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虽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而补不足)(1)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The Dao of Heaven is to reduce the excessive and to stock the insufficient.

普通人和高手最大的区别在于,普通人相信传奇,活在鸡汤里。而高手能看到真相,活在现实里。

有句话叫“善弈者通盘无妙手”,也就是说那些真正会下棋的人,往往通盘棋下来,并没有这样神奇的一招,反而是招招稳步稳打,步步为赢,这样的人通常才是最后的赢家。

真正的高手,是做一个又笨又稳的人,去做那些看似很笨却又很稳的事,抓住细小的优势,积小胜为大胜,让每一个小胜都成为通向大胜的铺地砖。

只要选对了方向,就用时间去做杠杆;只要找到微弱优势,不断的循环和叠加,这是成功的唯一逻辑。

天之道虽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而补不足)(2)

从1979——2020是中国经济的上半场,凭心而论,在上半场一个人发财跟这个人的能力、学识、品行都没有必然的关系,因为大家靠的都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这个巨大最大的时代红利。

而如今中国经济步入下半场,很多风口消失,需要脚踏实地的创造,足够的文化、智慧、创新、责任。

上半场的成功,是时代的成功;

下半场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短期拼机遇,中期拼能力,长期拼人品。

人的成功,刚开始要靠机遇,但是到一定阶段就得靠能力。一个人如果要想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过硬的人品,否则一定会栽倒。

也可以这样理解:出身决定了你的起点有多高;能力决定了你的发展有多快;人品却决定了你最终能走多远。

天之道虽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而补不足)(3)

同样的逻辑,企业的发展也有一个规律:

短期拼营销,中期拼模式,长期拼产品。

人类的一切竞争,归根揭底都是“人品”和“产品”的竞争,人类的一切胜利,都是“价值观”的胜利!什么叫天道?最大的社会规律就是天道。

有天道就有天规,这是现代人的四大天规:一个人的名声不能大于才华;一个人的财富不能大于功德;一个人的地位不能大于贡献,一个人的职位不能大于能力;这是一个“人品”决定一切的时代。

一切经济转型的本质,都是人性的转型,自然的规律,将多余的东西补给不足的事物。天道均衡,顺应大道,才会天下同乐;遵循规律,才能有序发展。老子以这句话再次阐明了他的平衡思想。“天之道”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而“人之道”就类似于社会法则。

人的一生,不管是先天也好,还是后天也罢,总会经历或大或小的恶劣环境。但有一点定需入心,即,越是困难时,越要向前行。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没有天道的自强精神。因此,老子告诫我们,要学会顺应天时,做符合天之道的事情。

天之道虽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而补不足)(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别人所比不了的地方。重要的是,要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在哪里,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然后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发展。西方有个“木桶理论”,说的是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木板最短的那一个。而人生却不是一只桶,桶再大,能装的水也有限,况且中国人忌讳的就是“水满则溢”的状态。

人生是一条路,你手中的木板有多长,才能架起多长的桥,才能越过多宽的沟,于是才能走多远的路。这条路,是通往无限的。

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是“三不朽”,此三者中排首位的就是“立德”。做事先做人,关键看人品。而只有那些真正有道的人,才懂得均衡的道理,使得万物重新回归平衡的状态。

天之道虽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而补不足)(5)

真正的才华与智慧,是一种见识。圣人的魅力来自丰富、内敛、温情和善良,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气质,而且性格温和善良。性格,一半是天生,一半是养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而能与绝大多数人合得来,就需要有修养,温和持重,如同古人所言,“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有的人也许貌不惊人,却有一种性格魅力,让人舒服,让人想要与之亲近。

天之道虽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而补不足)(6)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就像听一曲舒缓的音乐,品一杯醇厚的热茶,看一朵花静静地开放,平静中含有淡淡的喜悦。正所谓,“善人者,人亦善之。”天道便是如此,与人为善,心有善念,便会给别人和自己带来欢乐。

古人说:“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只有懂得平衡之道才能把握事物的根本,当一个人心中只有大道的时候,一切尘世间的浮华光景早已退却,剩下的是一个个平等和应该尊重的灵魂。

天之道虽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而补不足)(7)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获家庭更幸福美满,事业更成功!

感恩万佛之祥光照耀,感恩神天共佑!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谆谆教导!

感恩大家的帮助,愿大家身体健康,心想好事成!

愿大家喜悦、安康、幸福、富足、丰盛、一切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