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哈尔滨铁路公安局

百年反贫困的伟大征程的感悟(荐读乡村国是)(1)

“你如果不了解中国农村,就不会了解真正的中国。”一位伟人如此深情告白。

朋友,你有过贫困经历并与之抗争吗?你想了解乡村那些改天换地的传奇故事吗?你想近距离接触对你来说相对陌生的农村吗?也许,你还很想知道农民脱贫解困这个世界难题如何破解,还对风光旖旎的农村景色和绚丽多姿的山村人文地理发生兴趣,尤其是身处贫困之中的那些乡亲们,与你有着血脉相连的牵挂。那么,《乡村国是》这本书将满足你所有的想象和期待。

《乡村国是》全景式、纪实性呈现了中国脱贫攻坚的进程和成效,讲述中国新故事、报告农村新气象,是一部庄严厚重、气势恢宏的文艺扶贫力作,是中国向贫困总决战的文学证词。

书中用7个章节26个题目富有诗意、翔实生动、娓娓道来的故事,展现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扶贫工作的艰巨复杂,传达贫困地区脱贫老百姓的心声,彰显了中国在全球减贫事业中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该作品发表和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作者纪红建,1977年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湘水,湖南望城人。已出版文学作品近10部。2017年获第二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2018年凭借《乡村国是》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

为了写好这部全景式反映中国扶贫脱贫攻坚战的长篇纪实作品,纪红建花费两年时间,独自一人带着简单的行李和一个笔记本电脑、一支录音笔,走进大山,深入老少边穷等落后地区,行走上万公里,足迹涉及14个省区市39个县202个村庄。在坚忍执著的探访采写中,体现青年作家行走乡村大地、心系天下苍生的家国情怀。

通过走访贫困户、脱贫老乡、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工作者,作者带回了200多个小时的采访录音,整理了100多万字的采访素材。之后,又历时8个月整理、思考和创作,完成了这部近40万字的报告文学作品,描绘出波澜壮阔的中国脱贫攻坚战的生动画卷。

第一部分:

“贫穷,文明社会的顽疾。俯视祖国的夜空,东部沿海地区灯火通明,而西部则黯然失色,贫困的阴影依然笼罩着这片内陆地区。”

中国的脱贫攻坚,使数以亿计的人口摆脱贫困,这在世界历史上、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1978年,我国年收入不足200元的贫困人口有2.5亿人,占总人口的30.7%。2011年,中央调高国家扶贫标准至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按照新标准,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由2010年的2688万人扩大到了1.28亿人。这样一个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的庞大贫困群体,要在短短10年时间内实现脱贫,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桩大事,其意义非常重大,反映出我国扶贫脱贫攻坚战的艰巨与紧迫。

在中国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作家纪红建深入六盘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罗霄山区、昆仑山区、闽东山区等精准扶贫攻坚战主战场,感受和记录感动人心的扶贫场景,回溯与思考脱贫攻坚道路的艰难曲折,创作了这部以历史的、纵深的、全景式的镜头,展现共和国脱贫奔小康的长篇报告文学。

该书将大叙事与小故事、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相结合、国家情怀与个人情感、现实笔法与理性思辨相结合,为共和国三十多年的脱贫攻坚之路留下了有血有肉的故事集和人物画廊,彰显了中国力量和人类情怀。

第二部分:

作为报告文学一个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作者在采写这部高难度作品时,践行了自己的文学理想及抱负,紧紧围绕着贫困乡村,围绕着贫困乡村里的人和事,围绕着人心和人性,围绕着精神和灵魂,记载脱贫攻坚这一历史性事件,报告时代风云,记录历史和社会的沧桑巨变。

作者的选材颇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他选取了全国集中连片的特困区六盘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罗霄山区、昆仑山区、闽东山区等,范围涵盖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以及西南、西北广袤的乡村,堪称全景式、全视野地辐射和观照了全国的贫困地区,使作品主题与论断更具说服力。

正文不以作者采访的时间为顺序,而以感人的脱贫故事里面,作者所感应到的内在的呼应为章节串联的基础。

近三年在深度贫困地区的行走,作者有无尽的感动与感叹,特别是贫困群众自然流露的感激之情,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贫困山区确实难,难于生活,难于扶贫,难于脱贫。但再难,都挺了过来,都攻坚克难,都成为过去时,或者渐渐成为过去时。看着浩浩荡荡的脱贫队伍,作者看到了喜悦与温暖,更看到了一种豪迈与自信。

正如作者引述在视察井冈山茅坪乡坤山村时所言:“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扶贫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

《乡村国是》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兴国理念。脱贫攻坚是声势浩大的全民行动,这项繁重复杂工程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多年的扶贫攻坚,激发人民的内在活力与内生动力,实现对贫困地区百姓思想观念的转变,这是意义最深远的。换言之,扶贫先扶人,扶人先扶心,人心扶贫是最大的扶贫行动。以前,许多地方政府都以被定为贫困县为荣(因为国家对贫困县有很多资金和政策支持),现在变成了以能尽快摘掉贫困县帽子为荣。绝大多数的贫困群众亦是如此,以前是“政府要帮我脱贫”,现在变成了“我要脱贫”。这是意义非凡的重大转变。

第三部分: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中国农村地域广,东西跨越5个时区。南北气候迥异,各地资源禀赋差别大,东、中、西部经济条件悬殊。

而扶贫开发,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思想概括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过程中,不走“输血式”扶贫的老路,开辟“造血式”扶贫,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建设,将成功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新型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民的新型非农化、职业化。

在《路有荆棘》篇章中,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刘官街道高官村,就依托4A级景区温泉项目,成功开展了乡村旅游,以四个主题特色旅游村寨为重点,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观光农业为支撑,以农业园区、湿地公园建设为载体,通过做大做强,推动了城乡经济一体化。不仅脱了贫,还带动了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了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

观览社会发展大势,实现现代化就是一个逐步告别贫困的历史性进程。检视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的报告文学,对社会重要存在的涉贫题材多有写作,但大多是一种“问题报告文学”的制式,其基调是揭示贫困问题的严重存在,以期引起高度关注。《乡村国是》不是“问题报告文学”的写法,作者所依据的是理性的原则,贫困依然是一个问题,但扶贫攻坚的实绩是现实的,是历史性的。作为社会的观察者、记录者和思考者,作者有责任将脱贫的进展,作出真实的报告。因此,在《乡村国是》里,贫困已整体性地由“问题”转为“话题”,作者要与读者分享的是一个有关中国扶贫,特别是精准扶贫的有意味的话题,他所写的是一部新时代中国扶贫攻坚脱困致富的新风景。

《乡村国是》写出了中国反贫困斗争现实的严峻性、艰巨性和紧迫感,写出了正在深受贫困折磨的老百姓改变命运、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和追求。作品没有回避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贫困”短板的现实。在此基础上,有比较高的思想立意,让人们能够从几十年的扶贫史中,寻找到改变贫困命运的力量所在,深刻认识和体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的伟大意义。

这种认识一直是作品主题的思想基调,也是作品能够站在时代精神高地上的保证。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既是针对长期制约因素的总攻,更是对新出现问题的精确应对。

《乡村国是》不但聚焦广大贫困群众的命运变迁,也反映了贫困群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摆脱贫穷、改变面貌的奋斗精神。

譬如,石漠化地区的贵州罗甸县大关,以前老百姓依靠“砍山”,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以谋生存,如今则是“养山”,坚定不移地种树,依靠勤劳的双手劈石取土,通过改变生存条件逐渐脱贫。

而被困在大山深处山洞里的罗甸县麻怀村,村民们饱受翻爬山路之苦,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经过7年鏖战,生生凿通了山洞,使险途变通途,百姓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广西天峨县汉尧屯的吕昌发也是同样顽强的一个人。为了养殖“六画山鸡”,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承受的一次次磨难,终获成功。他主动引领更多的乡亲一起发展山鸡产业,使村屯人年均增收8500元,而后又帮助村里解决了饮水和用电的问题,蹚出了一条生态旅游的发展之路等等。书中收录的很多贫困群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摆脱贫穷的故事,让人感动。

第四部分:

民生为上,不忘根本。扶贫,是一个涤荡心灵、贴近乡土、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

《乡村国是》还着力塑造了一大批基层扶贫工作者的形象。通过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思想在反贫困斗争中的巨大指导作用。要使一个地区真脱贫,具有先进思想和先进理念的基层扶贫干部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没有他们的辛苦工作,就没有今天的良好局面。他们是攻坚主力,突击队员,他们是扶贫工作成败的关键。

他们既是普通党员干部,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但与普通人不一样的是,他们深知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面对艰难困苦,他们都坚持下来了。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都奉献给了扶贫事业,且无怨无悔。他们是平凡的,但都是时代的英雄。

贵州省晴隆县是一个给作者留下难忘印象的地方,作者的手提电脑在这里失而复得,让他见识了这方百姓的淳朴。县委书记姜仕坤为了带领晴隆脱贫,鞠躬尽瘁、以身殉职,让人忧伤不已。宁夏海原县扶贫干部张维权参军入伍,在甘肃天水成家,却被转业到贫困家乡的扶贫办。分居两地的艰辛煎熬,加上老婆罹患胃癌,所有不幸都没有影响他全身心地投入扶贫攻坚之中,始终如一头老黄牛般无怨无悔等等,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学习和敬佩。

从基层扶贫工作者身上,我们看到了党和政府反贫困、消灭贫困的坚定信心,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在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文化相对落后,信息封闭,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也相对陈旧。要使一个地区真脱贫,具有先进思想和先进理念的共产党的基层扶贫干部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作品抓住这个最重要的环节展开描写,用大量的篇幅去描写他们的工作、生活细节,展现他们性格的思想内涵,写出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展现出新时代平凡英雄们的群体风貌。

第五部分:

我国是一个以农耕文明为起点的文明古国。在对乡村社会的认识和改造上,更关注现实问题、和谐发展问题。所以,作者提出我国农村和土地问题的解决之道,是恢复和发展乡村工业,以使农村社会的各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乡村国是》这部作品既真实、全面地描述了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伟大功绩,也充满着思辨和温暖,是一部有历史纵深感和现场感、有血有肉的人物故事图谱。

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进生产要素从何而来,来自于资本与技术,而资本与技术从何而来,答案无疑是城市。把城市发展积淀的资金和竞争中脱颖出的技术,用在农村发展改革上,对农村而言,是有相当大的推进作用的。

再者当今的中国乡村已深深卷入到全球化、现代化和开放体系之中,但农民组织方式仍然是以小农户为基础,而城市发展中先进的信息管理、制度体系,以及市场经济结构能让乡村更好理解并融入到全球化、现代化和开放体系之中。

尽管乡村是出现在城市之前并且存活下来了,但发展到今天,它的发展已离不开城市了。当然乡村是城市原料来源,是城市的根本,他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乡村国是》以充分的非虚构文学的具象叙事,富有质感地展示行进中的中国扶贫风景,涉面广泛、具有宽度。作者力图比较全面完整地记录这一时代扶贫的新进展、新成就。他在艰苦行走的馈赠中,生动呈现着我国扶贫状况真切的现场感、样本性和丰富性。

从采访对象的类型看,大致上涉及到我国目前扶贫脱困的基本方式,包括国家支持、对口援助、社会帮扶、生态养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养殖、果木经济、交通致富、移民重建、电商脱贫、自强脱贫、龙头企业带动、农家乐、乡村旅游等。

书中提到:新农村建设须寻找科学、合乎乡情的建设路径。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途径就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

山清水秀的农村,有梦想中的风景,有舌尖上的美食,然而,这些城里人憧憬的美景和美食之地,却有一大批亟待脱贫的贫困群众,如何将当地的优势资源转化为脱贫致富的资本,“政府 社会资本 旅游产业”的脱贫模式,就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选对了脱贫模式可以让农村和城市共赢。

农村有一批城市人羡慕的资源:优质的水源、清新的空气、天然的美食、丰富的植被、沁人心脾的风景,可是,在农村人的眼里,这些习以为常的自然资源,其价值却是非常低廉的,很多人都会忽视这些农村资源,不是农村居民目光短浅,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没有畅通的道路,只有凌乱的房屋,没有发展中长期规划,只有个别家庭的“小打小闹”。这样的发展模式,再优势的资源也无法真正转化为资本。

脱贫攻坚没有“局外人”,老百姓渴望致富,但是缺乏统筹规划,政府必须做好引领者的角色,对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劣势有清醒的认识,牵头组织规划协调,让乡村发展更有竞争力,才能够促进农村的优势资源真正转化为资本。

农村和城市的发展是一体的。农村发展好坏,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农村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城市居民也就能够吃到放心的粮食,绿色的蔬菜,从而让舌尖上的美食更安全。可以说,选对脱贫模式,不仅让让乡村振兴更有希望,也能够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农村和城市的共赢之举。

未来,新农村的脱贫致富奔向小康,将是进行一揽子改革创新,包含观光、旅游、体验、养老、疗养、产品、产业和度假为一体的新农村建设。

第六部分:

费孝通说:“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中国社会在本质上是“乡土中国”。脱贫攻坚,推动中国乡村变革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的现代性设计了乡村发展的路线图,它有历史的合目的性,但左右这个预期和目的的力量却是复杂的。乡村改革,就是要尽可能祛除那不可掌控的力量,缩短我们抵达目的地的时间或周期,但它绝不是回到过去。

作者通过采写众多贫困百姓和扶贫干部的故事,弘扬了勤劳坚韧、拼搏奋斗、自强不息、互帮互助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内涵。

如果说基于大量实地采访所得的成就了《乡村国是》的宽度,那么作者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叙事建构,则是生成这部长篇内质厚度的关键。前者保证了“报告的”文学所需的信息容量,后者则使“文学的”报告成为可能。扶贫脱困是大事,但事在人为。从《乡村国是》反映题材而言,无论是哪种方式的精准扶贫,其达成的关键在人。作品最用力处也在于此。

作品写到的人物有许多,其中有各级精准扶贫的驻村干部,有为扶贫鼓与呼的有识者,有带领群众艰苦脱贫的老党员、老干部,还有更多深度贫困地区不甘贫困的普通百姓。最为感人的就是作品中写到的那些虽然贫困而不失其志的贫困户和勇于担当,带领群众艰苦脱贫、无私奉献的基层干部。

正如作者所说,“精神”,“最先要说的是贫困山区群众那种自强不息、坚毅与顽强的意志和精神”,这其中有“为了生存,永不放弃”的广西人吴天来,有“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巴中汉子余定泗,有“攒劲的小伙子”陈俭银和他的儿子陈泽恩,作者纪红建以崇敬之心走近他们,以蕴情之笔书写他们,唤起了一种感奋我们的精神力量。纪红建说,要写出带着“温度”的扶贫报告,这“温度”就在于向“自强不息、坚毅与顽强的意志和精神”致敬的叙写之中。

一项综合调查显示,城里人的幸福指数不及农村人,而且越是发达的地区幸福指数越低。这是一个既奇怪又现实的现象。某些城市深受城市病的影响。因为大部分乡村环境质量高于城市,生活较为单一淳朴,压力较小。所以,我们到繁华的城市看众生相,在宁静的乡村咀嚼思考。

结语:

做人民心声的传递者,这一点,在作者心中从未动摇过。两年多来,作者一直行走在远离繁华的深度贫困区,看到一组组喜人数据带给群众的喜悦与笑容,以及背后的复杂与艰辛、矛盾与纠结、泪水与汗水,深切地感知着中国人的勤劳勇敢与善良质朴,中华民族实现小康的历史大潮与老百姓的炽热情愫。

《乡村国是》凝聚百姓心声,弘扬中国力量,是一部抒写“中国梦”,充满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的宏大叙事之作,是中国向贫困总决战的生动的文学记录,也是脱贫攻坚进行时的现实主义文学力作。

该书从遍及十多个省市区,202个村庄的深入行走中,获得总体性视野和生动具体的经验,表现了精准扶贫战略的历史性成就和千百万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梦想与追求。

作为一部朴实的原创文学作品,作品讴歌时代,礼赞人民,用贴近乡民的情感来表现中国新时代山乡巨变。全面考察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党为消灭贫困不懈奋斗的历史,真实讲述了那些长期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扶贫工作者生动感人的故事,热情讴歌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为开辟自己美好新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伟大智慧和创造精神。

在农村反贫困走向富足的历程中,在农村+产业智能化+区块链的商业模式中,我们将会惊喜地看到:农业落后于工业,乡村落后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在文化技术水平、劳动和生活条件等方面落后于脑力劳动者等,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三大差别最终会在我们的生活里渐次融合、逐步消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