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向善、爱美是高贵心灵的追求。

——周国平

一石三佛真善美 问天问地问人生。对于真善美,在中华文化哲学智慧里始终存在着,而且有着比较固定的标准,只是今天我们都忙于挣钱,没有人关注,更没有人论说而已。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深度好文(一石三佛真善美)(1)

1,真

真是真理、真实等,中心思想是诚实,人要有基本的诚实之心,在老子道德经中就是朴,朴素自然,敦厚诚实。真诚为本,真实第一,没有真,也就无所谓善和美。

2,善

善的内涵则非常广泛,不但表现为好,而且要体现出如何去做才能够好,所以善是真善美的核心,善也是一篇大文章,此处点到为止,意思意思;善是善良,友善等人的内在品质,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更表现为妥善、善于等处理问题的方法,道德经中表述为如射箭,高低左右前后有偏差就要调整,才可以准确中地;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深度好文(一石三佛真善美)(2)

中华文化的中心点在这里,中庸之道的精髓也在这里;如何调偏,既有认识能力的积累,更要有方法上的不断掌握,是人和人类社会和谐美好的基本要素;这个学问太大,它贯穿古今,直指未来。善的最高境界是“为而不争”,不为了什么去争,还能好好的做好本质工作,复杂变简单。

3,美

美,人能够为而不争,敦厚、善良、内心安静,会发现感受许多美好的事物,会拓宽美感的范围,这里的辩证法最多,比如人往往对于苦的事情认为是不美的事情,可是由苦可以转变为甜,有人就说以苦为乐,人能看开看透一些事物的发展规律,就会发现很多美好的事物,拓宽美的享受,对于美的基础以人的内在品质为基础,好人以善良为美,恶人、坏人以侵害他人利益为享受,等等。至于人的初级美的感官感受,情况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以苦为乐,内心安静的人,一定比不知足的人能够享受更多的快乐和美好。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深度好文(一石三佛真善美)(3)

结语:

总的来说,中华古文化给予了我们这样的聪明智慧,道德经把天地和道作为人类的老师,让我们学习它无私的真诚和善良,像大地母亲一样,为我们呈现万物勃发的大美境界,把万物当成孩子一样生养而不索取,所以,中华先人给我们树立的不变标准和人性价值原则就是天地和道的大道大德原则,它亘古不变,它一变则万物灭亡,人将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