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光孝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北端近净慧路处。未有羊城(广州),先有光孝。这是光孝寺历史悠久的直接证明。光孝寺是广州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寺院。据《光孝寺志》载,初为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于此,世称虞苑。寺名曾几次更改,东晋隆安五年(401年)称五园寺,唐代称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汉时称乾亨寺,北宋时称万寿禅寺,南宋时称报恩广孝寺,不久后改广字为光字,才改名光孝寺。光孝寺建筑结构严谨,殿宇雄伟壮观,特别是文物史迹众多。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时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朝的瘗【yì】发塔、石经幢,南汉的千佛铁塔,宋、明时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诃子树、菩提树等,都是珍贵的佛教遗迹遗物。

今天我们的主角就是南汉的千佛铁塔。

位置:光孝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北端近净慧路处。西铁塔光孝寺内大雄宝殿西侧塔院中,东铁塔在光孝寺内东侧塔殿中。

广州光孝寺天王殿前的雕塑(五代-小品-广东光孝寺千佛铁塔)(1)

广州光孝寺天王殿前的雕塑(五代-小品-广东光孝寺千佛铁塔)(2)


广州光孝寺天王殿前的雕塑(五代-小品-广东光孝寺千佛铁塔)(3)


广州光孝寺天王殿前的雕塑(五代-小品-广东光孝寺千佛铁塔)(4)


西铁塔

广州光孝寺天王殿前的雕塑(五代-小品-广东光孝寺千佛铁塔)(5)

东铁塔

建筑年代:

西铁塔建于南汉大宝六年(963年)

东铁塔建于南汉大宝十年(967年)

建筑形制:

西铁塔现存底座以上三层,该塔是刘鋹的太监龚澄枢与他的女弟子邓氏三十三娘联名铸造。日本侵华期间因房屋倒塌,四层被压烂,今存底座以上三层。

塔身各层每面正中均铸一大佛龛,内供坐佛,龛外遍铸小佛,一、二、三层各有小佛208尊、204尊、168尊。塔身下有巨型仰莲瓣承托,再下为双层须弥座,全部用铁铸造。

塔檐下和须弥座上铸有飞天、力士和各种图案花纹,极为精丽。飞天浮雕有敦煌风格;仰莲浑圆饱满;佛像丰颊广颐,结跏跌坐、神态端庄,呈现出唐代遗风。

广州光孝寺天王殿前的雕塑(五代-小品-广东光孝寺千佛铁塔)(6)

广州光孝寺天王殿前的雕塑(五代-小品-广东光孝寺千佛铁塔)(7)

广州光孝寺天王殿前的雕塑(五代-小品-广东光孝寺千佛铁塔)(8)

广州光孝寺天王殿前的雕塑(五代-小品-广东光孝寺千佛铁塔)(9)

广州光孝寺天王殿前的雕塑(五代-小品-广东光孝寺千佛铁塔)(10)

东铁塔塔呈四方形,7层,塔刹已残,高6.5米,下有高1.3米的石刻须弥座,全塔通高7.69米。东铁塔形制大体与西铁塔相同,全塔有近一千尊佛像,初建时,周身贴金,光彩夺目,故有“涂金千佛塔” 之称。贴金早已脱落。

塔身之下有仰莲及须弥座。座身四周铸行龙火珠,造形生动,铸工十分精致。

塔身有行楷书铭文8行。

广州光孝寺天王殿前的雕塑(五代-小品-广东光孝寺千佛铁塔)(11)

广州光孝寺天王殿前的雕塑(五代-小品-广东光孝寺千佛铁塔)(12)

建筑价值:

是我国现存有确切铸造年代的最早的大型铁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