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近日发表题为《生物钟的力量:昼夜节律疗法如何充分利用身体的节律》的一篇报道,报道摘编如下:

人类的生物钟是引导生理过程和机体行为的时钟。它是一组在特定时间周期性运行的、与生活节奏相联系的机能。

这些机能可以是心跳、血压、呼吸和生殖活动。它是一种内部计时器,可调节睡眠模式以及关键功能,如行为、激素水平、体温和新陈代谢。举例来说,生物钟会协调命令,以便褪黑激素——控制昼夜循环的激素——水平在夜间上升。

因此,昼夜节律是生物学变量在有规律的时间间隔内的波动。所有动物(包括人类)、植物和所有有机体都表现出某种形式的生理节律变化(代谢率、产生热量、开花等),这通常与节律性环境变化有关。

1972年,科学家们发现,这种昼夜节律周期是由下丘脑中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区域控制的。

这一构造协调包括多巴胺在内的激素的释放,这些激素能降低体温和血压,并使我们有睡意。但是在早上,皮质醇和其他激素会重置我们的意识状态,让我们的身体暖起来,并提高我们的血压。血压在早上升高被认为是早上心脏病发作比下午更频繁的原因之一。

“有许多研究证明了适当的明暗循环对保持人类生物钟同步的重要性。但新研究显示,这种同步影响到健康的许多方面,不仅是在睡眠方面,也是在新陈代谢、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甚至情绪方面。”来自圣安德烈斯大学和国立基尔梅斯大学的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理事会高级研究员迭戈·戈隆贝克博士为本网站解释说。他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不同的昼夜节律实验。

在过去的20年里,研究人员发现,大脑的生物钟并不是我们身体中唯一的生物钟。我们的大多数细胞都含有一组基因,它们可以被认为是“机械时钟里的齿轮”,在体内各处都标记着时间。这些“时钟基因”在每个细胞中以相同的方式协同运行。

怎样快速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如何利用昼夜节律疗法改善健康)(1)

科学发现人体不止一个生物钟(欧洲图片新闻社)

201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药理学教授约翰·霍格尼施与他的同事们发表了一篇论文,表明小鼠体内近一半的基因会根据一个24小时的工作表来制造蛋白质。这一发现令昼夜节律专家们感到惊讶,他们在此之前认为,我们的基因组最多有30%处于昼夜节律调节之下。这项在小鼠身上进行的研究表明这个数字要高得多,达到50%。

基因以可预测的模式波动、发挥作用或停止发挥作用,这一事实意味着,比如说,药物可能在一天中的某些时间对疾病非常有效,而在其他时间则没那么有效。它们也可能在某些时候触发副作用,但在其他时候不会,这取决于受影响组织所处时钟阶段。自那以后,霍格尼施发现我们的基因中有50%是受时钟控制的。

现在,科学家们拥有的技术可以在小鼠和人类身上观察,昼夜节律如何在分子层面上根据行为和一天中的时间而波动。科学家们希望发现我们体内的时钟是如何工作的,这将使我们能够控制它们,以改善我们健康,让我们保持更长时间的活力。

来源:参考消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