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其中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并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是2018年将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方针后,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精神制订的劳动课标首次露面,引发社会的关注和热议,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校园内劳动教育?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校园内劳动教育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其中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并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是2018年将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方针后,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精神制订的劳动课标首次露面,引发社会的关注和热议。
该课标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60余页的内容被一些媒体挑选出中小学生要学煮饭、洗衣、修家电等几件生活劳动广为传播,显然有以偏概全和标题党之嫌。
引发众多人的疑问的是;劳动教育怎么上课,怎么评分,要不要设置专职的劳动课教师,会不会教师布置学生的劳动作业最终变成需要家长完成,怎么在生活中持续开展劳动教育,这些问题都很实际。
出现这些问题的背景是大家知道劳动课不同于语、数、外等知识教学类型的课,但又受到思想观念的局限,想要照着知识类课的方式上劳动课、布置作业、考试计算分数。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明确劳动教育的概念内涵、特点。
义务教育阶段所开展的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与其他的知识教学的学科不同,劳动教育主要是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实践性,不是上课,而是要在做中学。正因为如此,劳动教育的责任主体并不十分明确,有效实施的不确定因素远多于已经相对成熟的各门知识类课程。各地不同学校、家庭能给未成年人提供的劳动条件和场景各不一样,课标中列举的烹饪、养殖、修家电都需要学校或家庭有相应的场所和设备,养殖鸡鸭等家禽在城市居民家里几乎大都难以做到,即便在当下的农村也有大量家庭不具备条件;泥工、印染、木工、电子等涉及到材料,确实有一部分学校准备了一些条件,但大多数学校尚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课标中列举的各项只能供参考选择,需要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上述活动不是一般教师就能教的,还要有相应经验的人来辅导。
劳动教育也不只在学校,需要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种环境中进行,需要家校社协同。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回家做这些安全出问题,或变成家长的负担,有的干脆让孩子去看书做作业了。大多数家长很难系统了解劳动教育课标,或家长们普遍感觉规定的很好,但具体落实好像很难,如果没有相关的评价,可能也会流于形式。
对劳动教育的评价也不能拿一张考卷烤一下就能得出多少分,据此下判定。而是要看劳动在具体的未成年人成长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否解决了培养一个健全人的问题。但是人们的观念和习惯中有较大的惯性将劳动教育形塑成应试的新增项,能否在升学中发挥作用。甚至一些媒体在传“不久地将来,劳动教育也将会进入中考、高考,不会洗衣、做饭的孩子,将来上高中、大学也难了”。这种短视、功利的劳动因为它在“提分”上的效果远比不上其他知识类的学课,必然不久就会被人弃之如敝履。劳动教育的评价需要根据劳动教育的特征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培养目标,差异化设置评价内容。
避免劳动课要流于形式,关键是让劳动本身有价值有意义。劳动教育必须放在生活当中,将它作为生活的内容之一,不能够在生活之外另外设置一个劳动教育,过去曾经翻过此类出错误,比如在校园里堆了一堆砖,一班的劳动课学生把这些砖从甲地搬到乙地,然后二班的劳动课又让学生把这些砖从乙地搬到甲地,这不叫劳动。要让学生看到劳动对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能否实现生活幸福。能创造幸福生活,满足生活向前向上发展的需要才是真正的劳动教育,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劳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都难以解决。
劳动教育最终不会在课堂上,不能在课堂上讲劳动,只能在与生活实践深度融合,跟具体的学生的生活目标实现联系起来才会持久并发挥最佳效益。(储朝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