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又是一年春来到,在拥抱春风的同时,哪些健康问题需要关注?春日的草地田边,聚满了采摘野菜的市民,尝鲜其实有风险;春季户外活动增加,意外伤害随之增加,防范意外伤害有方法;春光正好,可皮肤却开始“闹脾气”,医生有妙招……今日起,长沙晚报“三湘名医在线”连续推出“春日里的健康”系列报道,邀请名医专家为你守护春天的美好。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李合锋

万物复苏,春天的馈赠不仅有大好春光,还有春的味道。但随手采摘,入锅清炒,可能尝的不是“鲜”而是“险”。

吃野菜其实是个“高危”的事情,容易因误采、误食引起中毒。哪些野菜不能吃?哪些野菜能吃?食用时注意什么?听听专家怎么说。

长得很像,“熟悉的野菜”含剧毒

春天野菜去哪里采(谨慎春天到野菜俏)(1)

石龙芮

赵先生到长沙郊区踏青,带回来一大把绿油油的“野芹菜”,他的妻子蒋女士拿了一部分洗净后做了一碗炒芹菜。饭后,蒋女士感觉自己的舌头又麻又辣。不久,她出现恶心、欲吐等不适症状被送到医院,医生查看了赵先生带来的“野芹菜”,经确认是石龙芮,含剧毒。

提醒:石龙芮形状很像芹菜,只不过茎没有芹菜高,叶子还带有刺状。

春天野菜去哪里采(谨慎春天到野菜俏)(2)

石蒜

王先生在公园里看到一种植物,很像他小时候吃过的野蒜,就挖了一袋带回家。他清洗干净炒了一盘,但是吃了一口发现是苦的,剩下的就没吃了。五六分钟后,王先生感到上腹绞痛、头晕,随后全身乏力、呕吐不止。王先生意识到不妙,赶紧喝了几大杯盐开水催吐,随即前往医院。经确认,王先生吃的是石蒜。石蒜,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红花石蒜很多人见过,就是有毒的名花——彼岸花。《本草图经》和《本草纲目》中都记载了石蒜的毒性,一般作为药用也多为外用。

提醒:石蒜在未开花之前长得很像蒜苗,特别是根的部分,故常有人误食。

春天野菜去哪里采(谨慎春天到野菜俏)(3)

海芋

海芋又名滴水观音,常被当作芋头误食,皮肤接触其汁液易发生瘙痒,误食其茎叶会引起舌喉发痒、肿胀、流涎、肠胃灼痛,或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出汗、惊厥等症状。

提醒:一些有毒植物与可食用野菜长得非常相似,若被当作可食用的野菜误食后,其含有的天然毒素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野菜一口鲜,注意食用方法和食用量

湖南省疾控中心食安科科长梁进军表示,春季常见的香椿、鱼腥草、马齿苋、荠菜、白蒿、灰灰菜等是可食用的野菜,但要注意食用方法和食用量。

春天野菜去哪里采(谨慎春天到野菜俏)(4)

荷芋

荷芋又名毛芋,梗中含有大量天然皂角苷,对人类的胃肠黏膜和咽喉有特别明显的刺激作用,所以不能生吃芋荷梗;因其含多种天然的易过敏成分,过敏人群不能吃。

正确食用方法:高温烹调以后再食用。

春天野菜去哪里采(谨慎春天到野菜俏)(5)

菊三七

菊三七又名土三七、金不换,具有治跌打损伤、止痛消肿、活血化淤、消炎止血等功效,但根部含生物碱,可引起肝硬化、肝小静脉和门静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出现肝小静脉闭塞症。

正确食用方法:可在医生指导下泡药酒,但不要长期饮用。

马齿苋

马齿苋是长沙居民餐桌上常见的一种野菜,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等作用,但马齿苋含有生物碱、香豆精、黄酮、草酸盐、蒽醌类化合物等毒性物质。进食过量马齿苋时,会出现腹痛、腹泻、肌肉无力、精神萎靡等症状。

正确食用方法:适量食用,脾胃虚弱者慎食。

春天野菜去哪里采(谨慎春天到野菜俏)(6)

鱼腥草

鱼腥草又叫折耳根,因为其新鲜的叶中有一股浓烈的鱼腥味而得名,春天的田坎上一挖一大把。但是,鱼腥草含马兜铃内酰胺,过量食用会出现恶心、呕吐、大汗、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

正确食用方法:凉拌着吃,不要长期大量食用。

春天野菜去哪里采(谨慎春天到野菜俏)(7)

香椿

香椿也是长沙人喜欢吃的一种野菜。香椿芽初期的硝酸盐含量较低,随着香椿芽不断长大,其硝酸盐含量也在上升。特别是腌制的香椿芽,亚硝酸盐含量大增。需要注意的是,把香椿放在沸水中焯烫1分钟左右,可以除去三分之二以上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正确食用方法:选取嫩芽,在沸水中焯烫后再食用。

春天野菜去哪里采(谨慎春天到野菜俏)(8)

蕨菜

蕨菜有毒,过量食用引起的轻度中毒为消化道症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重度蕨菜中毒会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眩晕,偶有意识不清等。这是因为,蕨菜中含有一种叫原蕨苷的成分,特别是幼嫩部分含量更高,而原蕨苷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2B类致癌物。事实上,蕨菜只要在炒或拌之前焯一下水,最好是小苏打水,有毒的原蕨苷就会分解,就可以尽情享用这种来自春天的味道了。

正确食用方法:炒或拌之前焯一下水,最好是小苏打水。

野菜未必是绿色食品 勿迷信它的营养价值

近几年,一些人认为野菜是“营养健康”的代表。其实,由于野菜分属于不同的属种,在安全性、食用性、药理性上不能一概而论。大部分野菜是自然生长的,但并不算绿色无污染食品。

一些作为药用植物的野菜,除了已知的天然活性成分外,其毒理性研究和评价往往不完善,少量食用或可获得药用价值,但作为蔬菜过量食用,对健康或许适得其反,过分迷信野菜的营养价值没有必要。

梁进军提醒,市民外出踏青、游玩,采摘食用野菜一定要谨慎:不认识、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随意采摘、食用。生长在卫生环境较差的区域及公路周边的野菜不要采摘。春季是虫卵复生的季节,野菜要彻底清洗干净,并用热水焯烫一下,适量食用。野菜多属寒性,脾胃虚弱者如老人、小孩等不适合多食,特别是有肠胃疾病的人更需注意,要谨慎食用。如果食用野菜产生身体不适,可先行催吐,及时就医,最好在食用前将整株野菜拍照并保存,便于医生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