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盛夏的到来,有的地方连日阴雨,有的地方酷暑难耐。然而不论晴雨,有件东西总是夏天不可或缺的——伞。

作为帝王仪仗的“华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伞的国家,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发明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在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普及,因为当时有规制,普通人不能随便打伞,伞只能作为帝王和贵族的御用品,并且其用料、颜色、大小都有严格规定,我们将其称为“华盖”。

伞是在雨天盛开的花(伞是身份也是浪漫)(1)

晋代崔豹《古今注•舆服》记载:“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这里所提到的“华盖”,实际上是一种伞状的吉祥云,这种祥云被认为是上苍显灵,护佑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正因为这一传说,后来作为天子的封建帝王,出行都要乘华盖车、撑华盖,不仅能够挡风避雨、遮阳防晒,而且还带有自上古流传的吉祥寓意,以及代表荫庇天下黎民的皇权象征。

走入寻常百姓家

东汉蔡伦发明纸以后,出现了在伞纸上刷桐油的油纸伞,文人雅士亦会在上油前在伞面上题诗作画,以遣情怀,斗笠和蓑衣依然是主要的防雨用具。直到唐宋时,民间用伞才逐渐放开,但只能使用油纸伞。

宋代民间制伞水平已很高,到明代更形成一门独特的手艺。明代纸伞多使用“小皮纸”,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造纸皮”条曾专门提到了这种纸:“芙蓉等皮造者,称小皮纸,在江西则曰中夹纸。……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当时,民间最流行的纸伞是一种用绿油纸制作的伞,亦称“青凉伞”,这种伞曾是婚嫁风俗中的一道风景。在北宋时,有身份的媒人都会打伞;而明末小说中,如果没有纸伞为媒,大概也难有许仙和白娘子后来的姻缘。

文化与宗教

随着历代制伞工艺的发展,人们也赋予了伞更多吉祥寓意。

有一个传说: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年轻时在赴京赶考的路上,把四书五经抄在油纸伞上,经常对伞背书,最后高中进士,被百姓认为是“此乃油纸伞庇佑也!”后来就成了一种习俗,每当要赴京赶考或做官上任,背上行囊里除书本外,一定会带一把油纸伞,即“包袱伞”,又称“保福伞”,预祝路途平安、高中状元。

再如伞的繁体字为“傘”,其中包含的五个“人”字和崇尚多子多福的民俗尤其吻合;红色和桐油都被认为可以辟邪,因此有人会把红色的油纸伞放在家中作为装饰。

伞是在雨天盛开的花(伞是身份也是浪漫)(2)

佛教中也有所吸收,把伞作为“八宝”之一,象征着遮蔽魔障,守护佛法,即所谓的“张弛自如,曲复众生。”大白伞盖佛母手中持伞象征着它能解脱烦恼,得到觉悟;而我们常常能在寺庙中看到的四大天王像,其中之一也是持伞的形象。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大家想一下,要是丁香一样的姑娘穿的是斗笠蓑衣之类,是不是特别破坏意境?所以如今的伞晴天遮阳,雨天遮雨,甚至可以充当拐杖和武器,兼具美感和实用性,不得不感叹古人发明伞时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