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艾瑛/文

近年来,传统地勘项目连年减少,地勘行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入深水区,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地勘单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为全面推进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在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指导下,中国矿业报社2020年开辟“全国百家地勘局局长高端访谈”专栏,宣传报道对象为中央地勘单位、省属地勘局、地矿集团,挖掘出一批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典型。

选出你心目中的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10个名额,你选谁?根据投票和留言参评理由选出2020年全国十佳地勘单位,让榜样发挥行业风向标的引领作用。(注:最终票数=“矿业界”微信公众号票数 “中国矿业报”微信公众号票数)

投票完成后,在矿业界公众号后台回复“十佳地勘单位”,可抽取价值300元的精美礼品一份,数量不多,先到先得!

今年中国矿业报还将持续深入开展“全国百家地勘局局长高端访谈”专栏宣传报道,投稿邮箱437696014@qq.com(请注明联系人和电话)

(排名不分先后)

1江西省地矿局

把握机遇 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1)

我们在地质找矿、生态文明建设和“走出去”等方面发展空间广阔。一是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没有改变,地质找矿工作仍然大有作为。随着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稀土、锂、钴、钛等关键矿产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在某些关键领域甚至变得更加重要。我们要树立“勘查开发一体化”理念,调整找矿方向,加大投入力度,在服务现代化建设中开创工作新局面。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技术服务工作前景无限。围绕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废弃矿山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土壤污染修复和地下水资源监测、地下水战略后备水源地建设、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工勘施工测绘等技术服务,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成为新时代全局工作的重要任务。三是“走出去”发展天宽地阔。

2陕西地矿集团有限公司

先试先行 为新时代地勘单位改革提供重要借鉴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2)

在全国地勘行业改革发展实践中,陕西地矿集团可谓先试先行,自2009年在全国省级地勘单位中第一家由事业局整体改制为企业,从此踏上了企业化探索实践之路,闯出了一条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新道路。地勘单位转企改制,陕西走在全国前列,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探索。首先面临的是人的问题,在改革过程中,采取老人老制度、新人新政策,重新定岗定编,以岗定薪,与全员签订了劳动合同,原事业身份人员的待遇实行档案管理,同时为新招聘员工统一建立“五险一金”,实行社会养老统筹管理。这样,就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职工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失,从而赢得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了一个良好条件。其次是机构重建的问题。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的内部治理机制。

3新疆地矿局

聚焦新使命 践行新理念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3)

近年来,新疆地矿局牢固树立“大地质观、大资源观、大生态观”,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重大工程建设、保障改善民生为己任,全面融入自治区重大战略实施,精准对接地方发展需求,不断拓展公益服务领域,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精准服务,奋力开创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疆地矿局立足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聚焦新疆古亚洲和特提斯两大巨型成矿域,在认真总结“双环两缘”控矿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主攻昆仑山-阿尔金山,深化东天山和阿尔泰山南缘”的战略部署,科学确定主攻矿种类型和找矿方向,新发现矿产地150多处,发现和评价大型矿床59处,特别是发现了火烧云超大型铅锌矿、卡特巴阿苏大型金矿、穆呼锰矿、大红柳滩锂铍矿、苏云河钼矿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矿床,形成了13处大型矿产勘查开发基地。

4四川省地矿局

地质工作就是科技工作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4)

四川省地矿局建局64年来的实践证明,地质工作就是科技工作,地质工作的过程就是对地球未知领域不断探索的过程。64年来,四川省地矿局完成了全省95%的基础地质工作,累计向国家提交正式地质报告7000余份,完成科研项目800余项,其中300多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丰硕的科研成果带来的是攀枝花“百里钢城”横空出世,为四川省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创新红层找水思路,在四川红层旱区打出了汩汩清泉,解决了上千万人的饮水难题;牵头开展的《九寨—黄龙核心景区水资源及生态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应用》研究成果,从地质角度揭示了九寨—黄龙景观仍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的内部规律和特征,形成了九寨—黄龙内部水循环系统的结论并提出了保育维护措施,否定了九寨-黄龙“退化说”,让享誉世界的“九黄童话”美景世代传诵不再是梦……四川省地矿局取得的每一项进展都离不开地质科技创新支撑。

5广西地矿局

落实新发展理念铸造有为地矿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5)

自2013年广西地矿局构建“大地质、大服务、大作为”工作格局以来,在为国家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和为社会提供地质技术服务支撑的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广西地矿地质工作的“五大发展理念”,即以全心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本理念、全力支撑“两个千亿”产业的服务理念、全新打造矿业合作东盟样本的开放理念、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理念、全程加速激发改革活力的改革理念。在地质工作“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广西地矿不但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而且实现了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的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实、空间更广、后劲更足,在八桂大地壮美广西的奋进征程中铸造了有为地矿的丰碑。

6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局

加快构建新时代地勘单位发展新格局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6)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局(以下简称“水文地质局”)坚持绿色勘查、绿色发展,实行以“勘探找水、煤矿防治水、开发利用水、处理污染水、‘取热不取水’”为主线的“五水兴局”发展战略,做好“水文章”,大力发展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工程地质、新能源开发利用“四大产业板块”,以创新发展推动改革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型企业集团。地勘企业只有紧扣国家和区域的发展战略,创新驱动,从中找到自身发展的方向和商机,才能进入发展的新时代,跃上发展的新境界。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水文地质局主要把握和解决好三方面问题。第一方面,紧扣国家发展战略,优化产业布局;第二方面,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模式;第三方面,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7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质集团

以破局思维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7)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煤地质集团党委”)党委提出“围绕一个目标,打造一个品牌,实施三大战略,实现四个重点突破”。围绕一个目标,就是打造具有行业优势的资源勘查开发和生态环保建设企业集团。打造一个品牌,就是以组建国家矿山(隧道)应急救援中煤特勘中心为抓手,推进救援能力建设,打造履行社会责任,践行使命担当的央企品牌;实施三大战略,即创新驱动战略、产融结合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实现四个重点突破,即体制机制突破、经营模式突破、矿业开发突破、关键技术突破。我们围绕着打造具有行业优势的资源勘查开发和生态环保建设企业的目标,逐步构建 “5 2”主业和产业。“5大主业”指的是矿业公司、环保公司、科技公司、市政建设和应急救援主业板块;“2大产业”指的是医疗康养和金融地质产业。

8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江苏局

转型突破 精准发力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8)

近几年,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江苏局改革发展应该说是实现了良性循环,“两利三率”指标均有较大改善,职工人均收入已突破10万元。这几年的较快发展,跟我们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提升全面管理密不可分。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中创造自身特色。我们注重战略引领,围绕中国煤炭地质总局“11463”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方案,谋划江苏局“14166”改革发展总体思路,着力打造能源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修复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先进、国内一流的地质企业集团。另一方面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激发各类要素推动发展的活力。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我们根据形势变化修订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短板考核、分类考核,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经营者积极性。在企业整合重组方面,我们顺应“小事业大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方向,通过代管、托管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按照“双百行动”总体要求,围绕“五突破一加强”,完成集团公司董事会组建工作,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并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9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湖北局

推进集团化转型发展 开启“三次创业”新征程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9)

近年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湖北局把坚持发展战略作为突破的核心抓手,以总局“三个地球”战略愿景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打造地质和生态领域的国家队,成为特色二级央企为目标,全力开启湖北局“三次创业”新征程,旨在突破发展瓶颈,推进转型发展,实现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湖北局领导班子以战略思维、战略视野科学谋划转型发展方向。首先做到四个深刻理解和把握:一是深刻理解和把握宏观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坚决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提升央企“五力”,即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力。二是深刻理解把握地勘单位发展历史和规律。目前面临地勘事业单位深化改革、转企改制、国企改革、央企集团公司组建“四大任务”。三是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煤炭地质总局“11463”战略总体思路和建设美丽地球、透明地球、数字地球的“三个地球”战略愿景,这是湖北局转型发展、建设特色央企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四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湖北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10河北省地矿局

奋力开创河北地矿发展新纪元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10)

“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地矿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服务“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和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持续打造政治建设的铁军、经济建设的先行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文化建设上独树一帜、社会建设上争创先进的“五位一体”地矿发展新格局,深入探索“强化事业、规范企业,分体运行、互为支撑”的地矿发展新模式。面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河北省地矿局着眼两个发力点。一是纵向提升,锤炼内功。围绕大地质多元服务和研究解决资源环境重大问题,突出地球系统科学这一特长特色,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二是横向联合,广泛借重。围绕“地质 ”做文章,统分结合、对接开拓,不断为地矿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注入强劲的发展动能。

11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陕煤地质集团转型发展的创新与实践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11)

新时代,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煤地质集团”)与时俱进提出了“11563发展战略”,其主旨就是加快建设一流地质综合服务商为目标(明确一个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线(抓住一条主线);围绕地质勘查、新型能源、矿业开发、工程建设和多元产业,构筑五大板块;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协同推进能力、目标落地能力、精益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文化凝聚能力(六种能力);以分类施策实现协调发展,以重点突破引领持续发展,以平台建设助推创新发展(凸显“三个发展”)。陕煤地质集团将深入实施“11563”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速转换增长动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全国一流地勘集团。到“十四五”末,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以下。提交煤炭资源储量20亿吨以上;地热能供热供冷面积1500万平方米以上。

12山东省煤田地质局

全力培植五大制高点服务山东能源安全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12)

2020年,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用好用活“科研平台 领军人才 科研团队 高校支撑 成果转化”机制,全力培植“冲击地压防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煤矿瓦斯治理、采空区和采煤塌陷地治理、钻探应急救援”五个制高点,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样板工程”,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各项工作新突破。瞄准“冲击地压防治”,高标准建设冲击地压灾害评估工程实验室;瞄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高标准建立生态修复“泰山模式”;瞄准“煤矿瓦斯治理”,高标准建成省级工程实验室;瞄准“采空区和采煤塌陷地治理”,高标准成立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瞄准“钻探应急救援”,高标准打造应急救援两个“中心”。

13贵州省地矿局

在服务创新中推动转型发展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13)

就贵州省而言,传统的地勘市场已经不能支撑省内三个地勘局所辖40多家地勘队伍的业务需求。地勘单位必须思考如何拓展工作领域,如何实现转型发展问题。近年来,贵州省地矿局为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准确把握,新时代地质工作新需求。新时代孕育了新需求。这种需求主要表现在地勘单位服务领域的巨大转变,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地勘单位要突破传统能源资源保障的单一服务领域,转移到能源资源保障与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防灾减灾、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大地质”并重的轨道上来。贵州省地矿局紧紧围绕贵州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提出“地质先行,服务民生,务实创新,和谐共享”的发展目标定位,以此引领地矿经济发展,将地质技术服务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

14江西省煤田地质局

擦亮江西中煤金字招牌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14)

2020年8月,江西省委省政府表彰116个全省开放型经济先进单位。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下属江西中煤建设集团(简称江西中煤集团)荣获2017-2019年全省“走出去”先进企业称号。江西煤田人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历经三个十年,进行三次变革,成功转型发展工程建设业。一变:摸索起步,一队一业。江西煤田人一步一个脚印,由“打零工”到整体劳务分包,队伍逐渐壮大,工程逐步积累,一队一施工主业的发展格局雏形初显。二变:转型调整,打造龙头。迈入新世纪,局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必须打造“龙头企业”。2001年8月,江西中煤集团应运而生。三变:跨越发展,迈向国际。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打造国内外市场板块的发展蓝图,形成了“立足江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跨国经营”的市场开拓网络。

15河南省地矿局

为河南省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地质保障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15)

近年来,河南省地矿局围绕河南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突出“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市场”工作导向,在大局中找定位,在全局中谋作为,发挥地质工作先行性和基础性作用,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勇于担当,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在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全局上下以“三光荣”擦亮初心,用宽肩膀担起使命,完成了全省90%的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为重点成矿区、重要经济区、重大问题区和工程建设区建设提供地学支撑。实施国内外地质勘查项目1000余项,探明了一大批矿产地。为服务河南能源转型发展,完成了全省18个省辖市的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工作,查明河南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家底”良好,浅层地热能资源量折合标准煤约5亿吨,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115亿吨。

16河南省煤田地质局

砥砺奋进 坚定走好转型发展之路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16)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牢牢把握新的历史使命,主动调整职能定位和发展思路,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创造了新佳绩,开辟了新局面。新时代催生新思路产生新模式。新时代需要新的发展思路,更需要新的工作模式。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过去以地质勘查为主业,调整为围绕土地类、矿产类、环境类、规划类四条业务主线,全面服务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与此相适应,在外部关系、内部管理等方面也都进行了优化改进,形成了新的工作模式。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主动服务河南省委省政府和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的中心工作。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四条丝绸之路”建设、脱贫攻坚等重大任务,聚焦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空间规划、资源调查等自然资源领域的主要工作,转变工作重心,做好服务支撑。

17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

坚守初心 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川核

全国地勘行业职业技术竞赛(全国地勘行业第一方阵)(17)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属地化以来,克服非铀矿产工作基础薄弱、无矿产资源地等困难,始终坚持“以拥有优质矿业权为核心的地质找矿工作”的指导思想,一直致力推动矿产勘查开发工作,积极开拓四川、青海、西藏、新疆、云南、贵州、内蒙古等区域市场,多渠道多方法谋求资源突破,先后完成1∶50000区调填图54幅,提交大型规模矿产地3处、中型规模矿产地7处、小型规模矿产地4处,探获金资源量102.91吨、铅锌资源量92万吨、煤资源量2.02亿吨、氧化锂资源量2.16万吨、稀土资源量14.80万吨;落实了以四川冕宁县张家坪子金矿、四川马尔康市地拉秋锂矿、四川黑水县徐古锰矿和西藏察隅县那阿钨矿、云南澜沧县上允稀土矿等为代表的一批远景好、潜力大的多金属优质矿产地,其中四川冕宁县张家坪子金矿和云南澜沧县上允稀土矿达到大型规模,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