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题:“开门见山”原来是这样的

见《余映潮谈写作艺术》一书

“开门见山”,汉语成语,意思是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人们常常说作文的开头要“开门见山”,也往往习惯性地将这四个字用于作文技法指导:“开门见山”式的开头。

但到底怎样才是“开门见山”呢,很少有例证充分、角度丰富的阐释。

其实,“开门见山”式的开头,也是很有风采的;大略有如下切入角度:

直接入题

即扣住文章标题,下笔则点示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如朱自清的散文《春》的开头: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直接说事

或一个句,或一个段,直接概说文中所要记叙的事件。以利于后续文字进行详细的描述。如鲁迅《故乡》的开头: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又如梁衡《壶口瀑布》的开头:

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直接写人

如鲁迅《阿长和山海经》、杨绛《老王》的开头,最典型的莫过于朱自清《背影》的开头了: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直接绘景

起笔写景,或是为了表现故事的环境,或是为了让写景抒情的内容能够接着进行铺叙。如彭荆风的小说《驿路梨花》的开头,就描绘了故事发生地的崇山峻岭: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直接抒情

这是描叙文常用的开头方式,起笔或咏物抒情,或绘景抒情,或叙事抒情。

如:茅盾《白杨礼赞》的开头: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的开头: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直接写物

咏物的文章,以写物带起写事的文章,或者说明介绍事物的文章,往往开篇就写“物”。如冰心《荷叶 母亲》的开头: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直接入论

即文章开头就点出论题或论点,于是,全文的论证接着就要开始了。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开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直接设境

即用比较有诗意的表述,设置人物活动的情境或故事即将展开的情境,其实此时人物的活动已经开始了,故事也正在展开之中。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的开头: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出自《列子》的《愚公移山》的开头,也有这样的韵味: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

这样,我们就能够比较清晰地知晓什么样的开头是“开门见山”式的开头了。要注意的是,这种开头的方式并不全是用很简洁很简短的语句来表达的。有时候,它就是一个很长的段。如课文《列夫·托尔斯泰》的开头便是,如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的开头便是。

余映潮教学实录分析(名师备课本余映潮)(1)

余映潮,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语会名师教研中心主任。知名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专家,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曾被张定远先生誉为“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已在各类专业报刊上发表教学文章1700余篇,出版了《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致语文教师》《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

来源:水先生的语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