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38】

红楼梦贾珍的秘密是什么 红楼梦贾珍身份揭秘(1)

贾珍贾蓉,“素有聚麀之诮”

9.10 贾珍:潞王朱翊镠

万历朱翊钧的爱弟,潞王朱翊镠这支,先分出来,安排在宁府。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

“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前文说过,一母同胞,实指万历帝朱翊钧和潞王朱翊镠,弟兄两个,弟是贾珍朱翊镠,兄是贾母万历帝。

“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

贾珍的胞妹惜春,还不到六岁,就是说,六七年前其父母还正常生育。而此时贾珍的儿子都已经十六岁了,为什么写“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呢?即便十年八年前生贾珍,也没问题。为什么要用“留”字呢?还是用谐音法,“留”字是在指出“镠”,“朱翊镠”的“镠”!

64回,贾琏垂涎尤二姐、尤三姐,“况知与贾珍、贾蓉等素有聚麀之诮”。

聚麀:

表面看是贾珍、贾蓉父子两代乱伦。

《礼记·曲礼上》:“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郑玄注:“聚,犹共也。鹿牝曰麀。”

麀是母鹿,那跟母鹿聚麀的是什么?公鹿,还是“鹿”!

还是用谐音法,“鹿”者,“潞”也,潞王之“潞”,这父子二人都是“潞王”。历史上,明朝的潞王,也只有此二人:潞简王朱翊镠、潞闵王朱常淓。

为什么柳湘莲说宁府:“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

为什么在《红楼梦》这本书里,要把“淫”作为宁国府的特征?

因为宁府里安排了两个淫丧的皇帝,两个荒淫的潞王,都以“淫”为共同特征。

另外,作为藩王的潞王系,仅传两代,父子两人,所以两人聚麀,突出“鹿”,给读者指出“潞王”!而非这父子两人真的乱伦。

所以我们现在就能理解焦大之骂:爬灰、养小叔子。

爬灰,是两个潞王为父子,公公淫儿媳秦可卿,就是朱翊镠爬灰朱常洛。朱常洛本是淫丧,人所共知。而爬灰的结果就是聚麀,指出父子两人是“潞王”。

养小叔子,朱翊镠正是朱常洛唯一的小叔,所以焦大骂养小叔子,指出了贾珍和秦可卿的反面人物关系,叔侄。

焦大是粗人,说不出聚麀这样文绉绉的话来,却是在本书一九的开篇架构时,就告诉了读者:潞王父子,叔侄关系。

在尤二姐、尤三姐出场后,出现“聚麀”这词儿,甚至尤二姐、尤三姐也因淫和聚麀,展开了正面情节。同焦大骂“爬灰”一样,在反面,尤二姐、尤三姐既无聚麀之乱也不淫,在后文尤二姐、尤三姐的章节专门解读。

宁府的贾珍、尤氏夫妻俩,反面是父子,朱翊镠和其父隆庆帝。

贾珍是秦可卿朱常洛的小叔,尤氏正是亲爷爷,贾蓉是堂兄弟化作夫妻。所以前文说,贾珍“爬灰”秦可卿,等于秦可卿“养小叔”。

这样我们也就明白了,秦可卿虽然是淫丧,被爬灰,养小叔子,但看不出尤氏有任何吃醋、不疼爱这个儿媳,而是一直尽心尽力,延医治病。

第十回,尤氏说:“我说他:‘你且不必拘礼,早晚不必照例上来,你就好生养养罢。就是有亲戚一家儿来,有我呢。就有长辈们怪你,等我替你告诉。’连蓉哥我都嘱咐了,我说:‘你不许累掯他,不许招他生气,叫他静静的养养就好了。倘或他有个好合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他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他?所以我这两日好不烦心,焦的我了不得。”

贾珍说:“可是。这孩子也糊涂,何必脱脱换换的,倘再着了凉,更添一层病,那还了得!衣裳任凭是什么好的,可又值什么?孩子的身子要紧,就是一天穿一套新的,也不值什么!”

为什么秦可卿生病时,把衣裳脱脱换换的?因为从反面看,在“红丸案”中,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给朱常洛进的御药是大黄,泻药,朱常洛服药后一昼夜连泻三四十次,不停飙稀,不换衣裳行吗?

下回贾敬寿辰,秦氏强笑道:“公公婆婆当自己的女孩儿似的待。”这公公婆婆是亲爷爷、亲叔叔,那朱常洛真是自己家的“女”孩儿。

所以秦可卿死,“贾珍哭的泪人儿一般”,“恨不能代秦氏之死”,完全不避嫌疑,众人忙劝:“人已辞世,哭也无益,且商议如何料理要紧。”贾珍拍手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贾蓉呢?没写!一日夫妻百日恩呐,竟然一句没写!无招胜有招,一笔不写,效果竟然胜过千言万语,红楼作者之笔,狡猾到什么程度?贾蓉不是买了个官吗?没有,是贾珍买的:贾珍心中打算定了主意,因而趁便就说要与贾蓉捐个前程的话。戴权会意,因笑道:“想是为丧礼上风光些。”贾珍忙笑道:“老内相所见不差。”原来不是为儿子,而是为这个儿媳丧礼上风光些!读者会意,所见不差。

只从正面读,您有没有纳闷儿:到底是谁死了老婆?

所以看到了反面的人物及其关系,再看《红楼梦》中这些日常对话,就能发现说的都是反面的话,而且很贴切。因为红楼作者“一手二牍”,写的时候必须面对正面、反面两层人物进行构思,因此才能达到“一喉两歌”的效果,让我们正面听也可,反面听更妙!

这也是检验某种观点解读《红楼梦》是否合理的方法之一,把解读出的反面人物代入这些人物出场的场景中,检验反面是否也都合理,是否“一喉两歌”,一判即明。

潞王朱翊镠的特征是:恩宠纵容,导致荒淫奢侈,但尚识大体。

纵容:第二回冷子兴就说了,“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敢来管他。”

尚识大体:从贾珍待“上”,比如对荣府中老太太的礼敬、周到,甚至对贾赦、贾政等长辈都礼敬有加。听闻贾敬死讯,贾珍店也不投,连夜换马飞驰,赶到是四更天,稽颡泣血,哭到天亮。再看待“下”,乌进孝年终来上供,贾珍虽然嘴上说,这个老砍头的,又来打擂台,还是命人带了乌进孝出去,“好生待他”。又把上供之物,派出等例,分给族中子侄。

荒淫:淫是宁府的招牌。写贾珍爬灰秦可卿,正是刻画其荒淫。还有“贾珍贾蓉,聚麀之诮”。贾敬百日,作完佛事,贾珍竟然当晚寻欢,去的是兄弟的外宅,寻的是妻子的妹妹,可谓“荒淫透顶”。

奢侈:丧事大操大办,奢侈靡费,贾珍的奢侈令人大跌眼镜。把儿媳的丧事硬是办成了国葬规模,严重超标。别的我们现在看不到了,但潞王陵尚存,营建规模超标的不像话了,还有那个搞笑的石像生,潞王陵的石像生,比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这二祖陵墓的石像生加起来还多二种,看二成啥了!

13回,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

“只要好看为上”!一句话,就把贾珍的奢侈刻画出来了。

所以细看秦可卿的葬礼,红楼作者一石多少鸟?

贾珍哭成泪人儿,暗示了贾珍爬灰秦可卿,指出了贾珍的荒淫。

贾珍办儿媳丧事,“尽我所有罢了”,“只要好看为上”,又指出了贾珍的奢侈。

秦可卿葬礼办成国葬规模,用万年不坏的棺材,原是坏了事的亲王老千岁的棺木,非常人可享,又指出秦可卿的皇帝身份。

秦可卿葬礼,有三人亡故,半年时间,莫名其妙,又指出1620年三个帝后的葬礼,也是半年时间。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作为王夫人朱由校的替身,治理丧事,指出了王熙凤、王夫人二人的反面身份。

黛玉之父,也此时亡故,贾琏办理丧事,又指出了黛玉的身份,和办理丧事的贾琏身份。

为贾蓉买官,又出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卖官鬻爵,一手遮天的时代背景,“大明、内相、大权”,“奉天承运之国”,“奉天洪建之朝”,这样明显的明朝标识。

又刻画了王熙凤魏忠贤爱揽事、尚谀,但治家理事确是一把好手,无人能出其右。独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也不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所为,目若无人。

又通过送殡名单,指出了朱明皇家、明亡。

又揭露了北静王水溶的身份,在后文专门解说。

又预演了凤姐的女儿巧姐,以后便是这个农家二丫头,是永王。

又用回目中的“王凤姐”对仗“秦鲸卿”,覆凤射龙,暗示大鱼,随后就修建大观园,是“答案在前”,先给出了大观园里的龙,大鱼。

数一数,十几个鸟了。红楼作者的构思之巧,设计之妙,绝妙!

(贾珍未完,下文继续)

点击看上一文: 贾琏去平安州,是什么机密大事?商议作百日的事:百日是六月底?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点击最上方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