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消息,据产业链最新消息称,由于iPhone 12销售火爆,苹果追加了200万的订单。产业链表示,本次追加订单的主要是iPhone 12,而一同的开卖的iPhone 12 Pro并没有变化,而是按照之前订单正常生产。

从目前来看,iPhone 12系列预售销售情况显著好于2019年的iPhone 11,这说明本次iPhone新机定价策略成功,5G有望推动10 亿iPhone存量用户换机。预计后续在国内双十一和欧美圣诞节的推动下,iPhone 12销量将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成为6年来最受消费者欢迎的iPhone。

1. 分期消费的趋势显著上升

然而iPhone高昂的售价还是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用什么方式购买也是大家值得考虑的问题。自从2019年苹果官方推出iPhone 11免息分期购机的优惠政策后,通过分期付款购买新款电子产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分期消费的方向也越来越广,包括旅游、餐饮、购物等等。

iphone 12分期购买是什么意思(iPhone12真香但别忽视了消费分期的真相)(1)

以iPhone 11 Pro举例,在苹果官网Apple Store购买时可享受24期免息分期,64GB版本24个月免息分期每个月的价格约362元。

同时天猫旗舰店也支持12期的免息分期。价格上12期免息每月725元左右。

每月362元或每月725元并且0利息,和全款购买新机的花费一致。这种分期消费能有效减小短期大额消费支出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你稍微懂一点金融知识的话,就明白这种0息分期其实降低了我们的机会成本,虽然价格上没有降低,但却是很良心的优惠政策。

每月几百元的分期款,有时候省一省就出来了,所以这种分期消费的势头上升很快,特别是在消费欲强,但消费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中。根据央视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89.77%的受访学生使用过分期付款进行超前消费。在超前消费的类型中,有85.98%的用于购物,其次是饮食和娱乐,分别占65.16%和30.30%。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分期消费或分期付款政策都是这么有良心的,接下来就来梳理分期消费中那些容易掉入的“坑”。

2. 分期付款最大的坑——真实利率惊人

假设我们要在天猫上网购一部iPhone 12 pro 128GB版本,全款价格8499元。如果选择用花呗分24期付款,1期为1个月,每期需支付407.24元,合计9,773.76元,其中含“手续费”1274.76元,其实可以把手续费简单看作这笔分期消费的利息,接下来就来看看这笔贷款的真实利率。

iphone 12分期购买是什么意思(iPhone12真香但别忽视了消费分期的真相)(2)

如果按照我们普通利率的算法,即利率=利息÷本金,分24期就是两年,所以年化利率=1274.76÷8499÷2=7.5%;同理,月利率=7.5%÷12=0.625%,计算到这里,很多人会认为7.5%就是自己分期消费的年化利率,然后认为这样的“年化利率”其实不算高,可以接受,因此欣然点击了各种分期消费的确认下单键。

但事实上,7.5%根本不是真实的利率,真实的年化利率算出来高达14.4%,是7.5%的接近2倍。这是为什么呢?

分期付款的“奥秘”就在于你每期都在偿还本金,也就是说你欠的本金会越来越少,但是花呗还一直在用全部本金为基数收取固定比例的“手续费”, 就会导致每期给是同样的手续费金额,但越到后期,利率就会越高,因为那时候本金都已经还的差不多了。

举个例子,到最后1期的时候,本金只差350元了,但手续费仍然收的是每期53元,这笔利率,就高的吓人了。这里面涉及金融学当中货币的时间价值。我们不用完全清楚计算过程,但要明白原理。不仅花呗,各种信用卡分期、京东白条等分期付款的真实年化利率都在14%左右,而苏宁、趣店、乐信分期乐等更是惊人的超过了20%。

3. 真实利率到底是什么水平?

我们做个简单对比,银行活期存款的年利率0.35%,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一般1.5%。

银行理财的年化收益率是3%-5%,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是4%左右。大额100万起投的信托般在7%左右,P2P的是5%-15%。

以上都是比较主流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无论哪种产品,都很难追上14.4%这样的“借款”年化利率。看到这个数据之后,你怕了吗?还愿意用分期付款购物吗?要知道,一般银行消费贷款的平均利率是6%,个人住房贷款的平均利率是5.6%。分期付款,比买房“贵”多了。

4. 知道这些后,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仍然可以分期消费,但注意,最好是0利息无手续费的分期方式。如果有手续费,去百度搜索一下“分期利率计算器”,在网页中填入对应的数字的就可以计算出真实的年化利率,看看是否划算。

iphone 12分期购买是什么意思(iPhone12真香但别忽视了消费分期的真相)(3)

第二,培养理性的消费习惯,不要提前消费,应该延迟满足。钱应该用来投资(包括资产投资和自我投资),然后用投资的收益来消费。不要用借来的钱去进行非刚需消费,这样做在心理层面只能带来短暂的效用,而长期来看会增加非常大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