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催眠术的影视剧热播,激起了大家对催眠术的兴趣。
但大多数人对催眠的认识都仅仅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面。
不少人认为,催眠就是让你睡觉。
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并不尽然。
事实上,催眠状态和睡眠状态有着很大的区别。
从表面上来看,你好像睡着了,但其实你的潜意识还是和催眠师保持着某种联系。
如催眠大师杨安所倡导的,“杨安催眠不是让你沉睡,而是让你醒来,唤醒的是你的心灵,激发的是你的潜能。”
今天,就让我们揭开催眠术的神秘面纱,一起走进“杨安催眠”。
一、催眠大师杨安
1971年,杨安出生于我国云南省的一个边陲小镇。
由于家境贫寒,小时候的杨安身体瘦弱,常常在饥寒交迫中度过。
1978年,这时的杨安正好7岁,被送往香港的姨妈处寄养。
在香港,杨安接受了开放式的教育,眼界也变得开阔了。
长大成人后,他开始自主创业。
可是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他,创业不久他就失败了,还欠下了许多债务。
和当时许多的青年人一样,他一度陷入了迷茫。
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伤心忧郁,他重整旗鼓,远赴美国拉斯维加斯进修学习。
他在“世界第一催眠大师” 马修•史维的门下学习。
几年之后,杨安学成归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拉斯维加斯学习期间,杨安给老师马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老师的得意门生,马修给予了杨安高度评价。
他盛赞杨安为“中国马修”。
直至20年后,马修来华,杨安和老师马修还做了同台演讲。
当时,演讲现场人头攒动,十分热闹。
杨安回国以后,信心满满,创立了“杨安催眠”。
他将催眠学运用到商业领域,开创了业界的神话。
1994年,他凭借着自己的催眠学知识使年销售利润达到1.6亿港币,偿还了曾经自主创业期间倒闭的7家公司的债务。
这一举动,大大地提高了杨安的声望,“杨安催眠”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四年后,香港首富李嘉诚接受了杨安的催眠。
接受过催眠后的李嘉诚对催眠师杨安赞不绝口,直接称呼他为“亚洲第一催眠大师”。
2012年,重庆晨报创办了“催眠与养生体验营”,邀请了杨安教授进行开讲。
在这期体验营活动中,杨安教授对当今人们由于竞争压力大导致的焦虑、失眠等症状进行剖析,帮助100位有着严重失眠障碍的人改善失眠状况,让他们拥有婴儿般的睡眠,不再为失眠而焦虑。
除了在心理学领域拥有重大建树外,杨安教授还是一位作家,一位人生导师。
他的著作《超级催眠学》《销售宝典》《引爆你的潜能》等一经售出,便获得了无数粉丝。
许多人在阅读了他的著作之后,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二、 神奇的催眠术
催眠到底有多神奇,“亚洲第一催眠师”杨安到底有多厉害,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2011年,湖南卫视综艺《好奇大调查》对催眠大师杨安进行了采访。
美女调查员晶晶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来到了杨安的身边。
第一个问题就是催眠师是怎样催眠的?
有意思的是,杨安的出场方式很奇特。
调查员晶晶还没有介绍完杨安,杨安就“嘭”的一声出现在她的身边,只用三秒便对她进行了催眠。
催眠过程中,杨安在调查员晶晶的耳边一直重复着“放松”,帮助她更好的进入到催眠状态。
当杨安数完三个数,晶晶就清醒了,催眠也就结束了。
紧接着,杨安询问晶晶刚才催眠状态下有什么感觉?
晶晶觉得很震惊。
刚倒下去的瞬间,自己大脑一片空白。
进入催眠之后,自己其实是有意识的,可以听清催眠师说的话。
晶晶沉醉于催眠的状态,不愿醒来。
但晶晶有一个疑问,“刚才自己真的睡着了吗?”
杨安解答了晶晶的疑惑:刚才在催眠过程中,晶晶的意识并没有睡着,只是潜意识接受了催眠。
之后,晶晶来到了一群接受催眠的人周围,调查继续进行。
采访中,杨安教授对底下坐着的一群人发号指令,嘴里一直重复着“放松”“深呼吸”等。
底下的人都配合着。
他们左手举得越来越高,右手举得越来越低。
他们在杨安教授的指导下深呼吸,之后再慢慢倒下,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
调查员晶晶采访了一位戴眼镜的男子。
该男子在刚才的催眠状态下并无反应。
杨安教授用催眠棒敲他,他很快就醒了过来。
他整个人看上去很懵,对于刚才的催眠他表示自己并没有感觉,好像是睡着了。
调查员告诉该男子杨安教授刚才用催眠棒在他眼前晃过。
他想了一下,说自己好像看到有光在面前闪过。
和之前晶晶被催眠一样,催眠过程中该男子的意识是较为清醒的,只是潜意识接受催眠。
现在让我们把镜头转换到另一个场景。
这里也是被杨安教授催眠的一大群人。
杨安引导他们进入催眠状态,然后让被催眠者倒在身边另一位被催眠者的身上。
催眠结束后,调查员采访了一对男女。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对男女并不认识。
但在催眠过程中,该女性直接倒在了旁边男性的身上。
该女性对自己的这一行为并不是特别清楚,但在催眠的状态下她感到很放松。
紧跟着采访,调查员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催眠能让人产生错觉吗?
接着调查员晶晶做了一个实验。
她的手上拿着苹果和洋葱。
催眠师杨安对一位男性进行了催眠。
他对该男子发出了一连串的指令,“慢慢地坐起来,继续闭上眼睛,将双手放在膝盖上。”
该男子在杨安的引导下,慢慢进入催眠状态。
然后杨安让该男子想象一下自己肚子很饿。
他的手里拿着一只洋葱,但他告诉该男子这是“苹果”。
同时他在一旁引导该男子,“苹果非常甜。”
该男子大口吃着“苹果”。
杨安于是问该男子“好吃吗?”
该男子点了点头,紧接着在杨安教授的指引下再吃了一口。
之后,杨安手里拿着一只苹果,但他告诉该男子这是“洋葱”。
他还在一旁引导着,“洋葱非常辣。”
该男子吃了一口“洋葱”,表情痛苦。
杨安告诉他受不了可以吐掉的时候,他果断地吐掉了“洋葱”。
当杨安问他还想再吃吗?
他摇了摇头。
杨安从一数到三,慢慢将他唤醒。
他醒来后感觉自己睡了一觉,非常舒服。
当调查员问他吃过什么东西时,他回答的有点犹豫,“好像吃了。”
调查员拿出手上的苹果和洋葱,继续追问他先吃了什么,然后再吃了什么。
他慢慢回忆到,他第一次吃的是苹果。
当时旁边人说肚子饿吃什么东西,然后就递给他一个苹果吃。
第二次,他吃了洋葱,感觉很辣,眼泪差点掉下来。
杨安告诉调查员,催眠状态下,洋葱的味道本身没有变,但他的味觉变了。
在催眠状态下,该男子是有意识的。
但他的潜意识就像电脑一样,是存在输入和输出的。
催眠师给他进行输入,然后他再进行输出。
只不过在催眠过程中,催眠师的引导被无限放大。
随着采访的进行,调查员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催眠会让一个人变成钢板吗?
为回答这个问题,杨安带领大家做了柔弱身躯变钢板实验。
调查员对现场人员进行了采访,之后选择一位男性进行挑战。
杨安对这位男性进行了催眠,然后由身旁几个体格健壮的男性抬在一把椅子上,两边是悬空状态,这几位男性在旁边保护着被催眠者。
杨安在一旁念念有词,“等一下我碰到你你会比现在僵硬二十倍以上。”
之后,实验进入了高潮。
催眠师杨安让现场的其他人踩在这位男性的身上,看他是否可以承受住。
刚开始是一位女性,接着是两位女性,之后也有男性,依次轮流。
被催眠的男性真的像钢板一样承受着这些重量。
催眠结束后,催眠师告诉该男子刚才大概有十三、四个人在他身上踩过。
调查员晶晶对这一实验很感兴趣,她主动进行了尝试。
刚开始,在没有被催眠的状态下,她悬空躺在两个椅背上,整个身子弯成了一道拱形。
在催眠之后,瘦弱的调查员整个身子绷得很直,被五六个成年男性连踩,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她清醒之后,她告诉大家自己的意识是清醒的,能感觉到身上有人在踩,也知道怎样发力去支撑。
但是这么瘦弱的调查员怎么可以支撑得住?杨安进行了解答。
调查员的力量其实是潜意识发出来的。
为了让这项实验更有说服力,调查员和杨安来到了广场。
一位男性接受了挑战,清醒后他坦言到自己是有意识的,也知道去发力,整个过程感觉很轻松。
三、催眠是把双刃剑
此后,在许多场合,催眠师杨安都进行了柔弱身躯变钢板实验。
每次实验,杨安身边都有一群簇拥着的人。
挑战成功后,身边的人全部鼓掌、欢呼。
通过这项挑战,催眠师杨安旨在帮助更多的人激发潜能,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同时,催眠应用于多个场合,它可以使人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缓解身心压力。
所以,在我们睡觉时或做演讲前,放松和自我催眠是十分重要的。
既然催眠好处这么多,那么是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催眠吗?
答案并不是。
催眠治疗是众多的心理治疗之一,被普遍应用且有着显著效果。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催眠也不是适合于所有人。
实施催眠时不仅要考虑到催眠效果,而且也应考虑到什么情况不适合催眠。
杨安在《催眠—世界上最神奇的觉醒之路》上指出,以下七类人不适合催眠:
有相关精神病史的人;正在发作期的精神病患者;患有癫痫病的人;脑器质性精神疾病伴有意识障碍的病人;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人;对催眠有严重恐惧心理,经解释后仍保持怀疑态度的人;以及年老体衰者。
这些人不容易被催眠,如果强行催眠,很有可能发生意外。
所以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对这类人进行催眠。
参考文献
[1]康笈.揭开催眠术的神秘面纱[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1(01).
[2]杨安.价值百万催眠式公众演说[M]. 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
[3]杨安.催眠—世界上最神奇的觉醒之路[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