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重要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翌晨,日军第三十八师团分两路越过中港边界,进攻香港,此后只用了十八天时间便击败英军,逼迫香港总督签订了投降协议,香港进入了近四年的日占时期。

在国民党反起第二次反共高潮期间,许多亲近延安的进步民主人士、文化人士为躲避迫害曾移居香港。香港一沦陷,日军就对在居港进步人士进行大肆搜捕,中共中央和身处重庆的周恩来对此极为关切,一封封特急电报不断从延安和重庆两地发往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在日军找到因战乱而数易其所的进步人士之前,将他们营救出来,并转移至内地安全地带。

香港抗日故事(香港地区唯一的抗日武装)(1)

此前,东江纵队(时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已派武工队挺进港九(香港与九龙的合称),开展敌后游击战。接到营救任务后,港九武工队主动请缨,凭借队员多为本地人,对本地情况较为了解等优势,开辟出了陆上两条,海上一条,共计三条离港路线。

1942年元旦,日军因香港缺粮,不得不大批疏散难民返回内地,港九武工队利用这一短暂的有利时机,正式展开营救行动。一批又一批的进步人士脱下西装,摘掉眼镜,打扮成平民模样,混进难民潮中,在武工队的护送下,沿着既定路线逃离香港。整个营救行动从1942年1月5日开始,一直持续到当年的六七月份,共救出了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等进步人士及其家属八百余人。

香港抗日故事(香港地区唯一的抗日武装)(2)

就在展开营救行动的次月,1942年2月3日,以港九武工队为基干,香港地区唯一一支坚持抗战的敌后武装——港九大队在新界宣布成立。港九大队初建时仅百余人,后来逐渐发展到八百余人,他们以英军弃守新界时遗留的武器武装自己,并迅速建立起了地下交通网、情报网和外围组织。

香港抗战不仅是中国抗战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港九大队专门成立国际工作小组,通过与英军服务团合作的方式,共从香港和九龙的日军集中营里营救出了八十九名国际友人,此后,他们还成功营救出弃机跳伞的美军飞行员克尔大尉,直至通过东纵司令部,将其送往国内安全地点。

香港抗日故事(香港地区唯一的抗日武装)(3)

东江纵队(1)连载,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