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是三国时期的一块战略重地,围绕荆州魏、蜀、吴演绎了一段贯穿三国的恩怨情仇,吴蜀因为荆州联盟而兴起,鼎足天下,也因为争夺荆州,反目成仇,荆州终被东吴所夺,划归东吴,民间流传了一句“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歇后语,是不是真的?,查阅了《三国演义》、《三国志》有关章节,有了自己的见解,试图一解历史真史,还刘备清白。

刘备到底有没有借荆州(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1)

官渡之战后,刘备因袁绍战败而亡命奔投荆襄刘表,蓄积力量,以图待机争雄天下,在此邂逅水镜先生,经其指点聘请得孔明为军师,孔明与其隆中对:“......荆州用武之地,北据汉,沔,利尽南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大业可成,汉室五兴”,刘备顿首感谢,自此荆州之争走上历史舞台,刘备也是自此对荆州暗生觑觎之心,由此此可见荆州亦是刘备最高关注,而此时之荆州属刘表所有。也非东吴。

刘备到底有没有借荆州(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2)

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古时荆州,非现在之荆州市,行政区域较大,共九郡,即南阳,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襄阳,章陵,相当于现在湖南西北大部,湖北东北一部,广东,广西一部分,地理位置重要,正如孔明所言,往东可连东吴,往西可泽应西蜀,往北可抵御合肥曹魏,如吴蜀因此联盟,则华夏东南之地联为一块,北方曹魏断无取胜可能。此也正是吴蒙联盟抗曹之基础,三分鼎立之基石。可见荆州之重要。

刘备到底有没有借荆州(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3)

而此时之荆襄大地,因刘表年迈老弱,朝野政局动荡,长子刘琦与继母蔡夫人及其弟蔡瑁不合,刘备因其与刘表系宗族兄弟避乱于此,虽经孔明提议可借机武力夺取,但刘以不合道义为由未予实施。但暗中极尽挑唆之事,加剧了该地分裂,先是向刘表建言不宜废长立幼,而后在长子刘琦向其苦诉出路之际,劝其避居江夏,为其后攒下一块荆州之地,因刘琦后来一直投靠刘备,以备为力量对抗蔡夫人及弟弟刘琮。而由此可见,江夏之地一直为刘琦所有,也非东吴,而刘备此时属寄人篱下,毫无存土,但一直在谋争。

窥视此地的当然还有曹操,曹自平定北方,转向南顾,兼顾刘备寄居于此,欲一并歼灭,于是自率83万将兵,沿长江两岸水陆并进南下,此时刘表已死,蔡夫人及其私立荆州之主刘琮惊慌失措,竟将荆州九郡献于曹操,从法理角度说此时荆襄大地当归于曹操。也不属于东吴,当然此时之刘备不甘引颈受戮,于是引新野之众弃新野,走樊城,望江夏而来。

此时惊慌的尚有江东孙权,他深知危巢之心 、安有完卵之理,于是在鲁肃一番点拨下,决定联刘抗曹,因为此时江东富有四海,兵多将广,而荆襄之地鹿死谁手终是未知,虽刘备无立稚立地,但其在荆襄威名远播,两者联手胜负未知,加之孔明本就有此心,于是就引出了孔明单身入东吴,舌战群儒,最终达成共识,共同抗曹。

于是就发生了赤壁之战,借助东吴战船,孔明借来东风,一把火直烧得曹营800里,化为灰烬,曹操华容道脱险,只留得曹仁驻守南郡 ,彝陵。

刘备到底有没有借荆州(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4)

此时周瑜与刘备约定,取南郡,让东吴先取,取不得备再取之,也算战前约定。(如同后期,宋,金联盟灭辽,金图钱,而宋图燕云十六州)。

于是周瑜起兵取南郡,不期中计,还中箭受伤,待其赶到南郡 ,子龙已奉孔明之令占领南郡,张飞己取荆州,云长己取襄阳。周瑜气傻了眼,自此孙刘联盟生隙。由此可见,南郡,荆州,襄阳,均为刘备战时取得,并非从东吴借取,只是好像有投机取巧之嫌。令东吴气愤。

周瑜气极,欲讨伐刘备,而此时鲁肃建言,既是同盟不宜发起战端,不若讨还。

(那是讨得还的,战时所得,岂能轻易讨还,就比如现代领土争端,日本北方四岛,岂能讨回,只有战争,当然鲁肃明白此理,但其深知孙刘联盟重要,不可轻易废除,我谓此人为高人)

于是发生了三讨荆州,在这里也看看,权当全面了解。

一讨荆州,鲁肃亲往,赤壁之战之后,为孔明所拦当,问鲁肃:“荆襄之地,原为刘表,几时为东吴,现长子刘琦尚在,何来归还之地”言罢,参见刘琦,又言:“要还荆襄,除非刘琦死后 ,方可再议”,鲁肃无言而退。

二讨荆州,系刘琦死后,鲁肃前往,孔明日:“论赤壁之功,绝非东足一人之功,若非借来东风,那来赤壁之功,今刘琦刚死,盟友前来相逼,实不道义,且兄死弟继,虽其儿子刚死,但刘皇叔尚在,何其如此相逼,碍于情面,现无立稚之地,待取西川后,再行归还。”,鲁肃亦是无功而返。

三讨荆州,刘备己入主西川,孙权张昭又重调讨荆州 ,令诸蔼东前往 ,刘备,关羽,孔明出演了一出双簧,言:”归关管辖,备虽有心归还,但无法安置关羽,待取东川后,再行处理”。

期间刘备以此为基业,施展雄才,自领大军南征,零陵,武陵,桂阳,长沙皆归刘备,加之刘琦死亡,刘备自然成为荆襄之主,并领荆州牧。由此看来借荆州,那是不可能的,自始至终,刘备均是战时所得,而其所谓应承为借,也不过是战时联盟手法而已,并无实际现实支撑。

此段还未结束,刘备入主西川,曹侵东川,威胁西川,孔明重提东吴联盟,应承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划归东吴,条件是要东吴出兵合肥,解围西川,并承诺只要入主东川,即交还荆州全境,孙权大喜,任三郡太守,宣誓主权,并宁甘宁出合肥,至此曹军撤兵。故此说无还荆州,此处便是印证。

刘备到底有没有借荆州(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5)

此后刘备事业达至鼎盛,取汉中,进位汉中王,这一下彻底激怒曹操,欲大举入侵灭蜀,此时司马懿献计,利用荆州,实施魏吴联盟,一面由曹仁诱出关羽,一边令东吴吕蒙白衣过江,最终关羽走麦城,痛失荆州,荆州自此归吴,吴蜀联盟破裂,

刘备到底有没有借荆州(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6)

荆州之争告一段落,但这也是一分界线,随吴蜀联盟分裂,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七十万大军伐军,最终败归,死于归途,曹也因受关羽魂魄所吓,暴病而死,自此进入曹丕时期,加速三国灭亡,后虽有孔明六出祁山,但终究无荆襄之地资助,终是无力回天。

刘备到底有没有借荆州(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7)

回到主题,依上来看,刘备是否有借荆州?我有如下见解。

一是荆州为备战时取得,虽有战前诺言,但在东吴取之不得情况之下,备先期取得不为误错。

二是论赤壁之战功,也绝非东吴一已之力,正如孔明言,没有东风,哪来火烧功成。以功论占地,似有不妥。

三是从联盟结果看,各取所需,双方得以强大,能同強大魏曹立足天下,且战争分配以战场结束时界线为准,也还有理。

四是就算有借,蜀退还三郡,也算有还。不能当作无还。

五是我查阅了《三国志》等有关史书,只在东吴篇有过此类只言片语,但在蜀国篇则没有涉及,有后人推测,是否是东吴在夺取荆州后,为掩饰其破坏同盟的罪责,为了政治目的,而编辑一千古谎言。那也有可能。

故我言:“刘备借荊州,有借无还”,冤不冤,我看有点。

好了,分享到这,一家之言,不强作定论,接受批判。

睿昂岁月

2021年11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