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记者 许思鉴) 截至今晨,根据最新收视率显示,已经播出三日的《四十九日·祭》,开播前两日的黄金档收视均列第九位,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严歌苓我认可张神父)

法制晚报讯(记者 许思鉴) 截至今晨,根据最新收视率显示,已经播出三日的《四十九日·祭》,开播前两日的黄金档收视均列第九位。

0.734%的开局收视,不仅只有其前导剧集《因为爱情有奇缘》平均收视率的三分之一,还创下今年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电视剧开播收视率的新低。播出第二天收视不升反降,只有0.699%。

虽然该剧改编自《金陵十三钗》,画面效果有着史诗级电视剧的感觉,但张嘉译替代了洋神父、宋佳的高龄版玉墨,让这部电视剧遭到观众吐槽。记者专访原著小说作家严歌苓,亲自担纲编剧的她面对质疑声,逐一解读修改初衷。

【大对比】

神父 原著老外变成张嘉译 性格仍有相似之处

《金陵十三钗》:神父是由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老外男主和中国人扮演的女主的对手戏,层次更多。而且电影中贝尔的神父也有着自己从混混到假神父的成长经历,他与女主角玉墨之间还有一段感情戏。

《四十九日·祭》:剧版最争议之处,就莫过于将小说和电影中都出现过的洋神父角色,变身成为了一个来自中国的神父法比。角色性格在某种程度上,与电影版的假洋神父有相似之处。

编剧解读:让张嘉译演神父,事先我们有考虑。因为在电视剧中展现外国人的形象,角色就必须有外语台词,打字幕容易走神,电视观众比较难接受,所以由张嘉译出演这个角色。

玉墨 “女汉子”宋佳不够婉约 剧版更加沿袭原著

《金陵十三钗》:小说中最浓墨重彩的角色,之前张艺谋挑选倪妮作为女主角,就曾经在她身上倾注了不少心血。而倪妮妩媚的表现也博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而且在电影中,玉墨的年龄被故意年轻了几岁,与书娟父亲的感情线也被相对弱化。

《四十九日·祭》:因为《一年级》中女汉子形象深入人心的宋佳,首秀被不少观众吐槽为英气太重不够婉约,而且年龄相对偏大,有点太过老气。但戏中与书娟父亲的感情线,以及抗战胜利之后的控诉等桥段,都得以展现。

编剧解读:两个版本的诉求不同。玉墨在小说里面本身就已经有一定年纪,张艺谋之前为了倪妮对玉墨有所改编,而宋佳的版本则更多地沿袭原著而来。而且在后面,宋佳的戏份将会更加凸显。两个玉墨都是我想表现的。一个展现得更加的长,特别是在南京大审判时,南京大审判这是我们国家文学作品和文艺作品中从来没展现过的,玉墨在南京大审判中为姐妹复仇,我觉得那个是我特别想表现的。

配角 戏份增加

《金陵十三钗》:曹可凡友情出演的书娟父亲孟先生,以及刘烨扮演的军人在电影中均没有获得太多戏份。

《四十九日·祭》:在前九集中,都有着大量戏份和性格描绘。

编剧解读:黄志忠出演的孟繁明以及胡歌出演的军人戴涛,都比电影以及小说中有着更深的性格,而且他们也和这个故事的主线密不可分。比起电影版,剧版更多的是对那一个时间,那一个时代的描绘,而绝非是单独的书娟、玉墨这些角色而已。

严歌苓:剧版剧情反转 玉墨结局没死

对于这次争议颇多的角色塑造和前半段剧集缓慢的节奏,严歌苓坦言这是出于电视剧不同表现形式的一种考量,而且《四十九日·祭》的剧本,没有半分注水。

◆《法制晚报》:此次电视剧版,为何要取名《四十九日·祭》,名字是你改的吗?

严歌苓:取名《四十九日·祭》比《金陵十三钗》更能概括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民族悲歌,名字是张黎导演的贡献。

◆《法制晚报》:相对于电影,《四十九日·祭》的剧本在人物故事上有一些改编。这种改编是您觉得之前有遗憾,还是电视剧本身的需要?

严歌苓:因为我在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创作中,同时也找到了一些史料,非常珍贵。一个是当时身处国际安全区的外国人乔治,他自己写的亲历南京大屠杀的所见所闻;另一个是我奶奶的姐夫,他是国民党军官,没有来得及撤出南京,他在南京写的《陷京三月记》。

这两本史料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但电影中因为 容量的缘故,没有用。这次拿来用了,把它写得更加全面和深入。

◆《法制晚报》:是否担心《四十九日·祭》会因为剧情变长而被质疑注水?

严歌苓:我觉得《金陵十三钗》拓宽空间是非常大的,因为我之前写的是教堂里面,现在拓宽到整个南京城,我觉得不会让大家觉得注水。

电视剧版和电影版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好像话剧和歌剧一样,要用不同的手法和展现方式。

◆《法制晚报》:这部作品中哪一段故事是你最满意的?

严歌苓:在电视剧《四十九日·祭》中,让我感到最满意的部分是赵玉墨活下来之后,南京大审判时对当时凌辱她们的日本军官进行指认,这是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这也是电影里,没有空间展现出来的。

文/记者 许思鉴 制图/廖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