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数字1011.8抹去零头是多少?

回答:1012!

不管出门吃饭还是买东西

有时候一些慷慨的老板会“抹零”

何为“抹零”?

顾名思义,便是免去零头

比如,结账101.5元,就给个100元呗!

而近日,浙江慈溪蒋先生的经历,让大家重新定义了“抹零”。

2月7日,蒋先生到一家饭店用餐结账时发现,饭店结账单上的抹零非常奇怪:账单总金额显示1011.80元,损益金额0.20元,结果应付金额变成了1012元。

如此买单满满都是套路(说好的抹零却是添2毛凑了个整)(1)

吃饭抹零反被多收2毛钱,这是什么操作?对此,店方解释称是机器四舍五入系统默认,下次蒋先生再来就餐“可以送个菜”,但已经被气炸的蒋先生表示:“再也不会去了!”

这反向抹零的操作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讨论。有网友表示:“哪来抹零的算法?一角钱又不是不存在,不够凑整你找钱啊,要抹零也是算1011或者1011.5元吧?”

1011.8抹零等于1012,这样的算法可把人彻底整不会了!众所周知,手机支付已经发达到我们出门可以忘了钱包,不管是8毛还是8分,扫码支付都是明明白白。可店家偏偏美名其曰“抹零”,而到了实操却变成了“凑整”,最后还赖上了系统。难道系统的后台不是店家设置的吗?

还有不少人说,自己也有过类似的奇葩经历。

天津一名男子和朋友在吃火锅结账时,发现201.8元的账单经过系统抹零之后变成了202元,多收了两毛钱,虽然数额并不多,但是令人不舒服。该男子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知道,抹零还能从顾客身上抹,这位老板很有想法,肯定能发财。

如此买单满满都是套路(说好的抹零却是添2毛凑了个整)(2)

浙江海宁一女子在一家蛋糕店里买了些面点,结算时显示的金额为41.5元,但是等到他付款的时候,店内的工作人员称四舍五入后要收取42块钱。

如此买单满满都是套路(说好的抹零却是添2毛凑了个整)(3)

有热心网友给这样的店家算了一道应用题,假设每天会有10人去光顾这家餐厅,每人多收0.2元,一天下来就是2元,一年365天,就算是300天,65当作店家休息,一年的收益是600元,开五年则会收到3000元!哇,真是好多钱啊……

事实上,这些反向抹零的行为已经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了经营者的明码标价义务。若违反该义务,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十三条对该经营者实施行政处罚。此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有法律人士表示,在这些案例中,经营者始终没有就反向抹零这一收费事项对消费者进行明确告知,如果消费者没有仔细核对,很可能不知道自己钱被多收了,即使看到小票上的“抹零”二字,也往往按照通常观念来理解,以为是商家免收了零头,因此,反向抹零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第二,在现金支付的情况下,消费金额只能精确到角,此时对难以支付的几分钱进行抹零还情有可原,但在电子支付极其普遍的今天,支付完全可以精确到分,经营者仍然热衷于抹零,收取了不必要的费用,这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给出建议:遇到这样的事情,请大家反手就是一个12315好吗!

网友啵啵去年在超市被反向抹零多收了5分钱,随后在12315网站进行投诉,4个工作日后就收到了反馈,对方表示会调整收银系统。

如此买单满满都是套路(说好的抹零却是添2毛凑了个整)(4)

不论是5分钱还是2毛钱,都不是大数目,较真的网友都表示,这不是钱的事儿!该付的钱不会少,但是也不能让商家随意薅消费者的羊毛。

啵啵在维权经历的分享中说,希望大家不要对积极维权的消费者抱有轻蔑的态度,消费环境的规范化都是依靠大家的共同监督,希望大家都能够知法、懂法,自觉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闪电新闻、网友评论等

来源: 上海新闻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