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聊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又看到了《败犬女主也太多了!》的插画,女主角八奈见杏菜绝对是个让人过目难忘的角色。即使不看作品的标题,也能从插画中的人物中看出浓浓的“败犬”感。
这种不看内容就让人产生特定方向的联想的情况,是在创作者的暗示和观众们的刻板印象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展开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讨论一下“刻板印象”。
很多人对于“刻板印象”这个词,都是有刻板印象的。提到日本动画里面出现的刻板印象要素,很多人喜欢拿“旗袍包子头的中国女孩”做例子。这当然属于刻板印象的一种,也是大家能从字面上理解到的含义。但实际上,刻板印象并不仅仅是“刻板”的。
举个例子,平时“认字和阅读”的行为,也是刻板印象在发挥作用。什么字该是什么样,什么词该怎么排序,都会通过刻板印象来快速分辨。“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引号里面的这句话,有一部分乱序排列的汉字,有多少人在阅读过程中能分辨出来呢?刻板印象将句子给合理化后,我们才能这样高效(但不一定准确)地获取信息。
认字的过程也是这个道理,当你仔细观察某个字很长时间之后,也许会变得不认识它了。这种现象被称为“完形崩溃”,科学的解释是神经元疲劳,但也是刻板印象在观察与思考下被削弱的一种体现。
所以说,“刻板印象”不仅仅指的经验主义指向的存在错误的观点。它也是人们思考和获取信息的重要环节,可以大大加速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的效率。所以我才说“刻板印象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创作者而言。
创作者可以用一些常见的标签,设计出一个可以被观众们快速接受的形象,魔王就应该是披着黑色斗篷头上长着角,海盗则一定要戴个眼罩不管眼睛瞎没瞎。或者主动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刻板印象制造一些出人意料的人物行为。甚至可以用观众对于自己的刻板印象,让别人的作品染上自己的“味道”。
总之,看到个败犬图就能扯这么一大堆,已经是极限了。关于刻板印象这个话题在《舆论》中有更加详尽的讨论,本文要是与书中的解释有不一致的地方,也请以书中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