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灼小白菜怎么做好吃(白梗小白菜无渣脆甜爽口)(1)

市农科院蔬菜所培育的新品种“汉白玉”。

□ 长江日报记者蔡梦娅 通讯员杜凤珍

进入冬季,小白菜、萝卜、红菜薹、莲藕等时蔬成为市民餐桌上的“常客”。“每天都在买小白菜,但现在小白菜品种很多,东挑西选地就选花了眼。想问问‘农博士’,挑选这些冬季蔬菜时有什么讲究吗?”上周,《大地》周刊一推出“农博士”专栏,就接到了市民宋女士的咨询电话。

对此,武汉市农科院蔬菜所副所长汪爱华表示,蔬菜品种很重要,但在挑选上也要掌握技巧,“比如挑选小白菜时,可选择梗茎较厚实的,冬季里食用会更软糯清甜;挑选红菜薹时,要选择叶少、断面无白心,用手捏一捏比较硬实的;挑选白萝卜时,可拿起两个同等大小的在手中掂一掂,选择较重的一个;挑选莲藕时,可选择外皮微黄、粗短圆润的”。

■ 两大类小白菜 外观和口感略有不同

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一般早晨7时之后,居民住宅区附近的菜市场便会迎来大量顾客,新鲜小白菜、红菜薹等都是市场中的热销产品。“上海青还有没有?要个大一点的。”接近中午12时,居住在武汉市江岸区的李女士如愿购买到颗大梗厚的小白菜,“今天运气不错,有时候这个点已经买不到这么漂亮的小白菜了。我喜欢买个头大一点的小白菜,四五颗就能炒一盘,‘肉’厚爽口”。

在菜市场和生鲜店里,记者发现,仅仅是小白菜,就有不少品种,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的小白菜大致可以分为青梗和白梗两大种类,外观和口感都略有不同。青梗小白菜梗茎呈深青色,叶黑油亮、宽厚肥大,口感上酥糯甜嫩,清香味较浓郁一些,苏州青、上海青,以及市农科院蔬菜所培育的“武华401”等品种,都属于青梗小白菜。而白梗小白菜梗茎呈白色,外观洁白无瑕,叶片呈翠绿色,口感稍淡,但入口无渣,脆甜爽口,包括矮脚黄、汉优、汉白玉等品种。汪爱华表示:“市民可根据自己的口感偏好来选择不同品种的小白菜。若是青梗,可选择叶片油亮深绿色的,若是白梗,可选择梗茎肥厚、叶片柔软、梗和叶呈1:1比例的,既美观又好吃!”

■ 小白菜科技加持 市民可直接“闭眼入”

俗话说“霜打青菜味道好”。冬季气温低,青菜打霜之后所含的淀粉会转化成葡萄糖,易溶于水,所以吃起来会有甜甜的感觉。另外,冬季的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往往使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就能品尝到青菜的原汁原味。“用大火快炒,加入少许作料,不用放蒜和腊肉,就能吃到清香甘甜、健康营养、原汁原味的青菜。”汪爱华说。

汪爱华介绍,为培育出好吃又好看的小白菜,武汉市农科院蔬菜所历经6年的培育,新品“汉白玉”在2019年诞生,目前在江夏、东西湖等区约有2万亩种植基地。据了解,“汉白玉”一年四季都可播种,30天左右便能采收,全年可种植6~8茬。据农户反馈,与毛白菜相比,“汉白玉”种植产量有明显增加,每年每亩可创收2万~4万元,较毛白菜每亩可高出约5000元经济收入,在市场上还经常供不应求。

据了解,小白菜属于快生菜,28~40天便可成熟采收,但其耐热性不够,在超过35℃的环境下很容易缺水枯萎。为了弥补8月、9月小白菜在市场上的空白,市农科院蔬菜所在上海青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培育出耐热的“武华401”,其维生素C含量较普通上海青高出约39%,营养价值极高。

“市农科院蔬菜所将继续深入研发,在好口感的基础上增加蔬菜营养,让市民在挑选蔬菜时可直接‘闭眼入’。”汪爱华说。

来源: 长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