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创新技术(远程重症监护e-ICU系统创新设计与应用)(1)

点击上方“中国数字医学”可以订阅哦!

远程重症监护是利用远程医疗平台,通过远程实时监护类设备,将重症监护病房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护图形以及患者病史数据实时传输给远方的重症监护系统,实现远程重症监护专家对异地重症患者的实时监护,并能够与异地患者和医疗护理人员进行实时视频交流,开展远程会诊、抢救、治疗以及护理指导等。

新疆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多民族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县级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与国内中、东部地区有明显的差距。医疗装备以及医疗技术水平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要。为了解决新疆边远地区县、市级医院重症患者救治问题,开发建立一套完善的远程重症监护系统,真正实现异地监护和救治,对新疆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地区来说,提高抢救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远程重症监护e-ICU系统创新设计

业务功能设计创新设计的远程重症监护e-ICU系统,所实现的业务功能,满足远程实时重症托管的需要。具有病史资料实时传输和再现业务功能、远程重症监护业务受理呼叫与提醒功能、远程心电监护与呼吸监护参数与图形实时同步传递功能、自动同步报警功能、远程医嘱功能、远程视频功能等六大业务功能。

远程重症监护e-ICU系统具有的应用特点:实现了远程治疗质量同质化[3]、远程医疗护理指导常态化、远程抢救实时化、远程重症监护与本地监护一体化。

远程重症监护e-ICU系统具有的技术特点:危重症患者全面病史数据的远程同步传输与实时获取、实时监护设备报警同步化、音视频的全交互管理、远程医嘱实时与同步管理。

业务流程设计为实现远程重症监护业务标准化、同质化、常态化、数字化、实时化,充分利用国内优质医疗资源,提供同质化高水平的医疗护理质量,满足新疆等西部地区的需要。为此,对双方开展远程重症监护业务,设计了一套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将被监护患者完全纳入到监护方的重症监护系统中,实现生命体征参数自动报警、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方便快捷的远程医嘱、实时的远程抢救指导、远程会诊与讨论等业务。业务流程图见图1。

icu创新技术(远程重症监护e-ICU系统创新设计与应用)(2)

图1 远程重症监护托管业务流程图

业务起始阶段首先由邀请方在医生工作站发出业务申请,同时完成两个业务:一是系统自动将患者住院期间所有的病史资料以结构化电子病历形式上传至远程医学平台;二是由邀请方远程医学平台设置的自动呼叫功能,自动向受邀方发出短信、电话告知,有重症监护托管业务需要受理。

受邀方接到短信或电话后,医生与护士立即受理业务。一是将远程监护患者拖入到监护系统中,实现一体化的监护。

业务开展阶段受邀方业务受理后,进入到远程重症监护业务阶段,时间长短不一,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确定。邀请方打开远程实时监护系统,将心电监护与呼吸机监护参数实时同步到受邀方系统中。

受邀方医护人员浏览患者病史资料和实时监护生命体征参数,打开视频系统与邀请方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病情,双方探讨救治方案;受邀方医生与护理人员,通过重症监护系统,根据监护病情实时下医嘱,指导邀请方救治工作。邀请方根据受邀方医嘱,开展相应的医疗护理工作。同时将远程医嘱记录到患者电子病历系统中。

在远程重症监护期间,远程重症监护系统每隔1小时自动更新一次电子病历系统,确保受邀方医护观察的患者病史资料实时同步;如患者的生命体征参数出现报警,受邀方监护系统中同步发生自动报警,提示受邀方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指导救治工作;受邀方与邀请方对远程重症监护患者开展远程查房工作。

业务结束阶段当患者病情稳定脱离危险后,远程重症监护告一段落。受邀方医护人员撰写业务评价报告和后续治疗护理方案,通过医嘱发给邀请方。

系统对接设计为实现远程重症监护e-ICU系统六大业务功能,需要做好系统对接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首先将邀请方远程医学平台远程浏览器嵌入到受邀方重症监护系统中,授权账号和密码,快速浏览患者病史资料;将受邀方值班电话号码及手机存入到克拉玛依市远程医学平台呼叫中心,实现业务申请发出后自动呼叫业务;将远程重症心电监护与呼吸机监护生命体征参数图像,实时接入到受邀方监护系统中,实现受邀方一体化监护;通过嵌入到受邀方重症监护系统中的远程浏览器,开放医嘱权限,不受限制地开写医疗、护理医嘱,邀请方重症监护系统实时接收远程医疗、护理医嘱;受邀方实时接收邀请方传来的监护参数图像。

软、硬件设施的配备开展远程重症监护业务,需要监护和受邀监护方具有一定技术手段和条件,并配备相关设备。被监护方需要配备移动监护推车,推车具有双显示屏,带有高清摄像机和音箱系统,支持多路音视频接入,通过该推车将采集的音视频信息实时传送远程医学平台,通过远程医学平台实时地传送给远程监护医生端,实现双方医务人员以及远程专家与患者“面对面”地交流沟通。

该推车能够同时与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设备互联,直接从心电监护仪数据输出口实时不间断采集心电护仪相关生命体征参数如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体温、心电监护、有创的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呼吸末二氧化碳、心排量、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肺动脉锲压;直接从呼吸机数据输出口实时不间断采集监护数据如呼吸模式、呼吸参数、呼吸报警等。推车配备有高清摄像头,实现多路音视频信号采集合成。

监护方需要配备大屏幕多画面显示器,能够同时显示患者的病史资料、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护参数、患者场景等。监护方与受邀监护方同时接入克拉玛依市远程医学公共平台,依托互联网专线实现远程重症监护业务。

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邀请方)具有的技术手段和条件:作为邀请方,具有远程医学平台,可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重症监护、远程疑难病例讨论、远程手术示教与指导、远程教育培训等业务功能。该平台采用B/S架构,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结构化电子病历数据存储功能,实现远程浏览访问患者病史资料;同时该平台拥有远程呼叫中心,实现远程业务受理呼叫提醒等业务;重症监护病房配备一辆或多辆拥有多路音视频接入和实时多路传输的标准化移动推车设备;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受邀请方)具有的技术手段和条件:具有现代化的重症监护系统和相关监护设备,能够受理远程重症心电监护与呼吸机监护图像,同时具有多屏实时显示设备等。

远程重症监护e-ICU系统应用

建立合作帮扶共赢的机制远程重症监护是邀请方与受邀方之间开展的一种远程托管业务,受邀方需要付出人力和技术等成本,邀请方在受邀方的指导下,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质量,节约了转院成本,为患者家属减轻了经济负担,受益者为邀请方和患者。

为了使业务长期开展,以正确的“义利观”引导运行机制,受邀方与邀请方之间签署符合市场运行机制的协议书,明确远程重症监护价格。患者在享受高品质医疗质量的同时,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双方制订各自的医护人员激励机制,引导双方医护人员积极开展这项业务。

开展的业务数量从2017年3月份开始,该远程重症监护e-ICU系统投入使用后,已开展十多例危重症患者的远程托管业务。在受邀方的技术帮助和指导下,十多例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得到了及时救治,抢救成功率达到100%。

在开展的十多例远程重症监护业务过程中,受邀方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生与护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每当患者病情出现波动异常状况时,受邀方的医生第一时间响应,通过远程重症监护系统,对我院的医生与护士进行抢救指导,在受邀方帮助和技术指导下,重症患者得到了救治。

通过双方建立的合作关系,使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有了技术依靠,每当出现疑难杂症和棘手问题时,依靠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技术力量,帮助度过难关。通过远程重症监护系统示范应用,为在西部医疗技术欠发达地区推广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可以提高危重症患者的存活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抢救治疗护理能力。另一方面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其经济与社会效益巨大。

文章来源:《中国数字医学》杂志2018年第07期,作者及单位:来勇臣 叶舟 夏涛,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院长。

传播数字医学领域发展最新动态,关注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资讯。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