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里,宗祠文化是一项源远流长的姓氏宗族文化。
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在上古时期,宗庙为天子专有。到了宋代,理学家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
在祠堂中,以牌匾,对联,家风家训挂屏为载体传递着每个家族,宗脉的特色文化。而祠堂中的主祭称“宗子”;宗长管理全族事务,另外还有宗正、宗直等职。
一、什么是“宗祠”?
宗祠即是祠堂,是汉民族供奉祖先和祭祀的场所,是宗族的象征;也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
宗祠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汉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汉族民俗文化的代表。
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二、常见的宗祠牌匾用语有哪些?
牌匾是集文学、书法、绘画、雕刻、印鉴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承载着古代的道德观念和世俗心态,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产物,有“刻在木板上的史书”之称。
宗祠牌匾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也是本族人寻根意愿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1、常用的宗祠二字匾额介绍:
常见宗祠二字匾额有代表祖先获取科举功名的,如登科,文魁,武魁,进士,状元,榜眼,探花等;以及在仕途上的任职,如翰林,知府,县令,总督,将军等。
2、常用的宗祠三字匾额介绍:
常见宗祠三字匾额有:代表本宗的堂号,如(宝树堂),(四知堂),(叙伦堂)等等。或者代表祖上获取何种功名以及入仕官职的府第,如(将军府),(尚书第),(大夫第),(翰林第)等等,第即府第的意思;
3、常用的宗祠四字匾额介绍:
源远流长,光前裕后,克绳祖武,光宗耀祖,祖德宗功,枝繁叶茂,
履中蹈和,祖烈嗣熊,敦亲睦族,宗谊同辉,崇宗敬祖,修明遗泽,
宗谊永固,笃礼崇义,一脉相连,一脉相承,福泽万民,祖德永存,
念祖思源,祖德流光,怀德溯源,追本溯源,世泽绵延,礼仪惟恭,
百代瞻依,同根共荣,棣华竟秀,诗礼名家,忠孝传家,奕世其昌,
世泽谊长,祖德留芳,懿德永晖,千秋金鉴,尚礼尊宗,祖德重光,
弘扬祖德,荣宗耀祖,硕德高风,德大行远,鸿篇瑞彩,睦族友邻,
尊知重教,德高望重,德配嘉宾,贻谋裕后,望隆乡杖,品重宾筵,
升平人瑞,淑德安荣,硕德犹存。等等
三、宗祠牌匾对联落款有哪些讲究?
修复,重建宗祠一般都需要重做牌匾对联,在定制牌匾对联的时候,一般需要请书法家题字,在落款时候一般使用农历年号,月份也要用雅称。
现把农历十二个月份的雅称罗列如下,供大家参考使用:
一月:孟春、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岁始、肇春、初阳。
二月:仲春、卯月、如月、夹钟、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
三月:季春、辰月、病月、姑洗、桃月、暮春、桐月、晚春、春杪、余春。
四月:孟夏、巳月、余月、中吕、初夏、麦月、槐月、夏首、新夏、梅月。
五月:仲夏、午月、皋月、蕤宾、蒲月、榴月、星月、盛夏、夏半、芒种。
六月:季夏、未月、且月、林钟、荷月、晚夏、暮夏、荔月、晚夏、杪夏。
七月:孟秋、申月、相月、夷则、瓜月、初秋、桐秋、桐月、兰月、肇秋。
八月:仲秋、酉月、壮月、南吕、桂秋、桂月、清秋、拓月、秋半、中律。
九月:季秋、戍月、玄月、无射、菊月、暮秋、凉秋、杪商、秋末、残秋。
十月:孟冬、亥月、阳月、应钟、初冬、早冬、首冬、始冬、开冬、新冬。
十一月:仲冬、子月、辜月、黄钟、霜月、寒月、葭月、正冬、畅月。
十二月:季冬、丑月、涂月、大吕、腊月、暮冬、梅月、暮岁、岁杪。
四、在宗祠修建落成后的讲究有哪些?
在宗祠修建落成后,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在宗祠修建落成后,祠堂主家一般都会邀请同宗同脉的本家祠堂参加庆典活动。收到请柬后,往往会赠送牌匾以示祝贺,这个时候就需要注意牌匾的落款。
落款分上下款:上款指受匾方,如“某某堂宗祠/祖祠/家庙落成/重建志庆”,下款为送匾者的身份,或代表一个宗族,或代表个人,如“某某堂众裔孙”,即指受邀方是一个宗族,该匾为集体所送。
在宗祠修建后,除了公中集体雕刻的牌匾,个人也能送匾,为宗祠的建设锦上添花,落款上则直接注明“裔孙××× 敬献”即可。
宗祠,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在当今则有其新的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族谱被续修,而海外华人则不断翻新旧宗祠,联络故众。可以说,今天的宗祠,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只具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产生巨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