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去的一站就是呼伦湖了。这一段路程的路况比较差,时速最低时才33KM。大巴车一直开到下午四点才到达呼伦湖。呼伦湖又名达赉湖、呼伦池,当地牧人称它为达赉诺尔。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五大淡水湖 、东北地区的第一大湖 ,它与贝尔湖为姊妹湖。这个湖90%的水域,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的新巴尔虎右旗境内,为构造成因的矿化度受环境影响较大的淡水湖。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1)

呼伦湖是因地壳运动而形成的构造湖。湖面呈不规则斜长方形,长轴为西南至东北方向。湖长93公里,最大宽度为41公里,平均宽32公里,湖周长447公里。呼伦湖水域与周边湿地总面积7680平方公里,自有准确记录以来湖泊面积最大时为2339平方公里。呼伦湖水补充来源:除湖面直接承受大气降水外,主要依靠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补给;注入呼伦湖的主要河流有乌尔逊河、克鲁伦河、达兰鄂罗木河;湖内有10多处泉眼,有少量的地下水补给。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2)

呼伦湖在史前已经有人类居住。历史上曾数易其名:《山海经》称大泽,唐朝时称俱伦泊,辽、金时称栲栳泺,元朝时称阔连海子,明朝时称阔滦海子,清朝时称库楞湖,当地牧人称达赉诺尔。“达赉”蒙古语意为“海”,“诺尔”意为“湖”,“达赉诺尔”意为“海一样的湖”。而呼伦湖是近代才有的名称,“呼伦”是由蒙古语“哈溜”音转而来,意为“水獭”;“贝尔”蒙古语意为“雄水獭”。古代这两个湖盛产水獭,生活在湖边的蒙古人便以动、植物名称命山、河、湖、泉名称的古老习惯为两湖命名。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3)

关于呼伦湖的由来也有其神话传说:说很久很久以前,蒙古族部落里有对情侣,姑娘叫呼伦,小伙子叫贝尔。一天,妖魔莽古斯带领着狼虫虎豹杀向了草原,他依仗头上带着的两颗神力无比的碧水明珠,肆虐着草原,河水被吸干,牧草枯黄,牲畜倒毙。施放弥天的黑雾抢走了呼伦姑娘。贝尔为了草原,为了呼伦姑娘,与妖魔莽古斯拼杀。呼伦假意取悦莽古斯:“你头上的明珠若给我一颗,日后便应允你的愿望。”莽古斯忘乎所以,连声说好,把其中的一颗递给了呼伦。呼伦知道一颗珠子就是一汪碧水,为了滋润草原,她毅然把珠子放入口中,突然化作茫茫碧水。莽古斯傻了眼,身上少了一颗珠子,神力减少了一半,贝尔追上了莽古斯,拉开张如满月之弓,一箭射中了他的心窝。贝尔缴获了另一颗明珠,带着胜利的喜悦四处寻找呼伦,这时才知道呼伦已化作滋润草原的女神。悲怆的贝尔发誓永远守护在呼伦的身边,当即吞下了另一颗珠子,顿时呼伦湖之南又出现一泓碧水。乡亲们为了纪念他们,就把这两座湖分别取名呼伦湖和贝尔湖。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4)

呼伦湖是中国北方数千里之内唯一的大泽,作为旅游点的呼伦湖有八个著名景区:分别为水上日出 、湖天蜃楼、石桩恋马、玉滩淘浪、虎啸呼伦、象山望月、芦荡栖鸟、鸥岛听琴。而我们到达这里时,眼前看到的除了一个辽阔的大湖和一些游艇外,并没有看到景区所描述的景象。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5)

整个湖区好像也没有多少游人来此,不像青海湖那样游人挤挤呀呀,湖区周围也没有什么旅游设施,倒是很有原生态湖泊的感觉。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6)

呼伦湖水域宽广,沼泽湿地连绵,草原辽阔,食饵丰富,鸟类栖息环境佳良,是我国东部内陆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春秋两季,南来北往候鸟种类繁多。据初步统计,呼伦湖地区共有鸟类17目41科241种,如:天鹅、海鸥、鹤、鸭、鹭等二百多种珍稀鸟类,占全国鸟类总数的五分之一。呼伦湖是鸟类和鱼类的天堂。可以说呼伦湖地区是内蒙古少有的鸟类资源宝库之一,是一个硕大的鸟类博物馆。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7)

呼伦湖湖水面积的范围变化非常大,呼伦湖以前叫大泽,在汉语文献里面叫很大的湖泊,有时候可能达几千平方公里,但有的时候又很小,比如说在清末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它干涸了,就剩下几个小水泡和大量的湿地。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及20世纪60~80年代,这个湖又有一个扩大的过程。呼伦湖随着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变迁,其范围曾不止一次地扩大与缩小。当湖面缩小时成为完全的内陆洼地或者不连续的小湖泊;当湖面扩大时,它就成为一个吞吐性湖泊,入湖河流有蒙古国流入的克鲁伦河和从南面中蒙边境上贝尔湖流入的乌尔逊河,湖水最终泄入额尔古纳河。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8)

由于气候干旱等原因,呼伦湖湖体水位持续下降,水面减少约300平方公里,导致湿地萎缩,湖区生态环境退化。从2000年至2009年,呼伦湖的水位已经下降了约4.6米,平均每年下降50厘米!呼伦湖水域面积缩减了477平方公里,比历史最大面积2339平方公里缩减了20%;相应湖蓄水量不足70亿立方米,比历史最大蓄水量138.5亿立方米减少了一半。水位下降4.6米对呼伦湖是致命伤害,因为呼伦湖非常平缓,只需下降1米,就会导致呼伦湖蓄水量大肆减少。蓄水量减少使得水域污染严重,据相关资料显示,湖水Ph值由20世纪60年代的8.5上升为9.1,碱度由2.28每升毫克当量上升到11.09,含盐量由千分之0.7上升到千分之1.6。碱化的湖水让三种鱼类细鳞鱼、蒙古红幽和哲罗鱼已经灭绝。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9)

1992年10月,在呼伦湖成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74万公顷,处于中、蒙、俄三国交界处的中国境内,属于跨国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蒙古国达吾尔自然保护区、俄罗斯达吾尔斯克自然保护区共同组成了达吾尔国际自然保护区。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实施呼伦湖水资源配置及水环境治理工程,从海拉尔河引水,补充呼伦湖水量,恢复湖区湿地,有效地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10)

呼伦湖因为“缺粮”水位下降,为了让游客到呼伦湖里欣赏呼伦的极至景观,在远离岸边的湖里建成了小亭子,游人需乘坐小船登亭;还修建了两条从岸边直抵湖里的步行索道。由于湖水干涸,小亭子距离湖水已有数十米的距离,游人无需乘船只需步行便可;而两条索道大半已经损毁,因为尚在水里的索道只剩一小半了。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11)

呼伦贝尔人为拯救母亲湖不遗余力。三条主要河流水源不足,呼伦贝尔市便启动了“引河入湖”工程,直接从海拉尔河修建引水沟渠,将河水引入湖中。这项“引河入湖”工程花费了当地大量的人力、财力,每年能为呼伦湖补水7.5亿立方米!除此之外,引水沟渠每年还可以向沿途的牧区草原提供3亿立方米的灌溉用水。而呼伦湖渔业公司为了保护湖里的鱼类不至灭绝,更是主动上书要求对呼伦湖进行封湖养鱼,他们宁愿短期内没有收入,也要保护好这片湖泊的生态资源。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5月30日,呼伦湖水位较最低年份水位上升1.77米,水域面积较去年同期增加204.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恢复到2002年时的面积,达到2043平方公里。呼伦湖保护工作取得成效。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12)

呼伦湖沿湖岸有多处旅游点,活动项目也丰富多彩。游客可以穿上蒙古袍,骑着骏马奔驰;也可以骑着双峰驼漫步或乘坐原始的勒勒车漫游,还可划着小船在呼伦湖中垂钓。我们来此游览的时间有限,二来大家也不想花这笔游费,好在这里还比较原生态,没有内地湖泊那么多游人,感觉还是比较舒服的,那就站在岸边欣赏湖光山色各得其所的自由玩耍吧。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13)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14)

这张照片是我在呼伦湖拍得最为满意的一张作品。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15)

不参加呼伦湖的那些旅游项目,就在湖边自个儿玩,嗨皮开心就好啊!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16)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17)

本来是想在呼伦湖拍摄落日景象的,但后来发现我们站的这个位置没法拍摄落日,因为太阳是从我们的右边落下的,随即决定放弃落日拍摄去祭敖包。

呼伦贝尔盟旅游攻略(内蒙古行游影记)(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