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有多少种打开方式?读绘本故事、听原创音频、看IP衍生剧、玩智能文创,如今的童书能看、能听、能玩,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多样需求,也打开了童书产业的广阔空间。随着童书市场日渐火热,相关衍生产业升温,童书从推广渠道到呈现形态、产业链构建都有了更多可能。
6月1日,北京言几又书店,几位家长正带着孩子认真挑选童书。“疫情期间,我通过网络直播已经买了几套绘本,现在的书能看、能听,还能玩,娃娃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市民董先生说。
火热的童书市场,带动了相关衍生产业的升温。多样的渠道和平台,给了童书更多推广展示的机会。传统形态之外,结合科技手段的立体童书产品日渐丰富。“童书+”的组合,正在释放更多可能。
阅读推广覆盖线上线下
近日,某主播与少年儿童出版社合作直播带货《三毛流浪记(彩图注音读物)》,销量约8万册,成绩亮眼。这场经典童书与流量平台的牵手,让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唐兵感慨道:“好书也需要平台宣传,需要广而告之。”
疫情期间,众多出版社、实体书店转战线上,拓宽童书销售方式。京东图书与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一份线上童书消费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童书网店市场码洋同比增长接近20%。细分品类中,绘本类成交额增幅超过50%;学前教育、手工/游戏等规模相对较小的品类,同比增幅甚至达到140%。
在线下渠道,好书如何触及更多孩子?“目前线下的主要渠道是校园、民办早教机构和公立图书馆,还有一类重要力量,就是绘本馆和阅读推广人。”悠贝亲子图书馆创始人林丹说,亲子图书馆、绘本馆逐渐在各城市普及。绘本馆的藏书量从几千至上万册不等,有的图书种类多达上千种,不仅提供借阅,还举办新书发布和读书会等活动,搭建“书找人、人找书”的桥梁。
“选书环节有开放式选书会、研发团队探讨、试读反馈、专家审核确认等步骤。通过的书目,我们还会进行分龄分类,研发讲读建议及延伸活动,并录成小视频方便家长学习。”悠贝亲子研究院执行院长赵丽敏说,童书是孩子的精神食粮,应该是有趣、有用、有益的。
上周末,林丹到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给当地孩子举办讲座并同步直播。疫情期间,她每天都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类似的阅读分享。据她观察,三、四、五线城市以及农村等地区的阅读推广仍有很大空间,而阅读推广人要确保做对的事情,放大优质童书的价值。
延伸形态丰富多样
“撒欢奔跑啦啦啦,放肆大笑哈哈哈……”一曲欢快的歌舞表演拉开了儿童节“凯叔”直播的序幕。6月1日,“凯叔讲故事”创始人“凯叔”(王凯)发起“六一撒欢儿童节”主题直播,在线3小时和孩子们交流国学名著、科学知识,还送出“花样大礼包”,直播活动累计带货金额1168万元。
近年来,自媒体、出版机构、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儿童阅读领域,不仅涵盖图书、杂志、读书会等传统业态,还开发了听书、直播、互动文具、智能文创及数字化产品等延伸形态。为吸引读者,线上儿童阅读平台注重产品形式革新,呈现丰富多样的“读法”。
作为儿童教育内容品牌,“凯叔讲故事”APP下载激活用户达3700万,日均收听时长70分钟,去年共创作700多万字故事内容,平均年产音频产品4000多集。“对于内容产业来说,优质原创内容是核心竞争力。”“凯叔”介绍,创业初期,创作者只有他自己。如今团队中的编剧已有70多人,大多具有编剧、少儿出版、电视节目制作的经验,核心内容和爆款IP产品都是团队自主研发。
做原创很“慢”,精品原创的打磨周期则更长。“凯叔”说,如今团队的每个项目,从立项到上线至少需要半年,其间要经历内部“品控会”层层把关,筹备半年多却无法通过的项目很多。《凯叔·口袋神探》在品控环节用了一年半,如今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产品。
“儿童阅读,一定要以孩子为中心,围绕孩子的情绪、认知、情感去做产品。”“凯叔”回忆起写完《凯叔·西游记》第一集后,他讲给女儿听,讲到“花果山水帘洞”时突然被打断:“爸爸,什么是瀑布?”他意识到,给孩子讲故事跟给成年人做内容不一样,不能用自己的常识去揣测孩子的认知。
童书不仅在线上阅读领域发力,也给电视节目、晚会、舞台剧等线下少儿内容创作带来新的活力。金鹰卡通卫视近期推出的青少年语言类节目《超能说学院》,将少儿故事与辩论、脱口秀等形式创新融合。6月1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六一”特别节目《我们的节日》,邀请插画师创作原创绘本,展现儿童视角下的抗疫英雄。“儿童绘本和节目内容相结合,是一次积极创新,进一步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具有促进儿童阅读、参与家庭教育的积极意义。”该节目总导演许蓓蓓说。
围绕优质IP全链条开发
根据京东数据,童书畅销作者大多是经典作者、知名IP团队或紧跟热点的新潮作者。目前,他们作品形成的IP也在放大内容价值:从儿童文学、绘本再到动画、影视、游戏、音乐,童书产业探寻未来发展模式,有了更丰富的路径。
“同一个故事内核和IP,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推出不同形式的产品。”“凯叔”以《凯叔·神奇图书馆》为例:“这本书涵盖体系庞大的科普知识,绘本版本适合4岁以下的孩子在父母陪伴下阅读,音频版本4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听懂,儿童文学版本则面向七八岁及以上的孩子。”
目前,“凯叔讲故事”已打造出众多个性鲜明的虚拟IP,比如“宝拉”和“肚大嘟”、“麦小麦”和“麦小米”等,这些形象还偶尔客串直播“嘉宾”,与真人进行跨次元互动。进一步衍生出来的,还有以虚拟故事角色为参照制作的随手听产品,既是实用的故事机,又是趣味十足的玩具。
传统图书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在科普读物领域,结合AR、VR等新技术,纸质书有了更有趣的“玩法”。过去的“书配盘”模式,基本被配合封底二维码获取音视频资源的方式取代。
“创作是孕育的过程,一本书从发行算起,生命漫长与否、呈现何种样貌,需要交给行业的各个环节。”绘本画家田宇说:“作为作者,我希望每本书都有长久的生命力,抱着这样的心态,创作的动力也能长久而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