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NewAge,也称新纪元)音乐的具体定义我不是太清楚,但依我的理解,应该是独立于广泛流行的音乐类型(如节奏布鲁斯R&B、摇滚Rock、乡村乐Folk、爵士Jazz)之外的,重在利用乐器来表达感情或是气氛的一类音乐;虽然重在乐器,但却不局限于传统古典乐的乐器类型,采用了很多现代演奏乐器(如电声Electronica),并融入现代的音乐元素;此外,相对于古典乐太重于象征意义(如交响乐各个声部所代表的意义,对于理解世纪要表达的意思相当重要),新世纪音乐要容易理解和感受得多。

我是从2003年左右开始接触新世纪音乐的,那时候常去百合BBS新世纪音乐(NewAge)看版,开始时候是接触到班得瑞(Bandari),一只来自瑞士的新世纪乐队;听过之后惊叹,这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轻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很舒缓,才知道这个就是新世纪,感觉就像是看到过ppmm很多次后,有一天问了一下她的名字,才知道她就是×××;如此就有一段时间,就把新世纪单独的理解成就是轻音乐的官方称呼(当然实际上并非很准确,后面会介绍到),如痴如醉...

班得瑞(Bandari)

算是新世纪音乐阵营中的翘楚了,相信你们在头一次听说新世纪这个概念时候也会有我上面的那种体会。她的风格,可以用"清风"来形容,就像首张专辑仙境中的头首曲目'The wind of change'所表达的一样,经入耳畔的片片音符,就像轻轻滑过面庞的丝丝微风一样,也许"不带走一片云彩",却能在你心湖面上激起一小片的波浪,荡涤而澄清出一个真实的自我。班得瑞的专辑很多(列表如下),当然有少数几张是别人模仿的作品,大部分却是班得瑞的原作,风格算是比较的统一,其专辑标题一般示意了一个意境,对于敏感于文字的人而言,很容易籍为入口,找到各个曲目想表达的氛围。据说班得瑞的创作灵感都是来自真实大自然,每次都是野外"封闭式的开发",就是让所有乐队成员来到那些宁静和祥的地点(如阿尔卑斯山),体会大自然的诗意,然后使用音乐的语言和乐器的表达,记录这些在自由呼吸和感受的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同一,而作为一种结果,带到我们的耳畔,让我们有机会分享同一种感受。所以说音乐没有国界,实在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阻碍,能传递这么美妙的共振,陶冶人的情操。下面是我收集到的班得瑞的一些专辑(网络上都可以下到),常听可有助于舒缓情绪,对于健康而言也是非常有益的。

├─Bandari

├─01.仙境_Wonderland

├─02.寂静山林_Silence_With_Sound_From_Nature

├─03.春野_One_Day_In_Spring

├─04.蓝色天空_Heaven_Blue

├─05.迷雾森林_Mist

├─06.日光海岸_Sunny_Bay

├─07.梦花园_Garden_Of_Dream

├─08.琉璃湖畔_Crystal_Lake

├─09.森林之月_Lunar_In_Forest

├─10.维也纳森林_Vienna_Forest

├─11.大自然情诗_The_Poetry_of_Nature

└─13.微风山谷_Breezy_Valley

英格玛(Enigma)

其音乐风格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是一个迷,到现在我还很疑惑,她对人类欲望深处的探索、以及其所使用独特的宗教式的表达、广泛应用的电音元素的所呈现的张力,将我们所带到的那个地方,同样也是一个让我们不了但却不自觉痴于陶醉的一个迷。她来自德国,那个贝多芬、门德尔松的国度,孕育了新音乐的启蒙,作为新世纪的代表,英格玛始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借以宗教式的念词(主要是格利高利圣歌),引导我们走出欲望迷雾、回归到信仰之河(Back to the river of belife);首张专辑MCMXCA.D,是其风格的基础,作为可以说是上世纪末最伟大的专辑之一,而刚开始的那幽闪忽隐忽现的笛声,以作为她的logo,在以后的每张专辑中都再次闪现。单论英格玛的风格类型,大体属于新世纪的,但是我也看到有的将其纳入摇滚中的仙乐(Darkwave)或者哥特乐(Gothic)的,大概因为她是如此的独特,可以说几乎没有第二个能模仿到她的;总体来说英格玛的音乐与班得瑞的很大不同,无论是音乐的轻重,还是重于表达的感受,她都与后者迥异,相对于班得瑞的轻盈,英格玛则显得厚重,相对于的班得瑞要演绎的自然,英格玛更重视的则是个人欲望与信仰。当然到了后期,专辑的风格不局限于宗教式颂唱,更多扩展到宇宙与人的关系,特别从'The Screen Behind The Mirror'开始,很多带有宇宙空旷虚幻的音乐象征,而这一点,对于一个天文爱好者的我而言,有很多感受的契合,美妙不可言喻。

古诗离思背景音乐(新世纪音乐绕梁如天籁)(1)

├─Enigma

├─1.MCMXCA.D

├─2.The Cross Of Changes

├─3.Le Roi Est Moi

├─4.The Screen Behind The Mirror

├─5.The Power Limited

├─6.Voyageur

└─7.A Posteriori

恩雅(Enya)

在大不列颠联合王国(UK)有位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它的比邻爱尔兰也有位女王,也许要确切的称呼,该叫音乐女神,她就是恩雅(Enya);说女神比女王确切,因为大部分的时候,你所听到她的声音,仿佛来自天上的某个地方,或者云彩之上,抑或天际尽头,总而言之不像是在你对面。也许天使的声音就是这个样子,没有一丝浮躁,安宁又祥和舒缓,当你沉醉于其中的时候,仿佛快来到天堂的美景里,你就在天使的环绕下慢慢步上走向天堂的阶梯...恩雅的音乐中相对于别的新世纪有很多唱词,一般而言也许听惯流行乐的人们更容易接受些,但其中的唱词基本是与所在的环境配乐是如此的切合,似乎已经融为一体了,飘忽于大海之上,天空边缘;另外也许你看过《指环王》,其中的OST配乐就是恩雅的创作,给人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也可以说是其风格的另一个侧面了。要说恩雅的风格几乎完美了,让人唯一可惜的就是有些曲目使用了有些雷同的方式,例如使用乐琴制造的一种适度紧张感,或者形容的一种层层的波浪感,在很多曲目中都用到了,特别在早期的很多作品中这种情况比较明显,不过是从"A Day Without Rain"来看,她引入了很多其他的元素,尝试其他的方式来显现场景,却是很值得可圈可点的。应该来说,恩雅是一类不同于上述班得瑞和英格玛的风格类型,其中所重视的环境的立体感、和灵魂的自由雀跃感,作为最早被引进的新世纪而言,受很多人的喜欢,其中作为经典流行的代表艺术家"齐豫"就是她的粉丝之一,而且你如果听国很多齐的另类音乐作品,很多都有闪现恩雅的影子。

古诗离思背景音乐(新世纪音乐绕梁如天籁)(2)

├─Enya

├─1988 Watermark

├─1991 Shepherd Moons

└─2001 A Day Without Rain

克莱德曼(Clayderman)和肯尼基(Kenney G)

就像你很难将影视原声(Original Sound Track)归为古典乐一样(也可以说OST是带有剧情的古典乐,但是传统的古典乐是不会有太多的明示,即你需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理解其中的含义),有一类音乐你也很难将其划为那一类,对于我而言,克莱德曼(Clayderman)和肯尼基(Kenney G)就是这么一类,前者有人成为来自法国的钢琴王子,后者有人称之为浪漫国度的萨克斯(Saxphone)牛仔,也许可以将前者归入古典的范畴,而后者则可以放到爵士(Jazz)的类别中,但究其真实的表达方式:克莱德曼把古典的钢琴乐通俗化了,而肯尼基则将萨克斯风以其独立的方式呈现出来,所以从方式和表达的风格而言,都是别于之前的音乐,是一类新的音乐。其实就新世纪而言,几乎是泛指那一类非主流的新的音乐形式,所以可以这么说,克莱德曼和肯尼基也可以分别算作是新世纪的一员。他们的演奏技巧在同行的人中,都是出类拔萃的,至于风格是偏向流行的。以克莱德曼而言,现行的很多作品中,有将《命运交响曲》《梁祝》以钢琴重新演绎的,也有自己独立创作如"水边的阿荻丽娜""秋日的私语"等脍炙人口的"你也许不知道这些名字,但你必然陶醉过"的作品;而至于肯尼基的,一曲回家"Going Home"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它一响起,仿佛立刻将你带回了温馨舒适的家,全无了任何的烦恼,而"Theme from dying young"的那种稍带忧愁的舒缓声线,让人你深刻的体会到,那种对青春和生命的留恋和怀念...

古诗离思背景音乐(新世纪音乐绕梁如天籁)(3)

古诗离思背景音乐(新世纪音乐绕梁如天籁)(4)

├─Clayderman

│ └─理查德·克莱德曼精选集

├─Kenny G

└─1997 Kenney G Greatest Hits

开尔文·科恩(Kevin Kern)和白日梦(Daydream)

都是属于钢琴系的新世纪风格,虽都是使用钢琴来表达的,风格却有大的不同。科恩的的钢琴配以悠扬的背景旋律,间隔着钢琴的点滴,利用这种琴键来表现了一种颗粒感,就像清新的雨后初晴中,偶尔滴落的雨滴,打击在清澈的湖面上;特别适合在下雨的晚上,听着这种轻声的敲击,仿佛把你带入了细丝的微雨中,浸淫在无边的思潮中...如果说是科恩的风格是雨后初晴或是微雨漫步的话,白日梦在下雨的同时、常必然或多或少浮现片片的乌云,这决定了她带着挥之不去的幽怨,似倚在窗边饱含忧愁的少女,怀着春天的思绪,徜徉在过往的回忆中,用稍浓重的键声仿佛诉说着这些无法对人倾诉的话语,让你深为感动。其中"A Comm amour"你肯定听过,它基本代表的白日梦的整体风格。下面是他们经典的专辑:

古诗离思背景音乐(新世纪音乐绕梁如天籁)(5)

古诗离思背景音乐(新世纪音乐绕梁如天籁)(6)

├─Kevin Kern

├─In the Enchanted Garden

├─More than Words

└─The Winding Path

├─Daydream

└─Piano.Solo.Collection

尼古拉斯·冈恩(Nicholas Gunn)

长笛之王[美]尼古拉斯·冈恩(Nicholas Gunn)早已用他的长笛征服了遍布世界饥渴的耳朵,而这张《大峡谷之声》("The Music of the Grand Canyon")则是一颗精神上的巨型炸弹,激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大峡谷之声》是受美国国家公园之托,为展现大峡谷国家公园的一部记录片所配的乐,《国家公园》系列总共有4部,其余的三部是关于黄石公园等的,虽同是国家公园系列,刚恩的作品相比其他三部平平之作,可谓鹤立鸡群。他使用的张扬的鼓声将我们带入这个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把自然的伟大和动植物的祥和美丽映入我们的思潮,基本上可以说,鼓这个声部不断浮现到长笛的主旋律周围,如果说悠扬的长笛代表了从峡谷中吹来的阵阵自然的气息,则鼓声映象了奔驰在原野上的动物们,他们在土地上激起的灰尘,随着风的气息展现了大自然是如此富有激情和活力,让人留恋往返。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他还使用高分辨率的录音系统,并记录当时飞翔于大峡谷天际时候的螺旋桨声音,把我们一起带进那里,俯视这个美丽的世界,特别第三个曲目,"Flight Over Norht Rim",就像电影《走出非洲》(Out Of Afrerica)中男主人公带着女主角飞过非洲原野时候的感觉。总体来说《大峡谷之声》是激扬四射的一部经典,如果说班得瑞和白日梦稍显过于儿女情长,它则更是一部很"朴实"的的作品,无论男女都是非常适合的。

古诗离思背景音乐(新世纪音乐绕梁如天籁)(7)

├─Nicholas Gunn

├─The Music of the Grand Canyon

└─Return To Grand Canyon

神秘园(Secret Garden)

"为人不识神秘园(Secret Garden),听遍音乐也枉然!"^_^,当然开玩笑的。不管怎么说,神秘园代表了一类音乐类型,用他们自己的话里说就是:"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每当痛苦失望或消沉时,就需要抒缓情绪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慰,这块藏在每个人内心的土地就是神秘园"。基于这种出发点,你就能明白她那优美的小提琴和钢琴协奏,所要阐述的内心深处的伤痕,和需要籍以疗养的心灵。来自北欧挪威的这对组合,女主小提琴,男主键盘和其他,早期凭借这首现已被评为"新世纪三绝唱"[1]之一的夜曲(Nocturne),歌词绝对不超过20个,却出人意料的获得了1995年度的欧洲歌唱大赛冠军,我相信并非只是歌声,那其中用以心灵疗伤的音符,必定感染了当时的评委;后来时候推出雏形专辑《神秘园之歌》"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再者《白石》、《新世纪的晨曦》、《忆游红月》等。尤为一提的就是《白石》(White Stone)专辑,以古老的挪威传说为题材,代表了神秘园的风格的成熟,White Stone讲的是一个贫穷的挪威家庭,父母因养不起自己的2个子女,在无力抗拒现实的情况下,想把他们带入森林中遗弃,但是他们在商量这件事情的时候,不小心让孩子们听到了,他们并没有作声...父亲带领他们误入森林深处后,抽身悄悄的离开了他们,使他们迷失在广袤的挪威原始森林中...当孩子们经过千辛万苦后站立在家门前,伤心后悔的父母揉干眼泪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们知道要被遗弃的时候,去收集了一袋子的小白石,在深入森林沿途用"白石"作下了回家的记号...一家人再次团聚在一起,而静静躺在丛林深处的一颗颗小的白石,仿佛在我们的心里映成为一条通向家园和真实自我的道路,引导着我们走向期许的幸福...

古诗离思背景音乐(新世纪音乐绕梁如天籁)(8)

├─Secret Garden

├─1.神秘园之歌_Song_From_A_Secret_Garden

├─2.白石集_White_Stone

├─3.新世纪的晨曦_Dawn_Of_A_New_Century

└─4.忆游红月_Once_In_A_Red_Moon

雅尼(Yanni)

如果要问有没有这种可能,即一个人既可以拿到奥运会冠军、却在退役后也成为音乐上的泰斗?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能有且只有一个人选了:那就是雅尼(Yanni),一个来自奥运发祥地希腊的游泳奥运冠军,一个在多年后再次用音乐在雅典卫城征服了世界的人。对于这只种传奇式的人物,他的音乐照样具有相当的传奇性,杰出的现代式雅典卫城音乐会(Live at the Acropolis)中,他将新世纪和键盘引入现代交响中,将更多人文和坚强的品质融入到音符中,结合键盘的独特空旷和小提琴等传统乐器的特质,最大可能的阐释了古代希腊理性精神和当代新人类的积极态度,是为当代的佳作;其中还包括第四首"The Rain Must Fall"的个人最爱,初始由键盘表示的晴转多云,到中间低音吉他(Bass)所展现的乌云密布和零星雨点,到最后激扬的小提琴所宣示的瓢泼大雨到最后的放晴,完完全全的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大雨的过程,这么多的美妙象征,让你的大脑通过这场不见真实雨滴却溅湿全身的雨,得到最酣畅淋漓的洗礼。之后雅尼带领他的乐团来到印度泰姬陵和中国紫禁城,用他所沉浸的现代交响向东方文明致礼...所以《颂礼》"Tribute"在中国大陆也译作《紫禁城》,只可惜后来雅尼说到在中国演奏的时候,反映到说中国人在听的时候完全没有自己的表情,很少人能像台国人那样,参与到音乐中表现自己,这也许反映了当时国人精神的麻木,也对于我们周围横流的单一的流行乐所带来的精神腐烂,算是一个说明了。在众多次演奏会后,雅尼决定个人独自的打造想要的新音乐,这便是专辑《如果我能告诉你》(If I could tell you),这张全新的专辑,雅尼到底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了,是那些隐藏每个内心深处的冥想,还是流行在天际那片片似浮云的思想高航,我想对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吧。其中的《和兰花在一起》(With an orchid)和专辑同名曲目尤为接触和容易让人理解,至于我个人,常陶醉于这朵兰花(Orchid)的氛围,她所散发的那种清新优雅的气息,还有音符所塑造的美丽动人的形象,仿佛对于我而言,该是我所期盼对象的最真实写照,我爱兰花!

古诗离思背景音乐(新世纪音乐绕梁如天籁)(9)

└─Yanni

├─1993 Live at the Acropolis

├─1997 Tribute

├─2000 If I Could Tell You

└─2000 The Very Best of Yanni

写了这么多,自己的感受和想的算是有一说一,有的感觉感觉意犹未尽,但是已经没办法用文字说的明白,也许有些最终是要用你耳朵去读了,就算我说的最多只怕枉然。当然里面也许有引用的错误,毕竟新世纪的太多,还有DeepForest的世界音乐类型,日本和中国的东方新世纪类型的,我听的有限,上面列出的都是我个人的珍藏,对于文中错漏的地方大家别见怪,我毕竟是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哦,可善意指出,我适当改正。总之,这些话,实在是我酝酿了好久的感受的一次书写,有点不向大家一吐不为快的感受,因为我常看到很多人--应当是说在中国--很多人只听流行乐,整天情情爱爱的听,而没有关注自己的内心深处的那些地方,实在是助长了那些所谓歌星的浮躁气焰,而让自己的心灵迷失在不见天日的深处,这样于己是没有好处的,你说呢?欢迎多接触流行意外的,比如今天所说的新世纪、还有其他的如摇滚、爵士、原声什么的,就像科恩在《绿色花园》(In the Enchanted Garden)那首"Another Realm"所表示的那样,你会有另一番发现的。

初次由本人发表于: 南京大学小百合BBS

标 题: 新世纪(NewAge)晨风

时 间: Fri Sep 21 18:00:57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