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编辑/冯美丽
在这个世界上,比爱情更难以预料的,大概就是你的旅行目的地了。
比如有的人能在酒店遇到“爱情”——悄悄从门缝塞进来,隐蔽又神秘;
也有人能在旅行团里收获财运——那个本该丢进池子的钢镚儿,恰好落在怀里;
但有的人,却在游览过程里处处碰壁,直到意兴阑珊地跑完行程之后才惊觉——自己仿佛受到了诈骗。
尽管人们旅游的初衷是为了留下点美好的回忆,但不可否认,这些不那么愉快的记忆,反而有可能更牢固地烙印在脑海里。
以至于某天回想起那趟旅行,当事人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是再也不要去那里。
前两天,为了研究一下大家都有过什么样糟糕透顶的出游经历,我们向Vista看天下的全体读者发起了一次征集——
邀请大家聊一聊“那些再也不想去第二次的景点”。
后台留言和问卷里的答案五花八门,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类型的旅游景点。
反正这些踩雷血泪史摞起来,绝对够打造一部《国内旅游避雷指南》了。
1、“全中国的古街古镇,都是大写的坑”在所有被提名的景点里,古街古镇的踩雷率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如果只是想去打卡拍个照倒还好,毕竟古镇古街内涵再怎变,外表看起来还是有模有样。
可要是有朋友想在这里感受一下复古的气息,那八成会大失所望。
你穿着汉服徜徉江南小巷,想寻找一位紫丁香般的姑娘,结果走过拐角,在那儿等你的是一位轰炸大鱿鱼味儿的姑娘。
■@阿卷:
再也不想去西塘古镇了,太现代化了。本来想找江南风味的古韵,结果全是蹦迪。
每个古镇都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有都市青年情场失意,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于是留下,开民宿/咖啡馆,重新邂逅了爱情。
但是当人们真的来到这里,才会发现哪有所谓的宁静,整条街都是酒吧,网红店的大音箱循环放着《蓝莲花》。
■@里酱:
说好是陪失恋的闺蜜出来散心,去了丽江古镇。那个酒吧一条街人又多又喧闹,搞得闺蜜心情更烦躁了。
全国有名的古街古镇基本都被过度商业化了。除了名字里带个“古”之外,角角落落都找不到一丝“古”味儿。
街边的店铺门口总摆着大甩卖的招牌,丝巾20一条,长裙100一件。
小吃也基本是千篇一律,苏州同里古镇在卖东北烤冷面,天津古文化街在卖长沙臭豆腐,旁边还要挂块招牌,上书“正宗”两个字。
■@王大可:
去过所有有名气的古镇古街几乎都一样!翻修过后千篇一律的房子、卖的手鼓、民族风挂饰、哪里都有的文创。
如今的古街古镇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大概只有在回程路上琢磨发朋友圈的时候,才能让人心里涌起一点值得记录的经历。
2、“想去泰山顶上看日出,爬到山顶之后成了看人头”如果说国内还有什么景点,能在争夺黑榜榜首上和古镇古街勉强一战的话,那大概只有各种知名不知名的山了。
相比于古镇古街在情感上造成的冲击,爬山带给人们的折磨,首先是肉体上的。
每一个凌晨一点被爸妈从被窝连哄带骂揪起来爬泰山的朋友,应该都经历了此生最接近死亡的5个小时。
“来都来了,就别坐缆车了”是命运给他们下的第一道死刑。
而当身边的中老年朋友们穿着足力健健步如飞,他们又只能在爸妈鄙夷的眼神里忙不迭抡起自己虚浮的腿。
等最后好不容易留着一口气爬到山顶等日出,前面那位光头大哥的头皮可能比太阳还要晃眼。
■@咋咋.:
泰山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累累累累累累累累累累累
日
还被蜜蜂蛰成…香肠嘴
让人开始怀疑人生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累。
当你拨开挨挨挤挤的人群,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卖食物的商店,却被告知山下3块一瓶的水到了山顶身价涨到了10块的时候,内心涌起的只有三个大字:我不配。
■@限时气水:
去年暑假跟同学去爬华山,爬山前为了轻装上阵什么都没带,越往上东西越贵,一路上就光看别人吃东西了。
让爸妈如此痴迷爬山的理由不止有日出,还有拜佛。毕竟在中国,寺庙往往会选择建在山上。
但你怎么也想不到,一间小小的庙宇里可能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陷阱。99%的读者在提到寺庙的时候,都回想起了他们遇到过“假和尚”的经历。
这些骗子身份之多样,手段之灵活,简直能凑成一篇《“出家人”骗术大赏》
■@Alexios:
五台山到处都是假和尚,以各种理由问你要钱。在走的时候,我看到两个和尚在烧鸡店吃烧鸡喝啤酒。
也有人顺利看上了日出,安全避开了骗局,但他们的完美旅行,折在了下山的环节。
恐高人士总疑心自己在下山时听到了张东升的声音,不是在喊“爸,妈”,就是在问“我还有机会吗?”
■@张慕宁จุ๊บ:
对于一个恐高人士来说,华山真的太不友好了,之前爬的山树都特别茂密,根本看不到底部,华山一眼能望到山脚。我真的是一边下山一边哭,还被当成是累哭的。
在他们的身后,可能是为了等缆车已经排出去十里地的下山大军。
这个时候,随便拍张照片都能假装自己在香港迪士尼。
■@RQ!:
19年国庆去爬泰山,下山的时候选择坐缆车, 好家伙排队的人比昨晚爬山的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太阳又晒我又没有带伞,人全挤在一起。我觉得自己没中暑可真是个奇迹。
3、“想去北方看海,最后成了去海边看人”在山上吃过亏的朋友不少,但到了水边他们可能依旧不满意。
相比于“促进手脚二次发育”的爬山运动,人们在面对江河湖海之类的景观的时候,一般更期待视觉体验。
最能刺激到人视觉的一个词,只能是“大”了
但现实却是,很多人抱着一颗看“海纳百川”的心,结果最终看到的却是小区那个常年不放水的游泳池的水平——
还得戴上五百度的近视眼镜才能勉强看得清。
■@Yolo:
庐山的天池真的太失望了,去之前指望着看到一个冒着仙气的大湖,结果是两个泛着绿光的水槽。
■@四月:
洛阳的水帘洞……就是三块石头上面加个水管。
■@布达拉宫大饭店:
济南趵突泉,全程挤在人堆里找泉眼。
你以为的江,是小学课本里清澈见底的江;你以为的湖,是倒映着山色碧绿透亮的湖;你以为的海,是能映出天空蔚蓝深邃的海。
但事实上,因为人流量和管理问题,一些地方的海,总能在颜色上时不时地给人制造点惊喜。
水的灵气没有感受到多少,臭气倒是似有若无地扑面而来。
■@原味豆浆店:
秦皇岛,这个地方夏天去真的的巨晒,看到的大海还不是蓝色的,是那种灰不溜秋的。
■@Karen:
夏天的四川海螺沟,所谓的草海子不过是一滩脏脏的水,冰川痕迹其实也没有多壮观,要是起雾了基本什么都看不到。
欣赏不了景色的人,只能在别的地方修补自己受伤的心灵。
毕竟海和湖之类的地点,总能让人想起美剧里的贵妇:穿着比基尼,晒着日光浴,吸着鲜榨果汁欣赏美好的肉体。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当你兴致勃勃地筹划着诸如沙滩排球、比基尼大秀之类的活动,会发现那块本就不富裕的空地, 早就被一堆白花花的肉体占据。
■@唐不甜:
北戴河的海水浴场太恐怖了,下水就像下饺子,呆在沙滩上又晒又憋得慌。
到了海边不下水,简直就像进了桑拿房不搓背,年轻人们哪能咽得下这口气?
各种花样繁多的“水下“服务总能在一众竞争对手中坐拥人气MVP。
多少人一听到能潜水就眼睛发绿,仿佛他们看透了这趟旅行,就是要去海底寻找意义。
■@cara:
3年前去海南三亚蜈支洲岛,有一个项目水下潜艇,号称老人小孩不用潜水也可以看水下五彩斑斓的鱼,非常贵。
结果下去以后,船的玻璃上结了很多贝壳,脏兮兮的,而且到达的区域很浅,直接触地,就几条绿色的海草飘来飘去,一条鱼都看不到。
但这些半吊子的“水下”服务往往不尽人意, 折腾到最后,可能还不如一头栽进水产市场的鱼盆看得清晰。
总之,和他们预想的浪漫N人游差了十万八千里。
4、“因为它,网红这个词在我心里的印象又变坏了一点”
这两年,因为某音,某手,某红书这一类制造“网红”的平台的流行,原先一些冷门的景点慢慢成了年轻人眼中的打卡圣地。
有时候也不得不承认,冷门确实有冷门的道理。
当年因为一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带火了四川西部高原上的稻城亚丁。
网络上各种旅游攻略都对这个地方一片溢美之词,说它是这个星球上的最后一篇净土。
结果到了之后不但风景大打折扣,沿途的高原反应还可能让人一路从山脚吐山顶。
■@vivian:
我记得那天手脚并用,8小时爬到海拔将近5000米的牛奶海和五色海的时候,被高反折磨的头痛欲裂,我发誓再也不去稻城亚丁了。
在大量的网红景点当中,拍照似乎成了旅游的刚需。
尤其是被网上那些铺天盖地(其实加了十八层滤镜)的美照一诱惑,年轻男孩女孩们更是恨不得立刻扛起相机冲向前线。
然而现实往往很残酷,拍照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如果想拍出美美的网红照,那更要慢工出细活。
直白点说,就是那些完美的游客照,基本都是照骗。
当你穿戴整齐,想好了一百八十套网红拍照姿势,打算在人头攒动的打卡点独领风骚,最后出现在相机里的,多半是个灰头土脸,表情蜜汁僵硬扭曲的表情包。
说到底,有些地方,就是只能存在于互联网时代的美颜景点。
■@YSL84:
上海浦江观光隧道。地铁2元过江不香吗?灯光没见过吗?花钱走一个混凝土隧道看壁上彩灯太坑了。还好没买往返联票。
■@貳陸芳華:
茶卡盐湖 水脏到起沫,垃圾到处都是,踩进去都是盐泥坑拔都拔不出来!衣服一股盐碱地的味儿,洗都洗不掉。
更荒谬的是,当网红成了吸睛与吸金的同义词,把一切平庸的景点炮制成网红,就成了一种生意经。
这些人工网红往往粗制滥造,但只要宣传照能巧妙地戳中各位追风女孩的痛点,自然有人逃不过这致命的吸引力。
■@薏仁做事薏仁当:
绍兴新昌的玻璃栈道,又脏又寒碜。风景不好看也就算了,还到处是垃圾。学人家张家界只学到了真·一点皮毛。
照骗不是网红景点唯一的原罪。
别以为某音上那些热闹的短视频只是展示网红景点的冰山一角,你要相信,那真的是人类所能挖到的最好玩的一角。
如果说有些网红景点擅长用滤镜来抬高自己,那某些地方则是会选择用热闹包装自己。
等游客兴致勃勃地以为自己去到了一个全新世界,才会发现,这里果然,除了热闹什么都没有。
■@今越:
西安的大唐芙蓉园(就是不倒翁那个),门票贵,结果进去就是个老年健身公园。
如果能有这观赏性,倒也不亏
■@草莓味v:
洪崖洞。人太多,而且没什么玩的,全是些网红餐馆/小吃店,一路都是人挤人。
5、“本来以为来这儿能长点见识,看完感觉自己更没文化了”
假如要在网友的提名里找到一个真正的“引战机器”,那最终夺冠的绝对是各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景观。
在为数不多被放出来的留言里,其他景点大多都能收获读者的支持和共鸣,唯有在一些历史文化相关的景点上,出现了不小的争议。
这大概是因为,在欣赏这些景观的过程中,感官感受已经不再是绝对主角。
因为有了审美门槛,“值不值得”这件事,就越发变得主观。
有人就连在横店,都能联想起古代君王指点江山的霸气英姿;但有的人,即便站在兵马俑面前,思考的也还是“眼前这两个兵,到底哪个好看一点”。
■@八度:
千万不要很热的时候去敦煌,感觉像西游记里猪八戒被丢进笼屉一样,完全没心思看壁画。
■@太阳:
兵马俑,没文化真的看不懂,而且觉得在人家的墓里参观也太不礼貌了。
要不怎么说这届游客不好捉摸呢,有人觉得在太有文化的地方读不懂深刻的含义,就有人嫌弃该有文化的地方没有了文化底蕴。
比如有位去黄鹤楼的朋友就表示,本想去感受“昔人已乘黄鹤去” 的怅惘,结果一进大门就瞟到电梯,满脑子都是“昔人是乘电梯走的”的画面。
这种读者还真不少,有人是嫌弃那些修复得太精美、太现代的古建筑没了“内味儿”。
■@限定冲浪:
嘉峪关,一到那儿我人都傻了,怎么跟我在手撕鬼子里看到的差不多?也太完整了。
有人是觉得有些景点的商业气息早已盖过了它的文化气息——
■@zy:
18年去乔家大院,到处都是小摊贩,简直了,跟我家楼下菜市场差不多,门票还贵。
还有人则是疯狂呼吁那些所谓的文化景区“深度游”赶紧取缔。
试想一下,当穿着影楼清宫服的游客迈着矫健的步伐、比着剪刀手在你面前拍照留念,你到底是会梦回大清还是魂归横店。
至于那些所谓骑马骑骆驼重温XX路的旅游项目,多半体验到最后不是屁股受罪就是双腿残废。
■@zmyyy_MANN:
本以为拉市海就算比不上洱海那样壮观,至少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直到我们在马背上颠簸许久,最终被放在一片貌似是南方麻鸭养殖场的水面上艰难划船,一面划船一面剥开随时会裹掉船桨的水草,才不得不接受事实。
但不管怎么样,在收到的数百条留言里我们也发现,其实大家真正在乎的,倒不是景点本身有多么惊艳。
大多数人的不满意,其实还是权衡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之后,觉得完全不成正比。
所以,如果真要编撰一部《国内旅游避雷指南》,那大概每个人、每个景点,都能写上一两笔。
可能就像读者@澹台说的那样——
看到这个标题本来有很多想吐槽的,但是真正下笔的时候,回想起自己当时雀跃的心情和难得相伴的亲人,朋友,又觉得再无聊的景色都充满了回忆。
这种矛盾与不确定,大概也是也旅行的其中一样魅力吧。
最后,以上这些踩坑经历你也遇到过吗?如果有不同看法,欢迎在留言区和大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