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新 ɡuàn遍地开花,住在农村九十多岁的奶奶未能幸免。送她到医院抢救时,医生说白肺挺严重的,顶多二三日时间,让家里人准备后事。

奶奶可能也感觉到了,就强烈要求出院,不想S在医院里。得知消息的家人们,都从外地赶回家了。

出院的奶奶有了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加上奶奶还有些心愿未了,并且自身有强烈的求生欲望,身体也就一天天的好转起来了。就连医生都说这是一个奇迹。

奶奶虽然年岁已高,身体的各个器官也在日渐衰退,加上生了这场病,总归是元气大伤,大不如从前的(以前都是自己做饭,现在不能做饭了)。幸有家人的关心和陪伴,现在人越来越精神,都可以自由行走了。

就像《自由的夜行》的作者史铁生说的那样:“看见苦难的永恒,实在是神的垂怜——唯此才能真正断除迷执,相信爱才是人类唯一的救助。”

史铁生与灵魂对话命定寂寞(自由的夜行读一读史铁生)(1)

是呀,爱才是人类唯一的救助。奶奶因为有家人的爱,身体在好转也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而史铁生也是如此,在倍受病痛的摧残,身处绝望时,是他的家人、同学、朋友陪着他一起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

对于史铁生来说,21岁之前是他生命绽放的最好年华,可命运却没有如他的愿,让他一直顺风顺水下去,而是给他安排了另外一条道——轮椅上度过余生。

都说生病的人,特别是生了重病的人是最痛苦的。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病人的家属有时会比病人更痛苦更难熬。他们不能在病人面前表现出痛苦,要积极地面对生活,让病人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养病。

史铁生与灵魂对话命定寂寞(自由的夜行读一读史铁生)(2)

史铁生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他在史铁生生病后,一直呈现的都是一个坚强乐观的样子,可在背后默默地承受痛苦时却很少有人关注。

比如,她知道要给儿子独处的时间,因为儿子总是要走出去的,不可能守在家里一辈子,但她又害怕他独处时胡思乱想、想不开。可现实就是如此,她也没有办法,只能面对,想着儿子万一出去了真出了事,也只能由她自己承担痛苦了。

像这个煎熬的过程不知道会有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但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等着,等着儿子走出痛苦的深渊,这其中的痛楚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

史铁生与灵魂对话命定寂寞(自由的夜行读一读史铁生)(3)

又比如,当史铁生去地坛看书太久没回时,母亲就会四处找他,但园子太大,往往要找很久才能找到。因此很少有人能体会到她在找的过程中承受了怎样的痛苦,而且她还不想让史铁生知道,只是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

直到母亲去世了,史铁生才明白,母亲才是那个最痛苦的人;才懂得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才明白母亲在一座这么大园子里找儿子,走了多少焦灼的路,意识到,园中不单有过自己的车辙,还有过母亲的脚印。

正是有了母亲在背后做强大的支撑,史铁生才能有勇气面对生活,他通过看书、写作,找到自我救赎之路。

他说他写作,就是想让母亲以他为傲,可命运最终还是给他设了坎(又或许是不想再折磨母亲了吧!)——一九八三年,他的小说得了全国奖,母亲却看不到了。

史铁生与灵魂对话命定寂寞(自由的夜行读一读史铁生)(4)

但丁曾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可史铁生再也没办法听到了。当他痛苦地折磨自己时,再也听不到母亲鼓励他的那句——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了。

就连母亲倒下昏迷时,留下的最后一句还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可怜天下父母心,一生为了儿女操劳,到S都还在为儿女们担忧。

史铁生的一生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母亲或许就是上帝关了他的健康之门后,为她早早安排好的那扇窗吧!通过这扇窗,史铁生看到了黑夜里的那个闪闪发亮的星星,自由地在星空中夜行。

史铁生与灵魂对话命定寂寞(自由的夜行读一读史铁生)(5)

写在最后:

《自由的夜行》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是他长达40年轮椅生涯思索的结果。通过经历感悟和种种回忆,展现了对生命、爱情、生活、金钱、人性、生存意义等诸多问题的思考。特别收录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好运设计》等经典篇章。

如果你刚好身处困境,感觉前面一片漆黑,那么这本《自由的夜行》可以点燃你的希望,照亮你前行的路,让你不再感到孤单无助。请相信,爱才是人类唯一的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