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4日央视播出的《国家宝藏》,三件宝物都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珍藏:能号令秦军的“秦杜虎符”、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彰显皇家气魄的懿德太子墓“唐阙楼仪仗图”壁画。陕西历史博物馆共收藏了171万多件文物,汇聚在一起就是一部中国历史。前几天已经向大家介绍的杜虎符,杜虎符是先秦军事制度的化身,代表了君王的权威。

今天说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外径4.6厘米,金香盂直径2.8厘米,链长7.5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来古弥新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葡萄花鸟纹银香囊)(1)

《旧唐书》卷五一讲:安禄山反叛,玄宗等逃离长安,途径马嵬坡时,赐死杨贵妃,并葬于此地。玄宗后来自蜀地重返京都,念及旧情,密令改葬。当挖开旧冢时,发现当初埋葬时用于裹尸的紫色褥子以及尸体都已经腐烂,唯有香囊还好好的。这就说明杨贵妃身上佩戴的香囊,也是用金属制作的。

来古弥新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葡萄花鸟纹银香囊)(2)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以子母扣套合。内设两层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以铆钉铆接,可自由转动,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总能保持平衡,里面的香料不致洒落。此银香囊制作过程复杂,设计科学与巧妙,令今人叹绝。

来古弥新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葡萄花鸟纹银香囊)(3)

1970年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银香囊当时叫熏球。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也出土了两个香囊,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个物帐碑,上面记载了唐代法门寺地宫里边所有的器物,其中提到了“香囊二枚”。因此,才称为“香囊”。

来古弥新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葡萄花鸟纹银香囊)(4)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最大的特点在于无论球囊如何转动,香料都不会洒出。这是集智慧与艺术的巅峰之作,构思设计精妙绝伦,堪称是唐朝的“黑科技”。

来古弥新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葡萄花鸟纹银香囊)(5)

,