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金泽谈娱乐
编辑 ▏金泽谈娱乐
“我愿意”,似乎是十分容易的三个字,陷入热恋中的人们总能不经思考的脱口而出。
却不知这样的承诺背后究竟值几两真心。
尤其是在将“名利”写做招牌的娱乐圈,这句承诺在生活的风浪里往往成了一句“戏言”,成名后“抛妻弃子”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
然而就是有这样一个男人,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把自己的每一句诺言都刻在了骨子里。
被评为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的庞学勤,一生塑造了无数不屈的军人形象,在生活中也对自己的初恋妻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从籍籍无名到声名鹊起,始终将妻儿放在第一位。
即便妻子失明、患病也对她不离不弃,细心照顾发妻45年,晚年在儿子的撮合下娶了妻子生前共同的好友。
在这一位传奇影星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01
1929年,一个男孩出生在江苏省一个名为东坎的小镇上,父母为他取名为庞学勤,这个名字的背后寄予了父母对儿子最殷切的期盼。
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普通人的成长往往伴随着难以言说的苦难。
庞学勤也不例外,年久失修的土坯房,一到阴雨天就会让小小的院子不可避免的变成一滩“泥潭”。
一家人连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一切能吃的野菜都成了人们果腹的食材。
庞学勤在苦难中成长,不仅养成了肯吃苦能抗压的性格,也早早的就学会了苦中作乐,在无限的痛苦中,寻找为数不多又无比简单的快乐。
家中的条件算不上好,庞家的父母却还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想尽了所有办法“抠”出钱来,将儿子送进了学堂。
在他们眼里,无论世道怎样,能学归不会是一件坏事。
庞学勤也没让父母失望,得益于儿时受到的教育,他的心中很早就埋下了一颗名为不屈的种子。
几年后,年仅10岁的庞学勤就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成了小镇上儿童团的团长。
一帮年幼的孩子聚在一起,人小志气却不小,小小的的他们有着难以估量的勇气和力量。
不久后,庞学勤所在的县城也成立了自己的文工团,从小便有志在此的庞学勤二话不说的就就报了名,成为了文工团的成员。
在那里,他飞速的成长,15岁就被委以副团长的重任,管理着团内一百多人,这既是一种光荣,也是一种压力。
他带着成员们四处演出,不停地宣传,隔年四月,县文工团被苏北文工团收编。
成为其中一员的庞学勤,决心要用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真正的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
然而他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但看着他眼里闪烁着的坚定的光芒,领导直接把他调进了文艺宣传队。
他也算在另一种形式上完成了自己的愿望。
他随着文工团一起活跃在苏北和华中等各个地区,用文艺的形式做宣传,始终坚守在最前沿。
他还有一样更为特殊的任务,就是将自己在随军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一一记录,他不仅是一位亲历者,更是一位传承者。
在这样“惊心动魄”的工作中,庞学勤飞速的成长,这段不平凡的经历,深深地扎根在他脑海里,永远都不会忘记。
也正是这样,他从文工团一名普通的基层团员,一步步成为了能力十分出众的指导员。
庞学勤也用自己的最好的青春时光,在那个不安的时代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直到新生活的到来,庞学勤才隐于后方,做起了文化相关的工作。
1952年,庞学勤接到了一份出乎他意料的调令,要求他前往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中央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进行学习。
面对这个让他前往演员艺术班学习的决定,庞学勤虽然不解,但在他的心里,服从命令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
没做他想的庞学勤,匆匆收拾了行李就准备踏上远行的路途。
他这边“火急火燎”的准备出发,但临行前,文工团的老领导却拦住了他,把他见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面对自己昔日的领导,庞学勤此时才终于产生了一点即将分别的不舍,正当他想要好好同对方告别时,老领导再一次截住了他的话头。
语重心长的对他说:“我知道你不理解,但你要明白一点,到了之后一定要好好学,我们有太多太多优秀的军人是需要人来演的,那些人和事,都不应该被时代忘记。”
这情真意切的一番话,庞学勤心中所有的疑问与不解都在那一刻分崩离析,取而代之的是他更加坚定的内心。
他终于明白了为何看似和演戏毫无关联的自己会被选中去学习表演,那些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作不得假。
有些事情,只有亲历过的的人才会有更深的体悟。
就这样,庞学勤带着满腔的热血和对演艺事业的热忱出发了。
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这次的学习机会,不仅打开了他的演艺之路,更让他遇到了此生挚爱。
初来乍到的他,简直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学习期间,他抓住一切机会拼命汲取知识,同时还认识了不少已经小有名气的演员。
其中就包括那个让他珍爱了一生的女孩,杨洸。
和他的成长环境截然不同,杨洸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家境很好,父亲还是当地十分有名的学者,母亲也是一位知识分子。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杨洸的性格开朗又大方。
在进入学习班之前,早早地就成为了在中央音乐学院工作团演出的专业演员,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
两人虽同在一个班中,但连句话都没说上过。
直到一次学习班组织的舞会,从来没接触过跳舞的庞学勤,对此简直是一窍不通,只好尽力把自己变“透明”,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没想到,这一幕还是被杨洸看到了。
见惯这样场合的杨洸,在舞会上绝对算得上是如鱼得水。
她主动上前邀请庞学勤跳一支舞,看着对方支支吾吾的样子,大概也明白了对方在如此热闹的场合还把自己缩在角落的原因。
但她毫不在意,拉起庞学勤便走进了舞池当中。
束手束脚的庞学勤脑子一片空白,脚下的舞步更是一塌糊涂,连他自己都数不清究竟踩了对面这个女孩子多少次脚。
他感到十分抱歉,终于敢抬头正视眼前这个女孩,只见杨洸依旧甜美的笑着,甚至还在替他向被撞到的人道歉。
霎时间,这个女孩一下子从舞池中走进了庞学勤的心里。
此后的日子里,二人的交流越来越多,甚至还有约定一起学习其他的舞蹈。
两个人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交谈中渐生情愫。
奈何规矩的限制,两人始终没有戳破隔在他们中间那层薄如蝉翼的窗户纸。
在生活方面,他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专业方面,他们又是棋逢对手的“竞争者”。
直到二人从学习班毕业,庞学勤进入北京演员剧团,杨洸则回到了原单位工作,两人才彻底没有了顾虑。
但在那个谈情说爱都要“小心翼翼”的年代,庞学勤始终认为自己应当先去拜访杨洸的父母。
正沉浸在甜蜜爱恋中的他不会知道,迎接他的会是怎样一盆冷水。
▶02
满心欢喜的庞学勤准备了一份厚礼登门拜访杨家,但杨家父母的态度却让他明显感受到了对方对自己是怎么看怎么不满意。
看着父母对待自己喜欢的人“横鼻子竖眼”的态度,杨洸刚想发脾气,就被不忍心看着她夹在中间为难的庞学勤给拉走了。
据庞学勤自己回忆,在杨家父母点头之前,只要自己一有空闲,就会跑到杨家去,这样的日子,他坚持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也许是终于被庞学勤的这股子韧劲儿和坚持给打动了,某一次登门拜访时,杨父主动把庞学勤单独叫到了一边。
杨父告诉他,杨洸小时候就被发现患有遗传性的精神疾病,之前也曾发作过,后来才慢慢好转,但她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受不得刺激。
先前所有的疑问都有了解答,杨父直言他很欣赏庞学勤这样有担当的男人,但在自己疼爱了这么久的女儿面前,他不得不在女儿的人生大事上多有顾虑。
原本以为这是杨父给自己最后考验的的庞学勤一下子傻了眼,缓过来之后,斩钉截铁的回了一句:“我会照顾她一辈子,您如果不放心,您可以再考察我,等到您放心为止。”
命运却在此时给他开了一个无伤大雅的小玩笑,1956年,庞学勤直接被调动到长春电影制片厂。
以为就此没戏的他,没几天却在制片厂见到了杨洸的身影。
原来是杨洸不忍和他就此天各一方,直接发了申请请求也调动过来。
同年,庞学勤就出演了林农导演的《边寨烽火》。
影片一经上映,他就凭借着精湛的演技和帅气的形象获得了众多观众的支持。
事业走上正轨的他也终于得到了杨父的肯定,让他放心的把女儿交给了这个一心一意的“傻小子”。
1958年,庞学勤终于把自己心心念念的杨洸娶回了家,新婚燕尔的小夫妻那时还不知道,一年后将会有怎样的噩梦等待着他们。
婚后的庞学勤更是佳作不断,一部《战火中的青春》让庞学勤彻底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
甚至还和杨洸正式以夫妻的身份共同拍摄了《心连心》。
几乎得到了全民认可的庞学勤却高兴不起来,杨洸在拍摄《冰上姐妹》时不幸患上了眼部疾病,敬业的她决定等影片拍摄完再就医。
没想到,这一拖,反而拖出了事,视网膜周围炎,这个听都没听说过的病直接砸到了这个幸福的小家上。
杨洸甚至一度到了失明的状态,治疗的过程也不好受,每每看着妻子的眼球被长长的针头注射药液,庞学勤恨不能自己替妻子受这份苦。
妻子的病需要大量的医药费,庞学勤也自此开始了两地奔波的日子。
在自己进组拍戏时,不忍心将妻子带过去一同受苦的庞学勤只好把妻子送回岳父岳母家,杀青后他匆忙赶了回来。
看见妻子表现出浓浓的害怕,庞学勤心一狠,想着干脆自己以后就不拍戏了,安心在家照顾杨洸。
杨洸的眼睛此时虽然几乎看不到任何一点光亮,但丈夫身上对演戏的热爱却是无法掩盖的,她“看”的一清二楚。
不忍对方为了自己放弃梦想的杨洸不停的劝说丈夫,这才打消了庞学勤的这个念头。
没有戏拍的日子,他就会立刻跑去北京,陪在妻子的身边,在他精心的照顾下,1965年,杨洸眼睛的状态也一点点好了起来。
两人的爱情结晶,大儿子庞好和庞越也先后降生。
庞学勤此前在荧幕上留下的精彩表现不仅让观众们连连叫好,更是让许多导演“念念不忘”。
但在他眼里,照顾妻儿才是他此刻最重要的事,于是他减少了接戏的频率,只为了给妻子杨洸更多的安全感。
承诺,在他这里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而是要用一辈子来完成的事。
这样简单而平静的生活也没能持续太久,突如其来的“压力”压的庞学勤简直喘不上气来。
考虑到妻子的状态,庞学勤无论在外边听到、受到什么都不会带到家里来。
但就是这样小心翼翼的照顾,杨洸还是在日复一日、永不停歇的刺激中犯了病。
有时候她甚至连丈夫和儿子都认不出来,清醒后看着自己爱的人都是满身伤痕,杨洸的心里宛若刀割一般难受。
但她也无计可施,只能尽可能的配合治疗,让自己不要拖丈夫的后腿。
比起庞学勤对妻子的心疼,杨家的父母则担心更甚。
他们不仅要时刻担心女儿的健康状况,还要担心庞学勤这个好女婿会不会终有一天受不了这样的日子,丢下自己的女儿不管。
庞学勤却用实际行动向二老证明了自己当时的承诺绝非虚言,对杨洸是百般的呵护与照顾。
这一照顾,就是整整45年。
▶03
直到2004年,74岁的杨洸因病离世,永远的离开了自己热爱的一切。
庞学勤对此既替妻子感到解脱,为她再也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自己的的内心却倍感煎熬,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涌上心头。
他并不觉得照顾妻子是一件麻烦的事,对于这件几乎已经成为本能的事,他甘之如饴。
如今携手走过无数风雨的妻子撒手人寰,即便自己荣誉傍身,儿孙满堂,但他的内心始终觉得“空了一部分”。
好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硬生生的扯开血肉,把他的心挖走了一块。
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的他日渐消沉,明明身子骨还算硬朗的他,一夜之间就丢掉了所有的精气神。
但庞学勤自己却完全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变化,仿佛那个沟通他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都随着妻子杨洸的离世而一并消失了。
看着父亲整日郁郁寡欢的样子。两个儿子是心急如焚,母亲忽然离世的
打击已经足够,他们迫切希望父亲能早日走出阴影。
这时的他们忽然想起了父亲朋友曾经提起过的一个人,高山英子。
据说当年两家来往颇多,在父亲外出拍戏时,高山英子还经常到家中陪伴自己的母亲。
只是她身上有着来自母亲一半的日本血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跟随自己的家庭回到了日本,两家这才断了联系。
敲定了这个主意,庞好和庞越说干就干,四处打听高山英子的下落。
幸运的是,即便身
在国外,高山英子也始终没有忘记过生养自己的家乡和故土。
1991年就用自己的大半积蓄开了一家旅行社,四年后更是成立了东方文化交流协会。
幸好这个协会还算小有名气,几经周折之下,庞越还真的联系上了曾经的英子阿姨。
听闻好友杨洸离世的消息,高山英子显得极为悲伤,庞越描述的父亲的样子更是让她揪心不已。
庞越口中的庞学勤和她记忆中的模样简直大相径庭,在她看来,这个男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打败的。
一通跨国电话,连接起了分隔数十年的友谊。
两人谁都没有刻意提起往事,也没有生硬的安慰和故作的坚强。
只是如同普通旧友般的闲话家常。
这个隔三岔五就会接通的跨国电话,几乎成了庞学勤对对于生活的全部期盼。
看着父亲的状态越来越好,两个儿子也是终于放下了心。
某一天,庞好看着终于愿意出门遛弯的父亲,转头对弟弟说:“你对爸再婚这事怎么看,我觉着英子阿姨就挺好。”
庞越一想,是这么个道理,只要父亲能越来越好,他们为人子的当然不会反对父亲追求自己的幸福。
两人一拍即合,分工明确的二人,一个在父亲面前不停的说高山英子的好,一个人则常常与高山英子通电话,细数父亲的优点。
甚至还联系上了高山英子的孩子,把他一起拉到了撮合这对“父母爱情”的队伍里来。
2009年,两人终于在珠海低调领证。
或许此时的二人已无关爱情,更像是一种亲情般的陪伴,但行至耄耋之年,身边还能有人作伴,又何尝不是幸运至极。
两人一起度过了6年的安稳时光,2015年,86岁的庞学勤离开了人世,一位影坛传奇就此落幕。
庞学勤离世后,高山英子拒绝了出国的建议,而是回到了家乡长春。
为了不给子辈添麻烦,她尽力照顾好自己,还会给每一位来探望自己的人亲切又热情的介绍着自己的故乡。
● 君子一诺值千金
庞学勤的一生塑造了诸多经典角色,但最令人难以忘记的却是他自己。
他的人生早就成为了一个传奇,比之过往那些他所饰演的任何一个经典人物都毫不逊色。
人的修养和本心是演不出来的,他用自己的整个人生完美兑现了自己当初的承诺。
真真正正做到了情深一世。
在事业上,他是当之无愧的金鸡百花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在家庭中,他又是一位相当优秀的丈夫和父亲。
完全当得起一句德艺双馨的称赞,他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一个道理: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要有杰出的专业素养,更要有高尚的品德。
这样的老艺术家,用一生的时间来给后人“塑造”了一位优秀的榜样,值得所有人怀念和敬佩。
看完请记得关注@金泽谈娱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