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高新区关庄棚户区现状(郑州市中心最后一个棚户区开拆)(1)

自2017年,随着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的启动,郑州管城区商城遗址古城墙内的唐子巷、书院街、主事胡同、南门西拐、四道胡同等老街巷被拆除后,郑州商城遗址古城墙周边的阜民里便成为不少老郑州人的精神寄托。可因“7 20”影响,阜民里这片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屋,有不少出现墙体开裂。

如今,在郑州市政府部门的关注下,这片被称为郑州市中心仅存的棚户区也要被拆除了。而且,阜民里片区的“除险去危”工作还被列入管城区十大攻坚任务。

郑州市高新区关庄棚户区现状(郑州市中心最后一个棚户区开拆)(2)

郑州市高新区关庄棚户区现状(郑州市中心最后一个棚户区开拆)(3)

原本热闹的阜民里,如今只剩收东西、拆房子的吆喝声

11月15日上午,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来到了郑州市城南路阜民里前街入口。原本这里热闹的临街小吃店,进进出出买菜、上班的居民,还有往来不息的拉货板车,都已成为往日景象。街巷口附近的房屋大多已经搬空,路边摆着几块房屋中介的房源销售信息展示板,通往阜民里老街巷的道路也有安保人员把守,不时能看到几辆收废品的三轮车进出,还有里边的居民往外搬运家当......

郑州市高新区关庄棚户区现状(郑州市中心最后一个棚户区开拆)(4)

郑州市高新区关庄棚户区现状(郑州市中心最后一个棚户区开拆)(5)

虽然,阜民里前街入口往日的喧闹已消失不见,但在这个路口卖了二十多年糕点的小推车仍在,蜜角、江米条......还是原来的老味道。

走进阜民里的老街巷,两边仍旧是高低起伏的老房子,但都被画上红圈,写上“拆”字,很多房屋内的家当已经被搬空,不少房屋的门窗也被拆掉,曾经路两边摆着、挂着、写着、画着的不少“祖传”“专治”的广告牌、广告字也随着废品回收,挪离了原位。

郑州市高新区关庄棚户区现状(郑州市中心最后一个棚户区开拆)(6)

透过一些老房子空洞洞的门框望去,会突然发现有很多老房子的房间很小很小,只有几平方米大,里边还有上楼的楼梯,蜿蜒曲折,再加上各个院内的幽静小路,别有一番“闹中取静”意味儿。

一辆辆回收废品的三轮车停在路边,一声声拆门窗、收废品的吆喝声,让这条正在拆除的老街巷显得不是那么“冷清”。再加上清晨的阳光洒落路边的门沿,仿佛昨日在院门口晒暖的老人,还依旧笑呵呵地看着老街巷里往来人群。

郑州市高新区关庄棚户区现状(郑州市中心最后一个棚户区开拆)(7)

它是商城遗址附近相对完整老街区,可不少居民早就想搬走

自2017年,郑州管城区商城遗址古城墙内的唐子巷、书院街、主事胡同、南门西拐、四道胡同等老街巷被拆除后,商城遗址古城墙周围就很难再找到一片儿相对完整的老街区(有上世纪建筑风貌的街区)。

可能有人会说,法院东街里的房子也很老,但对比起阜民里,还是阜民里的老街巷相对完整,其位于商城遗址古城墙西南角外,西接三分院家属院,东邻熊耳河,由前阜民里和后阜民里(南北)老街巷组成,房屋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然,随着城市的发展,阜民里有不少房子也进行了加盖。

郑州市高新区关庄棚户区现状(郑州市中心最后一个棚户区开拆)(8)

记得去年,记者在网络上看到,当有人提起郑州闹市区仅存的棚户区——阜民里时,还有不少网友评论说:“拆不起”。不少阜民里的居民也是期盼着阜民里能早点拆除,让他们住进新房子。

据了解,在今年年初,郑州曾有规划提出,要把城南路、阜民里片区,打造成“艺术文创体验式开放街区”。

可在郑州7月份的那场暴雨过后,因地基下沉,阜民里的几座老房子出现坍塌,不少房屋变成危房。不少居民家里的墙体、地面,也都出现了裂缝。

当时,相关部门立即把阜民里的居民,妥善安置到附近学校、医院。市政府相关领导纷纷到现场调研,并下决心“除险去危”,改造阜民里。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记者 李帅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