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这是李白的诗《咏萤火》,说的是萤火虫。我国古代还有“囊萤夜读”的故事,说的是一位读书人晚上把萤火虫装在袋子里照明,抓紧时间刻苦读书。说到成群结队的萤火虫,现在很难看到这样的情景,尤其是在城市中……

然而,今天6月21日上午,成都市沙河源小学就迎来了这群特殊的“小客人”,约四千余只小小萤火虫将正式在沙河源小学安家!沙河源小学也正式建成为四川省首家校园萤火虫繁育科普基地

萤火虫培养基地(校园萤火虫繁育科普基地)(1)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探索新型思政教育模式,沙河源小学聘请被誉为“萤火虫产业第一人”的乐山师范学院曹成全教授为首席科学顾问,沙河源小学季志彬校长为曹成全教授颁发“首席科学顾问”聘书,并与曹教授共同为“全国首家校园萤火虫繁育科普基地”揭牌。

萤火虫培养基地(校园萤火虫繁育科普基地)(2)

(左:季志彬校长右:曹成全教授)

曹成全教授,他全面了解、掌握两虫的特性,也是获得中国萤火虫、爬沙虫专利技术最多的人,堪称“中国萤火虫、爬沙虫产业化第一人”。他的研究成果,60余篇论文刊发于国内外学术刊物,被日本京都大学邀请作客座教授。为此,曹成全教授也给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萤火虫科普课,讲述了萤火虫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取食习性、发光原理、消亡原因等知识,还生动阐述了萤火虫的文化意义以及在课堂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萤火虫培养基地(校园萤火虫繁育科普基地)(3)

随后,沙河源小学季志彬校长和曹成全教授带领各年级学生代表一起投放萤火虫幼虫及其饵料,将这些萤光精灵正式落户安家在沙河源小学校园。

萤火虫培养基地(校园萤火虫繁育科普基地)(4)

(季志彬校长和曹成全教授投放水生萤火虫幼虫)

萤火虫培养基地(校园萤火虫繁育科普基地)(5)

萤火虫培养基地(校园萤火虫繁育科普基地)(6)

据悉,学校经过长期的筹备,沙河源小学将原有假山水池改造成了萤火虫生态养殖基地,首批引进了3000余只水生萤火虫幼虫、500多只半水生萤火虫幼虫及500多只陆生萤火虫幼虫,并投放了田螺和蜗牛等饵料。此园区涵盖了水生、陆生、半水生三大类型及五六个种类的萤火虫,甚至包括同步发光萤火虫穹宇萤、世界上最大的萤火虫扁萤等稀有种类,一年中大概有8个多月会有萤火虫成虫起飞,是四川首家种类最多最全、且全生活史终年人工养殖并进行系统科学教育的校园萤火虫基地。

萤火虫培养基地(校园萤火虫繁育科普基地)(7)

学校萤火虫繁育科普基地

曹成全教授接受熊猫家长会的采访说到:选择沙河源小学作为萤火虫的繁育科普基地,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并按照萤火虫的野外生存环境搭建了合适的生态环境,学校也在进行了适当的改造,搭建的生态园中有大量的植物、散落其中的池塘更为萤火虫提供了绝佳生境,使之成活率达到较高的条件。

曹教授表示建设萤火虫繁育科普基地,并不只是单纯的是动物学和昆虫学知识的科普,更重要的是增强孩子的人文精神、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的意识,在养育萤火虫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宝贵,从而更尊重和敬畏生命;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引导孩子关注生态文明建设;而在社会教育中也起到积极的作用,萤火虫的熠熠之光照亮孩子的整个人生之路,在任何时候,“萤火虫”精神也就是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就随之而建立。

萤火虫培养基地(校园萤火虫繁育科普基地)(8)

(曹成全教授)

投放仪式结束后,为了深度探索萤火虫在小学教育中的综合作用,沙河源小学季志彬校长还主持召开了“萤火虫科普及思政教育座谈会”,正式启动萤火虫教改项目,对萤火虫养殖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用萤火虫来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创新力、闭环思维能力、劳动意识等等。

季志彬校长还向熊猫家长会谈到:学校将成立专门的“教师萤火虫协会”,“学生萤火虫学会”,开启萤火虫养殖、科普课程校本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此阶段能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同时也打造出最具学校特色的一张“教育名片”。

萤火虫培养基地(校园萤火虫繁育科普基地)(9)

萤火虫培养基地(校园萤火虫繁育科普基地)(10)

(季志彬校长正在投放陆生萤火虫幼虫)

熊猫家长会还了解到,6月23日,沙河源小学还将以“许愿萤火虫,感恩母校情”为主题举行首届“萤火虫特色”小学毕业活动。届时,活动将在沙河源小学校开幕,并在校园一角的“许愿树”上挂满萤火虫的许愿瓶,等待着孩子们许下心愿。家长和孩子们会陆续走进校园,拍照留念,并写下心愿贴纸,贴在萤火虫“许愿树”上。成千流萤尽情飞舞,星星点点,宛如童话世界,也将给孩子带来此生难忘的毕业典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