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概要

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怎么讲(小小常学成语打草惊蛇)(1)

在南唐时候,有一个县令叫王鲁。这个县令贪得无厌,见钱眼开,只要是有钱、有利可图,他就可以颠倒黑白。

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王鲁的属下见上司贪赃枉法,便也一个个明目张胆干坏事,他们变着法子敲诈勒索、贪污受贿。老百姓们真是苦不堪言,一个个从心里恨透了这批官员,总希望能有个机会好好惩治他们。

有一天,朝廷派官员下来巡察地方官员,老百姓一看,机会来了。于是大家联名写了状子,控告县衙里的人贪污受贿的种种不法行为。

可状子首先到了县令王鲁手上。王鲁把状子从头到尾只是粗略看了一遍,这一看不打紧,却把这个王鲁县令吓得心惊肉跳,直冒冷汗。原来,老百姓在状子中所列举的种种犯罪事实,全都和王鲁自己曾经干过的坏事相类似,而且其中还有许多坏事都和自己有牵连。状子虽然是告县衙中其他人的,但王鲁觉得就跟告自己一样。

他越想越感到事态严重,越想越觉得害怕。他不由自主地用颤抖的手拿笔在案卷上写下了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刚写完,他手一松,瘫坐在椅子上,笔也掉到地上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