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父亲的来信,满载着父亲对女儿的爱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迎着暖风丽日走进办公室。

桌子上放着一封寄给我的信。黄色牛皮纸信封,隽秀的字体,右上角一枚蓝天白云大海风景照,外镶紫色框的中国邮票。

父亲节写给父亲的感言(父亲节到来之际)(1)

父亲的来信

熟悉的字体,熟悉的味道,不用打开信封我就知道,那是父亲的来信。

一种轻快温馨的感觉涌上心田。

在这个罕见书信的时代,父亲的来信让同事们感到新奇。

我自豪地笑着解释:“读大学的时候,父亲经常给我写信。现在父亲还保留着给我写信的习惯。”

如今是通讯高度发达的年代,电话微博微信成为人们交流最迅捷的方式。也许写信这种拙慢的方式被多数人不以为然。

但是,写信回信的快乐,非亲历者所能体味。

我固执地喜欢着写信收信,喜欢着收阅父亲的来信,享受着一位父亲通过纸笔传送给女儿的爱。

打开来信,几页黄色作文纸上,写的是一篇我家乡古会的来历,一页稿纸是写给我的信。信上这样写:

“我4月7号那天在你庆国大爷家,看到两张《许昌日报》,“春秋楼”栏目有我一篇《母爱似海》,另一张里面有你一篇文章。不知道你看到没有?

我写的文章,采用开门见山,直入正文写法。参照吴伯萧的《菜园小记》,短句,明快,心情虽悲而不哀。完成一桩心愿,实感欣慰。

你写的文章融叙、情、景为一体,描景喻人,议论点题,恰到好处。又如《游陉山子产庙》、《野菊花》等,笔法娴熟,运用自如。再练再提高。

今天写一篇短文《话说山孔治山会》,烦你转《许昌日报》编辑部。这是咱村的故事,不能失传。

再说,受村支书委托,为镇党委建设美丽乡村收集整理资料。

家中一切均好,放心工作。有空给你们送些青菜。”

读完父亲的来信,我笑了。

父亲还是像个孩子一样,对文字那样痴爱。

父亲教中学语文二十余载,对中国语言文字有着偏爱。

我记得,他在课堂上把古文念得抑扬顿挫,他的声情并茂,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使同学们把上他的课当成一种享受。

有一次,县教研室组织听他的观摩课,教室里坐满了来听课的老师,教室门口挤满了外班同学的脑袋,就连窗台上也蜷缩着几个叽叽喳喳的淘气包。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二十多年了,当年父亲陶醉其中,讲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俨然庐陵太守的样子,至今还在我眼前晃动。

在很多情况下,机会比能力重要。有能力的人很多,有机会的人不多。

父亲年轻的时候,被命运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他参加高考,分数超过某知名大学录取线十几分。但他得到体检的通知已是最后期限,父亲骑着家中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急匆匆赶往县医院。

路上,偏偏自行车又撒了气,一路上遇不到一个粘自行车带的。当他推着自行车满头大汗地赶到医院,来不及喘口气就去体检。

医生在体检报告上写下:心动过速。父亲将路上发生的意外告诉医生,医生倒是和蔼地嘱咐父亲休息一会儿,再次检查。

这次医生又在体检报告上补充写下:心脏功能正常。

但是,父亲因为这份体检报告,还是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

父亲不甘心,专门跑到这所大学问个究竟。

大学的负责人也替父亲感到惋惜,他说:这份体检报告前后矛盾,我们只能忍疼割爱。

就这样,父亲考了超过大学录取线的分数,却与大学失之交臂。

父亲不是轻易向命运屈服的人。

后来,他在教课之余挤时间,克服了还要帮助母亲干繁重农活的困难,母亲为养活全家十几口人(还有我大伯一家),辛苦操持着田地和家务。

父亲刻苦攻读,用一年多的时间,取得了汉语言专业自考大学毕业证书。

父亲喜欢写作。向地市级报刊投稿多了,报社主编注意到他,有意招他进报社,给我们村里一个通讯员培训名额。

谁知,去培训的却是掌权的村主任。报社主编一看不是父亲,培训结束就让村主任回去了。

有时候,作为儿女的我们,不免为父亲的命运慨叹。但父亲笑笑,似乎并没有放在心上。

父亲依旧坚强乐观。

小时候,我常常听见父亲给母亲讲《孔雀东南飞》,或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是“白发谁家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

这时候,不善言辞的母亲往往是偷偷地,格格地笑,脸上飞出绯红的云霞。

我到外地读大学了,父亲的写字功夫得以大显身手。

每一星期,至多半个月,我都会收到父亲的来信。

父亲在信中会教导我做人的道理,嘱咐我珍惜读书的机会,不可荒废光阴;也会及时告诉我家中近况,使我免受想家之苦。

读书时,盼信,收信,回信,成为我生活中一道最美丽最温暖的风景。

盼望父亲的信来,像盼望一位久违的老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那份焦灼,那份期盼,那份甜蜜,夹杂在一起令我坐立不安。一遍遍来回不停,往返在去学校传达室的路上。

收到父亲的来信,我如获至宝,一遍遍反复地看,体味着属于自己的喜悦、甜蜜、爱和泪。

给父亲回信,我会郑重地挑一个周末。因为此时偌大的教室只有我一个人,光明的白炽灯下,我正襟危坐,庄严地铺好信纸,像要完成一项伟大的杰作。

在精心码写的文字里,又看见父亲带着我,趁着学校下晚自习,悄悄翻过蜿蜒的山路,去看一场为铁路职工放映的电影。

香蕉色的月光下,放晚学的我跟在父亲身后,听父亲轻快地高歌一首革命歌曲,那嘹亮的男高音哟,在我耳畔萦绕悦动到今天.......

父亲的来信,温暖了头一次离家数百里,孤身一人在外的学子寂寞的心;也让一颗摇摆在玩乐拍拖风潮的心,霎时冷静清醒。

今天的我,感激昨天那段珍贵时光,耐得住寂寞,挺得过清冷,一路书香伴我走过青葱岁月。

父亲的来信,传递着一位父亲对女儿满满的爱,无限的牵挂和殷殷希冀。

父亲的来信,像一泓源源不断的清泉,供我弱小的生命在其中获取营养,获得滋润,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父亲的来信哟,又像一口敲在耳边的警钟,时时敦促我珍惜生命,珍爱岁月,诗书趁年华。

直到今天,父亲的每一封来信我都要小心珍藏。

档案柜里,一百多封信放得整整齐齐。每一次阅读,都让疲惫的心得到抚慰和温暖,给我重新增添前进的力量。

我知道,我珍藏的,不仅仅是父亲的一封封书信,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宝贵的道德传承,文化滋养和温暖传递。

6.19父亲节到来之际,我想把最深的祝福,送给我最亲爱的父亲,真诚地说一声:

“节日快乐,父亲!谢谢您把比山高、比海深的父爱给了女儿。祝您身体健康,永远幸福快乐!”

也在此,祝天下所有父亲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幸福安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