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奇特风景,且随着一处处风景被赋予人文化内涵,渐渐成为城市的靓丽名片,旅游的必达地点。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屹立于海中数千年的“石老人”便是其中之一。

假以自然还是暴殄遗产(假以自然还是暴殄遗产)(1)

资料图

然而,近日,“石老人”在雷雨交加中部分坍塌的新闻占据了微博、微信头条,历经数千年惊涛拍岸,凝望数千年波澜不惊的“石老人”选择了变换“站位”。或许他知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始终在刻画世间之景,他的离开并非伤感的开始,而应该理解为新的“重生”。

而网友们对“石老人”如何“重生”的关切程度似乎更甚,因此对其修与不修的争论,也在网络上此起彼伏。

“石老人”或将“浴海重生”

据悉,崂山区已对石老人海蚀柱采取了临时性保护措施,具体修复方案正在抓紧论证。

假以自然还是暴殄遗产(假以自然还是暴殄遗产)(2)

2022年10月3日凌晨“石老人”部分坍塌

如果说失去是一种损失,可能准确率只能归结为50%,因为失去只是人们意象中的离别,而它的另一面却蕴含着许多未知的现象。就如同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所表达的,虽然老渔夫圣地亚哥在经历了顽强挣扎后带回岸边的只剩一副大马林鱼骨架,但他着实收获过,更为之激动人心的除了收获之外,是坚守在岸边始终等待他的马洛林那真诚的眼神。

回归刚刚离我们而去的著名景点“石老人”,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他在海中目睹了数千年的日出精彩;饱受了数千年的海蚀潮涌。尽管如今他已湮入大海,但在岸边人的心中,它却依然伫立,而且,或许如今的残缺之美,会更加让人们怀念他的过往,熟记他的形象,就如同马洛林用期待的眼神期冀圣地亚哥老人归来一样。

如今,“石老人”的底部“身躯”依然屹立在海中,这或许是他的恋恋不舍,亦是他的“归来之基”,相信在经过科学论证之后,“石老人”会以另一种姿态,重新出现在海岸线上继续迎接日升日落。

修与不修各有观点

有网友认为,作为青岛的著名景点,如果“石老人”逝去,无疑是旅游资源的一大损失,因此,修缮是必行之道,只有“老人”回来了,那片海才能够蕴含灵魂。

也有网友表示,自然规律不可逆,也无需逆,既然“老人”选择回归大海,何必奋力请回重立!

更有网友持中立观点,认为,世界各地受自然现象影响而损毁的景点不在少数,“石老人”只是其中之一。至于是否进行修缮,需依据当地政府决策。但难免会出现修则被认为假以自然,不修则被认为暴殄遗产。最终将修与不修将取决于科学的论证。

假以自然还是暴殄遗产(假以自然还是暴殄遗产)(3)

资料图

其实,对于青岛市崂山区政府来说,对“石老人”景点的保护工作,一直属于一项常规性工作。

近年来,随着“石老人”愈显“老态”,相关部门多次对其进行部分加固、整修。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始终居于渺小,“石老人”最终还是在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中倒下了。

“石老人”坍塌后,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勘察、论证,明确其为自然坍塌,并现场采取了临时性保护措施。目前修复的具体方案还处于论证阶段。

展望未来回眸经典

如今,站在石老人海水浴场远眺海中,“老人”托腮凝望的形态虽已不在,而双石相对的景象却呈现眼前。“石老人”的故事仍然跃于眼前:相传,石老人原是居住在午山脚下的一个勤劳善良的渔民,与聪明美丽的女儿相依为命。有一天,女儿被龙太子抢进龙宫,可怜的石老人在海边日夜呼唤,望眼欲穿。

后来趁老人坐在水中托腮凝思之际,龙王施展魔法,使老人身体渐渐僵化成石。“石老人”由此而来。

他的女儿得知父亲被化身石人的消息后,拼死跑出龙宫,奔向父亲,却在半路同样被化为巨石,名曰“女儿岛”。

假以自然还是暴殄遗产(假以自然还是暴殄遗产)(4)

资料图

景点是永刻人们眼中的样态,尽管它已不在,回眸仍是眷恋。

经典是永存人们心中的回忆,固然它已逝去,意境永留心间。

作为青岛市区东部重要景点,石老人景区发挥文化旅游带动作用,多年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海蚀柱更像是一个文化地标。修与不修,怎么修,不仅局限于情怀,更不局限于风景,需要用更大的智慧、更大的视野整体考量。

尊重自然、尊重科学,让早已融入城市历史的“石老人”景点延续“经典”,或将成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另一优秀治理案例。

来源:众观青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