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多久出生是真虎(说说传统文化中的崇虎习俗)(1)

文|戴永夏

“金牛”姗姗离去,“瑞虎”携威而来,农历虎年(壬寅)即将伴着“新桃换旧符”的明媚春光如约而至。在这“牛去虎来”的迎新时刻,人们自然更关注老虎。

在古人的心目中,老虎是百兽之王。它雄健壮伟、威猛异常,人们在与它长期的斗争和相处中,认识到它有着难以战胜的力量,故由对它的敬畏、恐惧转而产生崇拜之情,将其奉之为神。古代的人们希望得到“虎神”保佑,希望自己像虎一样坚强有力、所向无敌,甚至希望成为虎的后裔,这便产生了崇虎习俗。这种习俗广泛存在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生活中。

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与龙相当的重要地位。《周易·乾》卦曰:“云从龙,风从虎。”龙飞在天,虎行于地,龙虎结合成为吉祥昌盛的象征,也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文化的特质。因此,历代人们都习惯用“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等词语来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雄强气概。

在我国的政治、军事、艺术、医学等各个领域,也都浸透着龙虎文化。如《周易》中将龙虎比喻成乾坤、天地、阴阳、男女,以龙虎表征文明;兵书《刘韬》中有“龙韬”“虎韬”,强者相争曰“龙虎斗”;中医有“龙虎针法”;书法中有“龙虎篆”……在汉代《太山镜明》等古书中,龙虎成为接引升仙的使者;山东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的题记中有“上有龙虎衔利来,百鸟共持至钱财”的诗句,龙、虎成了招财进宝的财神……

不难看出,龙、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守护神和吉祥物。龙、虎作为两种相辅相成、刚柔相济、阴阳调和的文化观念,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虎年多久出生是真虎(说说传统文化中的崇虎习俗)(2)

虎是猛兽,古人认为虎的威猛使一切恶人厉鬼望而生畏,因此常把它当作门神,于农历除夕将它的画像贴于门上,用于看守门户、镇邪驱妖。此俗最早始于周代,我国西周第一部礼仪专著《周礼》中就有“居虎门之左,司王朝”的记载。东汉大儒郑玄注释说:“虎门,路寝门也。王日视朝于路寝,门外画虎焉,以明勇猛,于守宜也。”

至汉魏两晋,此俗更加盛行。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中说:“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像虎眠,以驱不祥。”说明当时人们普遍在春节时于门上画虎,以驱除妖魔鬼怪。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也记有“俗好于门画虎头”的习俗,这说明此俗在唐代仍然盛行,以后历代久传不衰。

除了画虎于门,旧时还有新春张贴或悬挂虎图的习俗。如华北一些地区,常在农历除夕于家中正厅内悬挂《镇宅神虎图》,图上常有题诗:“神虎下高山,降魔到人间。善家买了去,四季保平安。”“虎是兽中王,除邪到下方。贵府请了去,万事大吉昌。”这些都表达了人们祈求得到虎神保佑的美好愿望。

福建漳州一带,常在春节悬挂《五福图》。画上有五只猛虎(“虎”和“福”谐音)坐在聚宝盆边,表示五福(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临门、大吉大利。

虎年多久出生是真虎(说说传统文化中的崇虎习俗)(3)

很多地方还盛行为孩子们制作与虎有关的辟邪之物。

过去民间把五月视为毒月、恶月,认为五月是毒虫四出、邪恶聚集的季节,瘟疫易流行,而虎作为百兽之王,毒虫鬼魅都要躲避它。所以,妇女们每到五月便会给孩子制作虎肚兜、虎头帽、虎头鞋等与虎有关的辟邪之物,穿戴在孩子身上。肚兜上多绣五毒图案,正中绣一只怒目圆睁的老虎,颇有神威。虎头鞋的鞋头绣一虎头,重点突出虎头上的“王”字。

虎头帽的形制与虎头鞋相似。民间认为孩子脚穿虎头鞋、头戴虎头帽,通体虎虎有生气,这样可以壮胆辟邪、健康成长,也寓意小孩长命百岁、一生富贵。

还有些地方有春节捏老虎面花礼馍和制作“老虎柏子花”的习俗。旧时每逢除夕,在山西、陕西等地民间,常以虎、兔、鱼、鸟等造型捏面花礼馍,用以祭祖或相互赠送,以求多福多财、年年有余。

江浙等地民间常在年节时制作“老虎柏子花”,即以柏叶点铜绿,剪彩绒为虎形,扎成小朵,名“老虎柏子花”。有的还旁缀小虎,称“子孙老虎”,以此互相赠送,以求多子多福、平安吉祥。

虎年多久出生是真虎(说说传统文化中的崇虎习俗)(4)

崇虎习俗不仅在汉族文化中源远流长,在一些少数民族中更为盛行。如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彝族人自称虎族,视自己为虎的后代。他们以虎作为地名,给子女取与虎有关的名字,其十二兽历法也以虎打头。

一些彝族聚居区还过“老虎节”,节日从农历正月初八日落时开始,到正月十五日出时结束,这期间要举行请虎神、跳虎舞等庆祝活动。正月十五为“送虎东归日”,这天酉时开始,扮演虎神的人口念吉祥语,到各家拜贺。彝族人认为只有过老虎节,人口才会兴旺,六畜才会繁盛,庄稼才会丰收。

云南的白族也是一个崇虎的民族。他们把虎奉为祖先,自称虎儿虎女。

纳西族则将虎视为贤能的象征,对虎倍加尊崇。他们外出要选定虎日,认为虎日吉祥,这天出行做事能得到虎神的保佑。他们认为虎日出生的孩子非同一般,非富即贵,会受到格外重视。纳西族的门神则是牦牛和老虎相配,一左一右,以祈平安。

此外,云南的普米族、怒族、拉祜族、傈僳族,四川、甘肃的羌族,西藏的珞巴族,湖南、湖北等地的土家族等也都崇虎,其崇虎习俗各具特色。

如今,许多崇虎习俗已经湮灭在生活中,但也有一些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民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