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月11日,距离文职考试还有不足三个月。

备考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甚至不少伙伴已经挑灯夜战半个月了。

趁此,文职君想跟各位聊一聊【备考】。

常常有考生问文职君:

看两遍教材刷三遍习题够不够?
现在开始每天复习四个小时是不是一定能通过?

要问付出多少努力就一定能够考上文职,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

最后一个月发了狠一下通过的不胜枚举,备考大半年参加“二战”的仍然遗憾败北,却也不在少数。

不如看看别人为了备考文职,都付出过怎样难以想象的代价。

也许你会发现:自己还能更用力一些,更努力一点。

发绳从三圈到四圈,体重从三位数到两位数
(脱发和减肥兼得,我选择狗带)

第一年走出考场后,我就开始了二战的备考——预感到一科都过不了,不如早早为第二年做些准备。

吸取第一年的教训,无论工作日晚上还是周末白天都坚持去附近大学自习。开始是在教学楼自习室自习,后来成功地在通宵自习室抢占了一个位置。

“二战”的身份给了自己不少压力,不仅仅是推倒过去、重新再来的学习难度,还有对结果的不确定、对自己的不自信也常常让我心烦意乱。

精神压力最大的是新教材到手发现不少内容得重学的时候。焦虑期刚好遇上新工作的适应期,头发开始疯狂掉,洗头时不敢用力,梳头时也只敢用手指顺顺。上班时被同事说脸色蜡黄还难过了好久,下班后又因掉至两位数的体重着着实实惊喜了一把。

最疯狂的还是考试前最后一周。那一周我请足了五天的年假额度,抱着书本和花露水驻扎在通宵自习室看书。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回家,洗漱完毕后三分钟就能入睡。把笔记再背了一遍,错题再做了一轮,真题再练了一圈。这一次,终于自信地上了考场。

朋友问我这一年为什么这么拼,我仔细想了想,还是最怕成绩出来后后悔当时没有足够努力吧。

为了实现自己的军队梦想,为了得到适合自己的安稳工作,为了以后可以更好的享受生活,他们每天三点一线,日复一日地重复的单调而枯燥的备考,摒弃一切社交娱乐,甚至一度身体不适、情绪崩溃、心理折磨。

付出了这么多努力的他们,也都收获了一个沉甸甸的饭碗。当然,更重要的还是offer之外,对于时间管理的全新认知,对于个人上限的自我挑战,对于目标实现的执行管理。而这些,也终将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加分项——有了文职岗位和个人品质的双重加持,他们的人生道路将走的更快更好吧。

如何从学生思维转换为职场思维(辞职备考的那四个月)(1)


哭了三场,也侥幸坚持到了考场

备考文职的日子大概是成年后情绪最不稳定的一段时光。

一轮复习学到逻辑判断时,我遇到了备考中的第一次崩溃:教材上每个字都看得懂,但连在一起却大多不明白;硬着头皮又看了一遍,感觉还是云里雾里;待做完习题对答案发现错了大半时,眼泪一下子滚了下来。

七月日子一天天热起来的时候,从早到晚都泡在空调室里的我不出意外感了冒。起床后特地吃了据说不会犯困的白加黑,开始学习前固定的速溶咖啡也换成了红糖姜茶,可看书时还是控制不住地头昏脑涨。又悔又气的我一下子急红了眼眶,哭着回宿舍裹紧毯子睡了一觉,状态才慢慢好转。

最后一次大哭是八月中下旬开始冲刺的时候。开始全真模拟时猛然发现自己学不下去了:公基法律细节怎么记都记不住,专业大题怎么做都做不到全对——模拟了几次都是不上不下的六十来分,强烈预感到得再战一年了,眼泪扑簌簌涌了出来。

要说是怎么走过三次情绪低潮的,必须得感谢百试百灵的幻想。一边哭一边幻想考完之后要追的剧、要吃的美食、要撒的野,幻想成绩出来后要发的朋友圈、要写的经验贴,再列一列拿到offer后要申请的福利——也是在一次次幻想中,意识到要付出的努力愈加值得,未来愈加清晰。

如何从学生思维转换为职场思维(辞职备考的那四个月)(2)


辞职备考的那四个月,我的微信步数是0

在职复习一个月还没看完一本行测知识点的时候,焦虑一点点笼罩了我。

上班愁,下班忧,三天后就被主管“关心”了。

被主管找去谈话的那晚,意料之中地失了眠,在床上折腾到四点才入睡。第二天一早我就提出了离职申请。又一次被主管约谈,我坦诚地解释了自己的理由,也顺利地于当周结束了工作。

不敢告诉家人,只告诉了身边的朋友,就这样开始了脱产备考。

一周去超市采购一次,外出时间不超过两小时;三天去楼下倒一次垃圾,连续几天微信运动步数都是0。后来怕家人察觉,还关闭了微信计步。

脱产备考虽然比在职轻松许多,但过程也相当累!一天两顿外卖、早中晚三袋咖啡,早上睁眼就开始学习,午休醒来脑袋里想的也是经济法法条。每天晚上洗完漱真的沾枕头就睡,第二天早起时也得靠一整套的拍脸、蹬腿运动才能清醒

脱产备考虽然比在职容易许多,但其对于自律的要求也无比高:有了充沛的时间和单一的学习环境,却要求我拥有更多的紧迫感和逼迫力。备考中遇到一点点挫折也很容易想到放弃,时日尚多的错觉也每每拖慢复习的脚步,不逼着自己刻苦、不对自己狠一点,真的很容易懈怠。

印象最深的还是“抛弃”微信的过程:刚开始常常忍不住将罪恶的小手伸向朋友圈;

后来把手机卡装进了老人机,只有休息期间才允许自己看微信;

最后逐渐发现,晚上统一处理消息已然绰绰有余,全世界都在配合我上演“默剧”。


如何从学生思维转换为职场思维(辞职备考的那四个月)(3)


从来不知道自己能有这么多碎片时间

学生时代从未实现的时间管理,没想到在备考文职时第一次达成了。

放在工作的前几年,能在下班之前完成工作任务的日子已是寥寥无几,白日上班、夜间学习的日子更是难以想象。

列一下我参考数十篇经验贴后制定的“魔鬼”计划:

公共科目模拟卷*3/周
专业科目模拟卷*2/周
练题20道/日
错题复习一遍/日

再秀一秀我刚坚持8天了的“魔鬼”作息:


早上起床背政治国防20分钟
午休练题、整理错题
晚上至少2小时做模拟卷、看视频课程


是的,我没有像大神一样五点起床,也没有像学霸一样一天学七个小时,而是煞费苦心在工作之余挤出了一段段碎片时间:不知道努力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考过,所以只得见缝插针、争分夺秒。

自三月底收到教材的第一天起,我就几乎舍弃了追剧、敷面膜、社交的时间:没回过父母家,错过了两场想看的电影,闺蜜回国才出去和朋友聚了一次...

每天家、公司、图书馆这样三点一线的生活。吃遍了附近的所有外卖,喝全了网红推荐的所有速溶咖啡。

每天早上准点在阳台上哇啦哇啦背书,上下班路上雷打不动地单速倍速听课,吃饭走路洗漱都在回忆内容。这个春天,我仿佛突然成为了高三时候“别人家孩子”。

还记得某个周六早上不小心按掉了闹钟,自然醒后抓起书包赶往图书馆的路上,真的有天塌了般的惶恐。现在想想忍不住想笑,但回过头看,强烈的时间观,也是备考路上自己的最大收获。


胜利哪有什么模式,不过是努力的另外一个名字罢了。

相信看到这里的伙伴们也从文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于是下定决心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备考情况,文职君给大家准备了期待已久的公共科目模考!!!(点击扩展链接可以参与模考。)


如何从学生思维转换为职场思维(辞职备考的那四个月)(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