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笙:《草莽英雄》四十年

文 | 李 辉

一九八二年的年底,我走进北京医院,来到阳翰笙先生的病房。此时,陆定一先生走了进来,与阳翰笙亲密握手。这一次,也是我与陆定一、阳翰笙等老前辈的第一次合影。

阳翰笙历史简介(李辉)(1)

1982年年底,李辉走进北京医院,采访阳翰笙先生,与陆定一(前排中)、阳翰笙等人合影

阳翰笙先生一九〇二年十一月二日出生于四川省高县,原名欧阳本义,毕业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一九二八年,阳翰笙先生发表第一篇小说《马林英》。

一九三三年阳翰笙为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编写电影剧本《铁板红泪录》,这也是他创作的第一部电影剧本。一九三七年,他为新华电影公司编写电影剧本《塞上风云》。

三毛流浪记儿歌 - 儿歌精选

阳翰笙历史简介(李辉)(2)

一九四一年阳翰笙创作六幕古装话剧《天国春秋》。一九四七年,他又将张乐平的连续漫画《三毛》改编成电影剧本《三毛流浪记》。

阳翰笙历史简介(李辉)(3)

阳翰笙(1)

阳翰笙历史简介(李辉)(4)

阳翰笙(2)

一九八二年的一月,我来到贾植芳先生家里,卢鸿基先生在现场,正好为我画了一幅肖像,也是难得的纪念。

一九八二年四月,卢鸿基先生来到北京再次与阳翰笙先生见面。于是,卢鸿基写下一系列的诗寄赠于我。第一首诗为《访阳翰老归来作》:

劫后重逢情更深,千金难换是丹心。

天回地转知幻变,妖去人来识古今。

四十年前小诸葛,八千里路太平音。

太平庄里图南极,上寿为公细细斟。

阳翰笙历史简介(李辉)(5)

卢鸿基先生1982年4月来到北京,写下阳翰笙的一首诗,还有另外一些诗寄赠于我

54年在翰老家寓吃一顿稀饭之后,于今年四月始得重逢。劫后相见更觉亲切。为作一粉画像,因得句,后是成此一章。

记得一九八四年的时候,阳翰笙先生寄来所写《草莽英雄》文章,题为《<草莽英雄>四十年》。我收到之后,特意请丁聪先生为此书作为插图。

阳翰笙历史简介(李辉)(6)

阳翰笙:《草莽英雄》四十年,丁聪画

阳翰笙先生这样写到:

《草莽英雄》是我在抗日战争年代写的剧本。那个年代在国统区,政治环境是险恶的,斗争是复杂的,话剧成为我党在国统区进行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的武器。特别是重庆时期,斗争异常剧烈,斗争任务又很急迫,创作时间也就紧促。

同时还受到反动派严酷的审查制度百般刁难和重重迫害,写作时就不得不含蓄隐晦,不能畅所欲言,不能把话说透说深。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我的剧作,我总认为是生长在石缝中的株苗,当然不是什么挺拔的大树,但是毕竟它是起到了战斗作用,完成了历史使命的,所以我倒是有些敝帚自珍了。因此我同意把它再呈现在八十年代的舞台上。

一九四二年,我继《天国春秋》之后,为着歌颂人民起义的斗争精神,将我所熟悉的历史生活素材写成了《草莽英雄》话剧剧本。剧本写成后,得到洪深、冯乃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的许多同志的热情鼓励和赞许。特别是洪深同志,他对导演这个戏有着浓厚的兴趣,认为戏里主人翁有着很高的典型性。

这个剧本我原是为中华剧艺社写的,但当剧社拿剧本送审时,反动派竟非常恐惧,下令“禁止出版,禁止演出,没收原稿”。禁演禁印过去常有发生,但没收原稿这样蛮横的处理是前所未有的。当时在重庆的王昆仑同志对这个剧本非常关心,听到被禁演,就托了一位国民党的立法委员去询问禁演的原因,反动头子潘公展对他说:“你还看不出来吗?这个戏分明是鼓动四川地方势力起来进行武装暴动,图谋推翻国民党政权的!”

就这样,《草莽英雄》被禁锢了四年,还是由于国共两党签订了《双十协定》,这戏才得上演。一九四六年二月在重庆由沈浮导演,项堃主演。同年十一月由洪深导演,由演剧六队的叶向云主演。第二年,洪深又在上海导演了这个戏,由蓝马主演。那都是四十年代的事了。

今天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重排演出《草莽英雄》,抚今追昔确有无限感触,特别是这次担任导演的张逸生同志,又是当年中华剧艺社的成员,他的感触就更多。还是去年春天,我住在北京医院,他去探望我时,说到可能建组排演《草莽英雄》。

阳翰笙历史简介(李辉)(7)

张逸生导演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阳翰笙的《草莽英雄》排演话剧

他谈了一些想法,首先谈到作为排演这个戏的动力之一,在于继承三十年代左翼革命戏剧传统;他以为今天仍有继承左翼革命戏剧传统的必要,这种观点是对的。当然我们今天演出《草莽英雄》的意义远不止于继承,这个戏写的是辛亥年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为辛亥革命前奏。

在这一段历史故事中,既展现出人民英雄的那种值得歌颂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操以及我们的民族传统美德,又启示人们从历史中汲取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在配合目前学习近代史这方面,也还不是没有一点益处的吧!

(《<草莽英雄>四十年》)

阳翰笙历史简介(李辉)(8)

阳翰笙《草莽英雄》手稿本 (1)

阳翰笙历史简介(李辉)(9)

阳翰笙《草莽英雄》手稿本 (2)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重排演出《草莽英雄》,是导演张逸生特意执导这部话剧。

一九八五年春夏之际,四川成都举办四位老作家的研讨会:巴金、阳翰笙、艾芜、沙汀。这一次,很多研究者大家前去讨论四位老作家的作品。

阳翰笙历史简介(李辉)(10)

巴金与阳翰笙

阳翰笙历史简介(李辉)(11)

夏衍与阳翰笙

两年之后, 一九八六年峨眉电影制片厂由刘子农导演执导《草莽英雄》电影,由夏宗佑、张国立、王姬等主演。

阳翰笙历史简介(李辉)(12)

1986年由导演刘子农将之拍摄为电影

《草莽英雄》

此部电影,主要讲述清朝末年政府卖国求荣,出卖铁路筑路权后一场保路爱国的革命风暴的故事。阳翰笙先生的这部《草莽英雄》,也是一部难得的好影片。

一九八四年阳翰笙发表文章《阳翰笙日记片段》;一九八六年,发表影事回忆录《泥泞中的战斗》;一九九一年,发表回忆录《李硕勋牺牲前后》。这些日子,都是阳翰笙先生的心中所念。

多年之后,一九九三年六月七日阳翰笙先生在北京辞世,享年九十一岁,也是高寿之人。

阳翰笙历史简介(李辉)(13)

李辉,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在北京《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至今,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编辑。以传记、随笔写作为主。主要作品有《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沧桑看云》、《封面中国》、《传奇黄永玉》、《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等。1998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7年在《收获》开设的专栏“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06年散文家”奖项。2014年因《绝响》一书再获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3年散文家”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