关于读毛选的这个问题:

为什么毛选第一卷会把《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这篇放进去,有什么特别吗?

事实上,很多人都会忽略这篇文章,只是把它当做强调做经济工作而已。

其实,不然。如果说重要性,我可能会把它和“三湾改编”相媲美。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起义部队到达三湾的时候,减员较大,人员不足1000人,组织很不健全,思想相当混乱。

当时,部队没有建立基层党组织,党不能切实掌握部队;雇佣军队的影响还严重存在;加之作战失利,连续行军,斗争艰苦,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改进部队存在的问题,不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不仅难以适应艰苦的环境,而且无法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

为了巩固这支新生的革命军队,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毛泽东在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就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

主要内容是:第一,资遣一部分不愿留队的人员,部队缩编为1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在部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做到连有支部,营团有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第三,规定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建立士兵委员会,参加部队的管理,协助进行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

这是在党的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

当时队伍刚经历败仗,生存环境艰难,队伍人心涣散,前途迷茫。很多人面临这种情况可能会觉得需要给团队更多的自由、更好的安抚,才能留住团队。但是,如果真是那样做了,可能队伍就散了。

因为,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凝聚团队,给队伍注入信念,这才是主要的目标。

同样,再说回《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这篇文章。

这是1933年8月毛泽东在召开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所作的报告的一部分内容。

事实上,当时他并不是根据地的核心领导人员了,并不具备军队的领导权,处于被孤立、排挤的状态。

当时仍然面临着蒋介石的围剿,队伍对革命的前途依然有所怀疑,绝大多人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革命战争中去了,为了生存,这是必要的

当然也就为忽视了经济工作。但是,没有经济工作的保障,不仅根据地的人民无法生存和发展,革命的后期也无法得到保障。

正是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毛泽东勇敢地提出了这个观点,并一直坚持既要发展军事斗争,也要照顾到经济工作。

可想而知,如果只知军事斗争,难道让所有人都去饿肚子干革命吗?

将这两者对比起来、联系起来看,你就会发现:

军事斗争只是手段,保存队伍、发展队伍来完成革命,这才是核心目标

三、

如何对待大领导。

实践论也告诉我们,要研究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同样如此,如何对待大领导和小领导也是不同的,这就是特殊性所在,也是我们做好一件事情的关键

今天不多展开,列举一些对待大领导的建议。

1、不论何时,都要表现尊重

很多人和领导相处久了,觉得对领导很了解、,似乎可以称兄道弟了。有时领导说“别这么客气,大家都是朋友,随意点儿”,也跟着随意起来了。

但是,当你有一次“随意”后,你们的关系就岌岌可危了。

2、切忌奉承,不卑不亢

阿谀奉承,虚情假意,夸大其词,别有用心,只能让大领导反感、嫌恶、痛恨。本来可以建立友情,但因为没有真情做基础,就不可能得到对方的真心指点。

3、态度自然,不必拘谨

在一般情况下,大领导不管地位还是阅历、学识,都要比我们高一些。作为普通人,尤其是没有见过太多世面的年轻人,在这种情势下往往显得动作走形,言语懦弱,显得特别别扭、生硬,这是可以理解却需要尽量避免的。

4、主动真诚,做出姿态

大领导的行为是要与自己的身份、地位保持一致的。他们一般不会主动与我们交往,而作为平常人,自然要主动积极,充满真诚,先迈出一步,这是社交场上的惯例。

5、求助求教,接受呵护

在他面前,我们显得很弱小稚嫩,所以要接受并求得呵护。这一则是我们与大领导交往所寻求和迫切需要得到的东西,二则作为贵人,他也会从中获得施与和扶持之乐,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

6、收住自己真实的情绪

阅历越多的人,越会发现的一点规律是,其实人从来都不会真正的长大,每个人都是孩子,都有孩子气,哪怕就是四五十岁的人,他也只是娃娃眼中的大人而已,只要有那么一刻他觉得你真的关心他,他就会感动很长时间。

7、收起自己的锋芒

韩愈大家都知道,他觉得自己的名太“过”了,所以就取了个字,叫“退之”。老练的人,往往不太愿意冒尖,因为突出的人,一时是快,但非常容易吸引火力,有时让别人摁一下,三五年都起不来,保护的成本很高。

8、收起自己的野心

梦想总是要有的,但别说出来,要压得严严实实的。因为不切实际的梦想,他会觉得你幼稚,太切实际的野心,他又觉得你可怕,隐隐感觉你好像可以为了什么背叛他,还是本分的人最放心。

9、收起自己极限的实力

一个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看穿了底牌,你的镇店之宝,可以时不时小荷才露尖尖角一下,但不要捧出来示人,这是你永远保留的一招救命后手。

四、

对待大领导时,如何做好自己?

为什么还补充这一部分呢?

因为很多人对待领导的方式会有不同,但是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领导身上,都围绕着领导转,而忘了关注自己。

这也是我在上面分析毛选的两篇文章的原因,大家可以感受。

1、不卑不亢。

2、靠谱。

3、诚实。

4、专注于当下的事情。

是的,没有很多具体的秘籍,就写几条我认为核心的点。

前三条是你的态度和品质,第4条是你的定位。

五、

有人问有没有对年轻人的建议?

对于未来的年轻人,说实话,真没啥好说的。

想吃掉他们的人太多了,不是被老虎吃掉的,而是被自己吃掉的。

他们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得不到,做什么都追求节奏感

如果你做技术,就天天做技术;

如果你做运营,就天天做运营。

大家嘴里说着哦哦哦,不知道为什么,又去做了其他事情。

你站在空荡荡的街上,走路没一点儿声响。

你把手举起来,我把手放下来,这平淡的一天又过去了。

脑子正常的人,一天到晚都做一件事儿。

10年过去了,20年过去了,还是这个样子。

可能是乏味的,可能是无聊的,可能很少思考什么是未来。

但是,当下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如您在工作中也遇到未解决的问题,欢迎关注公众号《职场的学问与实践》,一起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