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主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当前,全社会上下正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这24个字,我们如何理解?今天,我们来详细解读——民主篇。

民主: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一、民主的由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主是为民做主,坚持的是民本政治。19世纪末,现代民主政治理念传入中国,国人将民主称为“德先生”,民权思想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当前,我国的民主理念,既体现中国传统的民本意识,也吸收西方的民权思想,包含有三层含义:一是从所有权意义上说,民主意味着民做主,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二是从利益层面来说,民主指为民做主,要发展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是从国家治理意义来说,民主是指民自主,即人民治理国家的政治机制。

二、“民主”的释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来,把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系统性的要求。强调要不断地扩大人民民主,民主和制度这个未来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当中,民主制度要更加完善,民主形式要更加丰富,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进一步的发挥,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全面落实,法制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和尊重,是作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提出来的。

三、民主在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可以讲,民主对文明推进来讲,它既是推进一个助推器,一种动力资源,同时,民主本身作为一种人们的生活方式来讲,作为一种国家形象来讲,它本身也是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民自主”的民,是广大民众,“民为主人”的民,是人民百姓。当我们高喊“民主”的时候,是要把大众利益作为服务对象的,而不是把利己主义就认作是廉价的民主。只以自我利益为根本,而不顾家国社会的广大利益,那只是一种泛滥自由主义,是一种不尽义务、只享权利的自私自利的代名词。

所以,当中国文化里说起“民主”的时候,所指的,并非是为社会制定出一种没有温度的操作方法,而是投注给人间一种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

“以民为主”体现社会的责任,“为民做主”要求政府的责任,“由民做主”需要民众的责任,民主国家的构建,人人有责。

稿件来源:新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