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那些年的错过(散文那些年那些事)(1)

文/小红

总有那些人,在时光中渐远;

总有那些事,在记忆中泛起波澜。

又是一年二月天,旧年再一次成为过往,新年让我们又撩起希望。

过去的日子,有云淡风轻,当然少不了肆意妄为。因为年轻,我们草率,因为任性,我们错过,在记忆的流年里,时光不会客气,她会减去北风的狂躁,拥抱春光的美好,也会捡起岁月的烙印,令你再次回味悠长。

喜欢漫渡二月,有点冬末的浪漫,又有点春始的娇羞,万物的琉璃,就是让人一边不舍,一边放弃。

喜欢旧时光,那里有童年的印记,无忧无虑,无惧无怕。

散文那些年的错过(散文那些年那些事)(2)

总记得小的时候,踮着脚尖,探出半个脑袋,在大人堆里,在邻居家看黑白电视机,播放的电视剧,14寸的屏幕前挤满了街坊,也许,我那会还不太懂屏幕里内容,但那会,着实幸福感满满,一堆人,没有谁嫌弃谁,没有谁说谁挡着谁 ,记忆中的街坊邻居,可亲可爱,温情备至,不像现在的邻居,一进家门,门“呯”的一声就关上了。好像,现在的街坊邻居都不爱说话了。

记得,2002年我搬至南湖路的时候,在那住了十五年,对门邻居都未曾见过几次面。因为,我们都是踩着晨光出门,踏着星辉归来,本就忙碌,却又忌于陌生。

散文那些年的错过(散文那些年那些事)(3)

童年的记忆里,我经常晚间在邻居家看电视,看到一半时就睡着了,醒来时,已被邻居抱至自家床上了。重温旧时光,那里藏着人性更多的善良与美好。

小时候,父母从没有担心过我们会走丢,会遇害,相反,父母若忙了,都会让邻居帮忙照顾我们。

城市总会变的,人性也会变的。

散文那些年的错过(散文那些年那些事)(4)

前几天,偶然看到一段子,说过去的人骂人,会说“你像个畜牲”,而现在的人骂人,会说“你畜牲不如”。是啊,“你畜牲不如”。一个人,连畜牲都不如,何谈为人?

人性初始都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从几千前就有了定义,所以我们的祖先开始都一样,就是一张白纸,但是随着生命的延续,成长环境的改变,人的性格和品行也在不断的变化,但是 不敢想,为啥,越变越坏?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对人性需求,做了五个层次的划分,理论上解释了人性需求的同类性与同理心,而在现实中却把人性归纳到物质、情感、人生价值这几个方面,也就是说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散文那些年的错过(散文那些年那些事)(5)

人性已进化到,为了目的,已不择手段。究竟是人性变坏了,还是物质、情感、人生价值等等,驱赶你去作祟?

疫情这几年,生活很难,故事也不少。本就不太平的年代,仍然整出了不少事。打了三年疫苗,说是假的?捅了三年多的“咽拭子”,说是假的?究竟是真是假?人性早已沦落为金钱、利益的奴隶。

一节高中补课,六七百,一次专家看病大千把,一套房屋买下上百万、千万。小时候,吃的面,有面筋,现在吃的面,想吃面筋,需要花大价钱买高筋面。吃个橘子都要注意橘皮上有没有“腊”,突然发现,现代的成年人的世界观里,早已利欲熏心。

还是喜欢小时候,外婆洗面筋的样子,母亲做糕点的样子,纯纯的麦面香,酥酥的糕点香,充缀这记忆,添加着这光芒。

我一直喜欢怀旧的味道,有人性初始的美好,有人性善良的存在,医有医德,师有师德,人讲道德。宁负自己,不亏一人。

散文那些年的错过(散文那些年那些事)(6)

散文那些年的错过(散文那些年那些事)(7)

散文那些年的错过(散文那些年那些事)(8)

喜欢我的文字

请关注

更多精美文字与您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