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觉醒了86天的内求外修,点击右上方“关注”,持续提供改变底层思维,从而改变行动的具体实操方法和心灵成长体验。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经典语录(伤害别人自尊是罪过)(1)

本文几乎全是名言警句、具体案例和具体解决方法,请知悉。

每一个家庭、学校、商店和办公室都应当把下面这段话装裱起来,挂在墙上

孩子们应该记住这些话,而不应把时间浪费在背诵知识上面;

如果你我践行这些话,我们的一生将由此改变。

施瓦布说:“我的能力在于激发周围人的热情。”

“我拥有的最大资本,是赞赏和鼓励,我以此方式激发人们的潜能。

“没有什么比上司的批评更打击一个人的积极性了。

我从未批评过任何人。

我认为给人们正面激励对工作至关重要,

所以我喜欢鼓励他人,不愿意吹毛求疵。

如果我看到任何闪光点,

我会由衷地赞许,不吝啬赞美之词。”

这就是施瓦布的诀窍。

听起来简单,但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是怎么做的呢?

反其道而行之!

有任何不如意,他们立刻毫不留情地斥责下属;

而遂意的时候,他们却将下属的努力视若无睹。

就像那句老话所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我交友广泛,认识的名人雅士遍及世界各地,”施瓦布说:

我发现无论对方成就有多么斐然,

在被赞许时都会工作得更加尽力,而被批评时则截然相反。

施瓦布提到的这一点,也正是安德鲁·卡内基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之一。

不管在公众场合还是私下,他都从不吝于赞美同事和下属。

安德鲁·卡内基甚至在墓碑上都不忘记赞美他人。

他给自己写的墓志铭是这样的:

此处长眠之人,幸甚曾得智者常伴左右。”

几年前曾经有人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妻子们离家出走的原因。

请你猜猜看,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是“不被珍惜”。我敢打赌男人离家出走的原因也会是如此。

我们总是对伴侣的付出习以为常,却忘记了他们也需要被称赞、被感激。

人们习惯于连续六天、六周,

甚至六十年地吝啬他们的真诚称赞,

他们忽略了这一点:

人们像强烈渴求食物一样渴求被认同,被称赞、被感激。

在电影《重聚维也纳》(Reunion in Vienna)中,

饰演男主角的影星亚弗雷德·伦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除了对自尊的滋养,我别无他求。”

我们注意孩童及家人的营养,

关心他们的健康,却忘记自尊同样需要营养和关心

我们做饭为他人提供养分,却拒绝提供精神食粮

从未意识到赞许的话语将如同晨星一般,

在他们的记忆中熠熠生辉,亘古不灭。

真挚的赞美能够改变人的一生。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经典语录(伤害别人自尊是罪过)(2)

朋友小红帽说:

具体真诚赞美的语术:

语言➕行动。

1.语言

你真的太了不起啦!遇见你真的好幸运+因为……让我……我打算……做,

如果是我们自己被这样表达,感受到这种能量了吗?

2、行动

如果有人这样赞美过就完了,当然我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

但如果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我们突然收到一段私信:

××,最近我尝试了你分享的……,

我现在有了……样的进步,真的感觉太好啦!

这时候我们会是什么感受呢?

如果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收到这行动后的反馈,那又是什么感受呢?

如果过去很久之后有一天,有人告诉我们:

遇见我们是人生命运的转折点,那我们又会是什么感受呢?

人只对发自内心真诚的赞美感到愉悦,而天然对奉承感到排斥。

那么赞美和奉承究竟有何分别?

前者真诚,后者虚伪;前者无私,后者自私;

前者发自肺腑,后者流于表面;

前者为世人所歌颂,后者为世人所不齿。

墨西哥城的查普尔特佩克宫殿有一尊阿尔瓦罗·奥夫雷贡将军的半身像。

雕像下方铭刻着他的不朽名句:

“勿惧临城之敌,慎信善柔之友。”

请不要误解,我并不提倡钻营取巧。

我所倡导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

请允许我在此重复——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

无论以何种语言,”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曾经说过:

你所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刻着自我的烙印。”

人们95%的时间都只想着自己。

赞许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美德。

每当子女交上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我们总是忘记夸奖他们;

当他们为第一次烘焙成功的蛋糕或是自己搭建的鸟巢而欢呼雀跃时,

我们也忘记对他们的进步给予肯定。

父母的关注与认可是孩子最渴求的,却总是被我们忽视。

下一次,当你在餐厅吃到火候刚刚好的美味牛排时,

请让服务生把你的赞许转告厨师;

当劳累一天的店员依旧耐心有礼地招待你时,

请别忘记对他表示感谢。

对我们的同事、家人、朋友,同样的冷漠会引发双倍的难过。

与人打交道时请不要忘记,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渴求认同的平凡人

普天之下的每一颗心,都会因他人的赞许而欢愉。

请在足迹所至之处,让感恩之情如火种般洒下;

它们会燃起友情的火焰,以温暖回报你。

当批评和嘲讽无济于事时,是真诚的赞许发挥了效用。

伤害人们感情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也不会令对方有任何改变。

下面这句谚语我用以时刻警醒自己:

此生之路,我将走过;

走过这一次,便再也无法重来。

所有力所能及的善行,所有充盈于心的善意,

我将毫不吝惜,即刻倾予。

我将再不拖延,再不淡漠,只因此生之路,再也无法重来。

爱默生曾经说过:

我遇见的每个人都必定在某一方面胜于我。

正因如此,我向每个人学习。”

(即我一直强调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如果这句话适用于爱默生,那么也同样适用于你我。

让我们暂时将自己的得失和欲望置于一旁,想一想他人身上值得称许的地方。

请收起谄媚的话语,以最真挚诚恳的态度称赞他们。

“由衷地赞许,不吝啬赞美之词。”

人们会将你的话语珍藏一生,

当你已经将这些话置于脑后,对方仍会在心底一遍遍重温。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经典语录(伤害别人自尊是罪过)(3)

二、如何让别人为你效劳

普天之下,让他人为你效劳的方法只有一个。

你不相信吗?真的只有这一个:

让对方心甘情愿地自发去做。

请记住,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若想请你为我做事,唯一的方法就是给你想要的。

(说服别人的首要途径,是引发对方的强烈欲求。

能者纵横四海,庸者踽踽独行。)

那么,你想要什么呢?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称,对性和成功的欲望是人类的永恒动机。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对此看法略有不同。

杜威博士说,人性中最深层的动力是“对重视的渴求”。

这一至关重要的结论将在全文中得以体现,请牢记在心。

人类究竟需要什么呢?

人类真正的需求并不多,但都源自最原始最坚定的渴望。

下述即是人人都渴求得到的:

1.健康长久的生命

2.食物

3.睡眠

4.金钱,以及金钱能换来的东西

5.来世灵魂不灭

6.性生活的满足

7.子女幸福安康

8.被重视的感受

通常情况下,这些需求不难实现,只有一点是例外;

这一点,弗洛伊德称之“对成功的欲望”,杜威谓之“对重视的渴求”。

人们对它的渴望,与对食物和睡眠的渴望同样迫切,却难以餍足。

林肯曾在信中开门见山地写下“人人都喜欢被称赞”。

威廉·詹姆斯亦曾断言“人性的根源深处,强烈渴求着他人的欣赏”。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他并没有用“希望”、“想要”或是“向往”等温和的措辞,

他的原话是“强烈渴求”。

这渴求如此强烈,在每个人的心底蠢蠢欲动,而深谙个中道理的人却凤毛麟角。

若有人能一解他人心灵之渴,便能轻易掌控他人的心。

在他不幸与世长辞的时候,“连素昧平生的人都会为他掬泪”。

希望“感到自己重要”也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分别之一。

人们内心都无比渴望被认同,被赞赏。

如果我们的祖先没有感受到人性的召唤,

强烈渴求成就感,我们就不会有现今的文明。

没有这一渴求,人类无异于动物。

如果你愿意告诉我什么事情最让你有满足感,我就能知道你是怎样的人。

这一点决定了你的个性,对你的人生之路也具有最重大的影响。

为了满足自我,约翰·洛克菲勒出资在北京建起一座现代化医院,

照顾成千上万与他素未谋面的穷苦人们;

迪林格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通过抢劫和杀戮满足自我。

当联邦调查局的探员围捕他时,迪林格冲进明尼苏达的一间农舍,

大喊:“我就是迪林格!”

被当作头号公敌让他自命不凡、得意洋洋地声明:

“我不会伤害你们,但我就是传说中的迪林格!”

诚如你所见,同样是为了寻求自我满足,

洛克菲勒与迪林格采取的方式迥然不同。

同样连名人也渴求得到他人的重视。

而为了博得同情和关注,人们甚至有时会假装弱小,从而获得存在感。

人们如此渴望他人的认同,精神病人甚至不惜以发疯为代价。

由此可见,人们有多么需要被重视,真诚地称赞能创造多大的奇迹。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经典语录(伤害别人自尊是罪过)(4)

三、人性就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好人,哪怕是罪犯!!!

人性规律就是人们百分之九十五的时间都只想着自己。

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下,不管犯下多严重的错误,人们都不会责备自己。

“严以律人,宽以待己”是人们的真实写照。

了解人性规律这一切,就能宽恕一切。

很少会有罪犯承认自己是坏人。

他们和你我一样,有共通的人性

所以他们给自己找借口,向你解释为什么会扣动扳机。

他们试图为这些反社会的行为寻求一个恰当的理由,

不管这理由是否站得住脚,他们都坚信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不应该被关进监狱。”

如果连监狱里关押的那些无法无天的罪犯都认为自己什么都没做错,

那么你我身边的人是否更是如此?

连锁百货商场的创始人约翰·沃纳梅克曾经承认:

三十年前,我就懂得抱怨是愚蠢的行为。

克服自己的种种缺点就已经够我忙的了,

哪还有精力去抱怨上帝为何不把天赋平分给每个人。”

沃纳梅克很早就参透的道理,我却摸索了三十多年才认识到:

99%的情况下,不管犯下多严重的错误,人们都不会责备自己。

批评是无用的,它激起抵触,让人急于辩白;

批评是危险的,它伤害自尊,甚至让人萌生恨意。

著名心理学家B.F.斯金纳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奖励比惩罚更有效

得到奖励的动物比受到惩罚的动物学习更快,学习效果也更加显著。

此后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人类。

批评带来的并不是改变,而是怨恨。

另一位心理学家汉斯·塞利也曾说过:

我们对他人的肯定有多渴望,对责备就有多恐惧。”

责备所引发的怨恨不仅于事无益,更会打击家人、朋友和员工的积极性。

乔治·约翰斯顿是俄克拉荷马州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管理者。

他的职责之一是确保员工在工地上戴好安全帽。

每次看到不戴安全帽的员工,乔治都会搬出相关规定,勒令对方服从。

员工虽然不情愿地妥协了,但等他一走,就会立即把帽子摘掉。

于是约翰斯顿决定换一种方式。

当他再发现到违反规定的员工时,

就设身处地地询问他们帽子尺寸是否不合适,或者戴起来不舒服。

之后他和颜悦色地提醒员工安全帽是用来保护他们的,

建议他们戴上帽子以保障自己的安全。

这样一来,员工的抵触情绪大大降低,违规的现象也显著减少。

作恶者怪罪所有人,却从不悔过。世人皆是如此

下一次,当指责的话语即将脱口而出的时候,我们不妨三思,想一想那些罪犯。

指责如同回旋镖,总会伤及自身。

被批评的人或是为自己辩护,以同样的指责回击;

或是像那位绅士一样,无辜地辩解“我不认为自己哪儿做错了”。

这就是为人处世最宝贵的一课,即:

请从现在开始,再也别写侮辱人的字眼,

再也不出言讥讽,再也别直接批评任何人任何事。

请秉承“不以恶待人,以仁爱相处”的原则,

对任何事情始终保持沉默,因为指责批评只有副作用。

请加一条座右铭是“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被人论断”。

请“不要苛责他们。如果我们处境相同,也会做出同样的事。”

你是否也曾想过教训或者改变别人?我全力支持你。

不过,为什么不从你自己开始呢?

自私一点说,改变自己远比改变他人令你受益更多,并且风险更小。

孔子曾言: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若想激怒对方,你只需以激烈的批评作为武器;

即使那批评合情合理,对方都可能会记恨终生。

和人打交道时,请牢记这一点:

人并非理性生物。

他们由情感驱使,被偏见支配,傲慢与虚荣是他们的动力之源。

作家托马斯·哈代在英国文学史上光芒四射,却因为他人的指责而就此封笔;

英国诗人托马斯·查特顿面对刻薄的批评,以自杀作为他的回答。

本杰明·富兰克林年轻时言辞笨拙,成熟后却圆滑世故,

因待人接物十分得体而被任命为美国驻法大使。

他的成功之钥是什么?

从不出口伤人,”他说:“对每个人都称赞有加。”

批评、指责和抱怨是蠢材与生俱来的“才能”;

理解和宽容却是对人品和自律的极大考验。

卡莱尔曾言:

伟人的伟大之处,从他对待小人的态度中可见一斑。”

鲍勃·胡佛是世界知名的试飞员,飞行表演中总少不了他的身影。

然而,据《飞行操作》(Flight Operations)杂志记载,在某次飞行表演后,胡佛照常从圣地亚哥飞回洛杉矶,不料在三百英尺的高空,两个发动机刹那间同时停止运转。

胡佛急中生智,凭借高超的技巧成功迫降。

虽然万幸无人伤亡,他驾驶的飞机却因这起事故而彻底报废。

胡佛一落地,就立即去查看飞机的燃料——正如他所料,这架二战时期的螺旋桨飞机本应使用汽油,却误加了喷气式发动机的燃料。

回到机场,胡佛立刻找来负责加油的机修工。

那位年轻的机修工正为铸成大错而害怕得瑟瑟发抖,一见到胡佛,就流下痛悔的眼泪。

他的失误不仅摧毁了一架造价高昂的飞机,还险些夺去三个人的性命。

胡佛有多愤怒可想而知。

机修工本以为这位功勋卓著、处事严谨的飞行员会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然而出人意料地,胡佛并未责怪他,甚至连一句重话都没有说。

胡佛揽过机修工的肩膀,对他说:

“我相信你再也不会这么做了,你明天来为我那架F-51服务吧。”

您看,这就是修养。

因为,即使你手握真理,对方大错特错,也请给对方留个面子。

指责让对方丢脸除了会摧毁他的自尊心之外,别无益处。

传奇的法国航空先锋兼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曾写道:

“我没有权利做出任何让对方感到自卑的言行。

我怎么看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如何看自己。

伤害别人的自尊是一种罪过。

因为胡佛深知:

此刻的指责毫无用处,其实机修工他心里本身就已经很自责了。

而且如果胡佛继续指责的话,人性要么是本能的反击自卫,

要么是承受不住职责、心里太脆弱而自杀。

显然这两种结果都不是胡佛想要的。

唯有冷静,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机修工的认可,

这就是胡佛对他最好的赞赏,用实际行动赞赏认可机修工。

最后分享赢得他人喜爱的7个方式:

原则1 建立对他人的兴趣,真心诚意地关注他人

原则2 微笑

原则3 请记住别人的名字。因为无论对于何人,无论以何种语言,自己的名字都是世界上最甜蜜最重要的词汇

原则4 专注地倾听,鼓励他人谈论自己

原则5 谈论对方感兴趣的事情

原则6 真心实意地让对方知道他有多重要

原则7 模仿别人说话,用别人的词汇,这样别人更能产生共鸣。

同时了解他的底层思维,与他共鸣。

高手都懂得向下兼容,用别人的心与别人产生共鸣,而不是用自己的心。

总结:

赞赏加鼓励,远比指责批评抱怨有效得多。

还记得那个经典的故事吗?

风和阳光打赌谁能先脱下在外面游玩的人的衣服,当然是太阳。

所以先让自己成为太阳,才能温暖别人。

譬如我行动了,我开始赞赏鼓励别人,我开始口吐芬芳了,我活成太阳了。

别人感受到温暖,自然会改变,也才会改变。

所以只能先改变自己。

让大脑种上花,当我自己开始改变,

开始口吐芬芳,只植入正能量,

我发现我身边人,甚至陌生人,我发现一切都变了。

愿你也活成太阳:

在人生旅途中,一边‬温暖,一边‬照亮。

最后非常感恩您的阅读。觉得好请关注➕点赞。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往日文章推荐:

相信的力量——你会成为你相信的样子

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往往暗示着自己的命运(含钱的底层逻辑)

人生3点须知|跳脱自我认知,建立人性认知基石,您会更懂我的文章

这个世界掌握在“看得见内在世界的人”手里,而你的一生早已注定

只要3个步骤,让每个人学会运用“吸引力法则”实现愿望

我经过艰难的婆媳相处,炼狱般的体验,如今终觉醒/人性剖析婆媳

宇宙终极真相:智者畏因,愚者畏果,原来世间一切的“因”都是爱

今天是我‬写作的第86|365天。

我的更文初衷:

心影响心,愿带动更多的人走在改变底层思维,即刻行动的路上。

我的宗旨理念:

爱自己,尊重自己,改变底层逻辑,找到自我价值和目标(本自具足),自我反省,知行合一(时刻护善念、善言、善行),那么“你想要的自己”和“想要的生活”,会自动出现在你面前。

这就是《吸引力法则》《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