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踏雪寻梅 文|周宏康

寒梅映雪,玉砌银镶灿。靓影横斜暗香满。正严冬、唯尔独放骨铮铮,迎春到,唤来南飞紫燕。

岁寒结挚友,踏雪寻梅,南岭千枝秀艳叹。曼舞伴歌欢,笑语盈盈,尘世外、深深眷恋。

似梦幻、韶光感流年,莫待落花残,举杯同赞。

张国贤七律(张国贤先生洞仙歌)(1)

张国贤先生爱梅,品格如梅。故读这首《洞仙歌·踏雪寻梅》后,我在想:这首吟梅词不仅仅是两个知识女性踏雪寻梅这种浪漫故事的描述,它还是词人对一种精神的追求。这是种凌霜傲雪,不怕严寒,面对病魔和挫折,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是对梅花凌寒送香精神,冰清玉洁品格和坚贞不屈信念的追求。它蕴涵着对自我圆满的期盼和努力实现的毅力。

张国贤七律(张国贤先生洞仙歌)(2)

这首《洞仙歌·踏雪寻梅》具有体裁的二重性和风格的融合性。就体裁而言:它既是山水游览词,又是题画词(题照词)。故它有游览词那种写出所游景物的个性和特色的妙笔和将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融合一起,做到景与情合,写出所游山水之灵魂的灵动技巧;同时,它又有题照词那种使词与画面(摄影照片)相配相融,深入挖掘画意,通过联想、引申,将画意强化、补充,使诗情画意互衬互补从而达到“笔补造化”(薑斋诗话)之神妙艺术效果。就风格而言:此词既有清新自然,隽秀飘逸的天籁之妙,也有劲健豪放之情愫。因而使得这首词婉约蕴藉豪放,我觉得它脱胎于易安,又寓含稼轩之气。是杯耐于咀嚼,耐于寻味的佳酿。

张国贤七律(张国贤先生洞仙歌)(3)

这首《洞仙歌·踏雪寻梅》是采用景中寓情,借景言情的手法写成。上片写景。起式三句“寒梅映雪,玉砌银镶灿,靓影横斜暗香满”,以冷笔轻写梅的形美骨香。雪梅相映,玉银互托细描出梅的晶莹剔透,冰清玉洁,幽独超逸,骨生暗香。“靓影横斜暗香满”用宋代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化出,将梅花的气质风韵写尽写绝。尤其“靓影”“暗香”用得极妙,苏轼《洞仙歌》“水殿风来暗香满”,也用“暗香满”三字来写梅花的清幽芬芳。“横斜”描绘了梅枝的姿态,惟妙惟肖。下接三、七逗句(黄庭坚体,与龙谱略有不同)“正严冬、唯尔独放骨铮铮”,前三字点明时间在严冬,为的是烘托后七字。用“唯”“独”“铮铮”三个形容词进一步刻画梅的特性,用词巧妙,炼字精当。“迎春到,唤来南飞紫燕”为上片作结。此句从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化出,这里不仅是词语的引用,更重要的继承了毛主席对梅花赞颂的观点。“唤来南飞紫燕”是为下片“岁寒结挚友”“踏雪寻梅”等句作时间上的铺垫。这里“紫燕”象征的是灵动,生机勃发的精神和有这种精神的人,其中寓意深广,韵味悠长。

张国贤七律(张国贤先生洞仙歌)(4)

下片以五言句“岁寒结挚友”换头,其句式与上片不同。从字面看是寒冷的冬天与挚友作伴,但细揣摩,难道不可能是借用“岁寒三友”之典,将“踏雪寻梅者”与梅花视为“松竹梅”三友吗?这样此句便是自喻句了,含义也丰富多了。下接四言句“踏雪寻梅”点题,也是这首词的“词眼”。深邃的寓意,开始已谈过,不再重复。“南岭千枝秀妍叹”以实笔点明地点(南岭)描绘梅花的胜景—“千枝”“秀”“妍”,正如她诗中写到的:“凌霜傲雪吐清芳,挺立枝头扮靓装”。既有“吐清芳”的“秀”,又有“扮靓装”的“妍”,令人感叹则是必然的了。后跟“曼舞伴歌欢,笑语盈盈”是运用拟人化手法,奇妙的想象,写梅花的千姿百态,这正合了毛主席“已是悬崖百丈冰,她在丛中笑”的意境。写花的同时,也在写人。接连一个三字逗句“尘世外、深深眷恋”续用拟人化写梅的情感,也在暗喻诗人对人世间的爱情深意长。“似梦幻、韶光感流年”句出现诗意的转换,即从写景变为叹怀,诗人以丰富的想象,从花开花落想到岁月流逝,沧桑变幻。结尾二句“莫待花落残,举杯同赞”,用借景言情的手法,抒发自己踏雪寻梅的所感、所悟。有对花落的惋惜,更多是对“人生苦短”的珍惜,“举杯同赞”是赞梅花的美,也是对人生辉煌的赞颂。

张国贤七律(张国贤先生洞仙歌)(5)

全词清丽婉转,言浅意深、色调明快,意境疏朗,表现出国贤先生一贯的风格。在这首词中,国贤先生运用形象描写创造了美的意境。如抓住梅花的特性,用“玉砌银镶灿”“靓影横斜暗香满”“南岭千枝秀妍叹”等句,将梅花写得栩栩如生。利用比喻、烘托、想象、拟人等表现手法,使词意含蓄之中,更具形象美和活力美。再如“映”、“镶”、“砌”等动词;“靓”、“满”、等形容词;“铮铮”、“盈盈”、“深深”等叠词的运用,为词的美增光添彩,强化了蕴含的美。

张国贤七律(张国贤先生洞仙歌)(6)

这首词句式复杂,长短不一。含有三、四、五、六、七言各种句型,还有三、四逗、三、五逗,七言独句等句型。上下片长短悬殊,上片六句三仄韵,下片九句三仄韵,两片几乎无一句相同;其次句多韵疏,多用隔句韵或三句韵,词作显得比较疏朗;再者,特殊句型多。用得最多的是豆句,且豆句的结构也各不相同。如“正严冬、唯尔独放骨铮铮”是三、七豆;“尘世外、深深眷恋”是三、四豆;“似梦幻、韶光感流年”是三、五豆。《洞仙歌》词牌复杂,难以驾驭,写好更不容易,张先生若轻车熟路,驾驭得非常娴熟,显现出她非凡的诗词功底。此调句式参差,体式多变,仅以作为正体的苏轼词而言,《钦定词谱》《白香词谱》、龙喻生的《唐宋词格律》三部谱书,涉及豆句处,就不一致。故在用该谱时,要注明出处。

张国贤七律(张国贤先生洞仙歌)(7)

这篇学词札记就写到此处。疏漏、谬误之处,望张老师及诗友们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