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骂体罚(体罚才是唯一方法)(1)

不少人小时候都因为顽皮挨过揍,轻一点可能是被爸妈打打手掌心或屁股,重一点很可能就是接受鸡毛掸子、皮鞭等各类工具的惩罚。

近日,美国儿科学会(AAP)发布指导性意见,称体罚儿童是无效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

宝宝打骂体罚(体罚才是唯一方法)(2)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指导意见,曾被家长体罚过的儿童性格上更好斗,且患心理疾病的风险更高。

在关于如何有效培养孩子自律的建议新一版政策声明中,美国儿科学会提出家长还应尽量避免“言语暴力”,因为这会加重孩子的“羞愧和耻辱感”

任何会引起厌恶的纪律教育手段,包括一切形式的体罚、责骂或羞辱,在短期内的效果都是最差的,长期使用更不会有任何效果。美国儿科学会表示,“研究人员认为,体罚会增加儿童出现负面行为、认知、生理和情感问题的风险。”

宝宝打骂体罚(体罚才是唯一方法)(3)

相比体罚更有效的方式是什么?

1、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

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著名教育专家蒙谨认为,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2、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你的孩子是否有他最喜欢的一些特别待遇呢?比如看哪一个动画片,玩某个玩具,或者想晚上9点上床睡觉而不是8点半?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你可以剥夺他这个特权。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剥夺太多,时间过长。

3、事不过三

如果想让孩子事先认识到一个重大的必须承担的后果,比如得不到他最喜欢的玩具,失去他的最爱,那么“事不过三”处罚方式的效果就会更好。也有人尝试过对于3到6岁的孩子有效方式是:在一张纸上画3个笑脸,然后把它贴在墙上显眼的地方或者其他孩子能够经常看见的地方。当孩子有了一次不好的行为,就在一个笑脸上画个'X',并且在下面写明他的不良行为是什么。如果所有的笑脸上都画了叉,那么孩子就会失去他的一个最爱。一些父母尝试这种做法后,惊奇地发现在笑脸上画叉,对孩子来说效果太强大了。

宝宝打骂体罚(体罚才是唯一方法)(4)

4、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

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如果父母使他有一种不能得到奖励的压力,他就能够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了。.也可以把奖励方法和画3个笑脸的方法结合起来:先把一些奖励品放在盒子里,如果一天下来三个笑脸全都被画了叉,就拿走一个奖励品。目的是让孩子有一种渴望,期望自己一天的行为使所有奖励品都完整无缺。总而言之,无论父母选择哪种奖励方法,都必须确保奖励的物品适宜孩子的年龄,而且能够足够吸引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给孩子奖品的时候,不要忘记表扬他的好的行为。

5、对于不好的行为开罚单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为会有奖励的含义,那么他也就会懂得自己要为不好的行为支付罚金。通常5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接受金钱的奖惩方法了。著名教育专家蒙谨认为,孩子们非常渴望能够用自己的钱去买玩具,所以这种方法也很有效果。

6、追加一些家务活

有的孩子会为了躲避他不喜欢的家务活,就选择服从于父母的规矩,表现得很合作。当然,给孩子加的家务活与他造成的后果相联系比较好,别让孩子认为家务本身是一种惩罚。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他以前没有做过的家务,当作对他不良行为的一种惩罚。例如事先准备好一列家务清单,罗列出3—4个孩子最不喜欢的家务活,比如扫地或者把玩具分类收拾好等等,那么孩子就能预先知道自己的不良行为将会招致哪种后果。

7、引导孩子把注意力转换到其他事情上

有时候,父母把孩子带走,离开当时的处境,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旦孩子犯错,有些父母就喜欢针对问题喋喋不休地说教。与其这样,还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换个环境。走一段时间后,再告诉他:“我很爱你,但是我决不允许你打人。”。

宝宝打骂体罚(体罚才是唯一方法)(5)

在1998年的一份政策声明中,美国儿科学会曾表示不提倡体罚的做法,新的报告则进一步说明了其不良影响。

新一版报告综合了十数份关于体罚有效性的研究,旨在为美国儿科医生提供指导。其中,体罚被界定为“意在纠正儿童行为的、非伤害性的、用手击打的行为”

研究发现,体罚所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73%受到体罚的儿童不到十分钟就会“旧错重犯”。

另一项研究调查了来自美国二十个大城市的5000名一至九岁不等的儿童,发现“平均一个月挨打两次以上的儿童在随后的观察中都表现出了更强的攻击性”。“经常遭到体罚的儿童不仅行为更具攻击性,在学校更好斗,而且出现心理疾病和认知问题的风险更高”,美国儿科学会政策声明的第一作者,罗伯特•西格博士说。

“即便家长在体罚的同时也使用温柔的教育方式,上述联系依然存在。”

因此,家长应该强化正确的行为,设置要求引导孩子,并提出期望。

宝宝打骂体罚(体罚才是唯一方法)(6)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家长应该“以积极的强化作为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手段”。学会建议道:“当家长了解到孩子其实渴望更多关注时,可以告诉孩子‘我最喜欢你……的时候了’,以此来强化积极的行为”,适当使用“暂停时间”等方法,让孩子冷静下来思考过错。“暂停的时间应根据孩子年龄确定,一岁即是一分钟,这样的方法再好不过了”。

对任何孩子而言,父母所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在还没有教孩子知道不良行为会产生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就将孩子送入外面的世界。因此,作为合格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进行体罚。

参考: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18/nov/05/spanking-children-makes-them-more-aggressive-us-pediatricians-body-say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